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纓高粱,俗稱梁曉紅,是一種有機糯高粱,是赤水河流域的特產。它是醬香型白酒的關鍵原料。與其他高粱不同,紅纓高粱因粒小、皮厚、結實飽滿而被稱為“沙”。
以茅臺酒為代表的茅臺酒有三個獨特的工藝特點,都與紅纓高粱有關。
一是茅臺酒分兩次喂,其他白酒常年喂。兩個飼料指的是紅纓高粱,叫“下沙”。
其次,茅臺酒的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共釀造七次。只有紅纓高粱能經受九次蒸煮,稱為“回沙”。
第三,茅臺酒是全高粱發酵,破壁率20%左右。這種傳統工藝醬香型白酒被稱為“坤沙”。
紅纓高粱單寧含量約為1.61%,總淀粉含量在65%以上,支鏈淀粉含量占總淀粉含量的88%~93%。
紅纓高粱支鏈淀粉含量高,其橫截面呈玻璃狀,非常有利于回砂過程中的多輪烘烤,使醬香型白酒每輪的營養消耗有一個合理的范圍。支鏈淀粉又稱糊化淀粉,分子相對較大,一般由成千上萬個葡萄糖殘基組成。支鏈淀粉經加熱糊化后,分子中的鏈是松散的,因此具有較高的粘度。
紅纓高粱單寧含量適中(1.5%-2.0%),茅臺酒特有的濃香型風味物質是通過傳統醬香發酵形成的。這些物質的形成與當地的高粱原料和特殊的地域微生物區系密切相關。也是茅臺酒優雅、細膩、回味悠長的重要因素。
至于兩次投料的原因,季克良曾經解釋過,是符合自然條件設計的,因為貴州是山區,山上的糧食成熟的比較晚,而山上的糧食和山谷的糧食成熟的比較早,所以我們先放早成熟的部分,然后山上的第二次投料就成熟了。
紅纓高粱有一種獨特的“卑微”氣質。與其他高梁的“牛氣”相比,它始終保持著微微的低頭,像儒家文化中的謙謙君子。一瓶茅臺酒生產一年,釀造七次,儲存三年,出廠五年。五年的堅持,如果換算成工作時間,就是一萬個小時,這就好比人生的奮斗。茅臺酒見證了歷史的重要時刻,也見證了人生的重要時刻。隨著百年民族復興,茅臺酒也隨著人生涅槃而成長。
紅纓高粱帶來的獨特氣質,造就了茅臺酒的獨特氣質。當我們打開一瓶茅臺酒時,它聞起來像蘭花。香而不艷,淡雅細膩。完全不添加的茅臺酒,富含1000種香氣物質,是世界上最豐富、最豐滿的酒之一。香味濃郁、口感飽滿、回味悠長、香氣持久,構成了茅臺酒獨特的產品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