今天在后臺看到了一張神奇的配置單,一臺高端臺式電腦i9-12900K RTX 3090,搭配一臺非常高端的有機發光二極管屏便攜顯示器。不是說便攜顯示器不能用,而是便攜顯示器最大的優勢——便攜性——在這么大的機箱面前似乎沒有發揮好。希望能得到這位網友t5ksc9的進一步解釋,讓我們知道你這么優秀。
我們來看看他的配置列表:
網友配置單
01綜合分析
仔細看了一下,這個配置列表有兩大問題。首先問題1,i9-12900K處理器搭配RTX 3090顯卡,但這兩塊硬件理論功耗都在600W左右。一般來說,使用RTX 3090顯卡的推薦電源在850W以上,加上125W一代酷睿i9-12900K的標稱TDP,也就是PL1的功耗為11。如果主板開啟自動超頻的設置,PL2的功耗極限會來到241W,再加上水冷散熱器和硬盤等配件。選擇馬咸黃金的750W作為電源,感覺有點不足。安全起見,電源不要省錢,最好用1000W的電源。
另一個兼容性問題是底盤和散熱器之間。這款航嘉GX580H水冷機箱只能支持后面的120mm冷排和上面的240mm冷排。網友選擇的華碩ROG龍津二代龍神的散熱器,最大水冷排360mm。購買時一定要選擇240冷排的。
綜合得分:
7/10
注意:
評分邏輯:0-10分
0分有嚴重的兼容性問題;
1-5分不合理,不符合需求;
6-8分是滿足需求,但部分硬件仍有提升空間;
9-10分符合需求,搭配合理。
02配件分析
在配飾上有一點很特別。這位網友選擇了一款有機發光二極管屏的便攜顯示器,是一款非常高端的4K有機發光二極管便攜顯示器,色彩表現非常出色。它擁有100%的DCI-P3色域覆蓋,小巧的15.6英寸屏幕在外面攜帶非常舒適。但是在臺式機上使用這樣的顯示器感覺有點奇怪。
雕塑家MU156LO1
相對來說,我推薦這位網友選擇屏幕尺寸更大的普通顯示器,適合搭配這種高性能臺式機使用。這款便攜式顯示器更適合出差時連接筆記本電腦。全功能的Type-C界面允許他直接鏈接到筆記本電腦,即時擴展屏幕,提高移動辦公的效率,或向客戶進行演示。
非常舒服的場景
如果配合臺式機使用的話,我看到這位網友的配置列表里有一個比較陰沉的聲卡。不知道是不是說這個主持人其實是為直播準備的。如果出現這種需求,很可能顯示器實際上是為直播期間的簡單操作而準備的。畢竟便攜顯示器自帶觸控,操作與手機或pad的控制邏輯一致。也可以將此功能用作錨點。具體原因可能還是要等這位網友出來給我們一個答案。
其他配件,i9-12900K第十二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配華碩Z690-A DDR4內存槽主板,再加上祁智DDR4高頻內存。這兩款硬盤分別是PCI-E 3.0旗艦產品三星970 EVO Plus和東芝14TB SATA機械硬盤。其實SSD有點保守,可以升級到新的PCI-E 4.0三星980 PRO,更快更快。
選擇華碩ROG STRIX RTX 3090 O24G游戲沒有任何問題,只要你能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到。現在顯卡還是供不應求。
機電粉剛說了,不用細說。外設選擇羅技鼠標鍵盤和hivi音箱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是我其實對有一個LG光驅有點疑惑。也許是有光盤需求,但是現在機箱里很少有預留的光盤。我建議如果不是每天都用,可以選擇外接驅動器,通過USB線連接。
對整體配置列表的改動就這么多,不需要做太多改動。其實我很期待這位網友給我們解釋一下他搭配的初衷。我真的有點好奇,別人也能猜到。
(789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