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上市公司的凈利潤是扣除人工成本、運營成本和稅收之后的。如果1000萬的余額屬于公司,那么1000萬的凈利潤是否全部拿出來分紅?如果那個公司需要錢,它借錢嗎?為什么有些公司凈利潤很多但分紅很少?
1.公司當年凈利潤的分配原則和順序是怎樣的?其實對于公司的分紅是有明文規定的。根據《公司法》第166條規定,公司利潤分配順序為:
1.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
2.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
3.提取任何盈余公積金;
4.分配利潤。
其中,法定公積金的提取比例應為稅后利潤的10%。累計法定公積金為公司注冊資本的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積金的提取必須由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定。
在通常情況下,公司在執行完前面3步后,其實公司還要考慮諸多因素才能決定分紅的比例,比如留著資金用于下一年度的經營拓展。,走了幾步之后,大多數公司都不可能把凈利潤全部支付出去。一般來說,一般在30%-70%之間,也就是像工行這樣利潤穩定的公司喜歡分紅,分紅占利潤的比例不會超過50%。
愛美客股東詳情
當然,確實偶爾也會有把當年凈利潤全分完的情況,這種會引起交易所高度重視,比如最近紅極一時的千元股愛美客。分紅比例過高的上市公司,往往都有貓膩,可能分紅就成了變相給大股東輸送利益而已。's的分紅比例太低了。一般同行業公司平均分紅比例有參考價值。低于這個比例時,可能會被市場認為是經營不善或者其他特殊情況,導致被市場拋售。
2.上市公司在決定分紅比例時通常會考慮哪些因素?與一般人的想象不同,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股東對分紅并不感興趣,因為他們的股票流動性很強,可以在交易日賣出。既然可以隨時兌換成現金,當然希望能兌換的越多越好。分紅多少?怎樣才能讓股價翻倍?
我不喜歡分紅的原因是擴大再生產需要錢。但結合我自己的實踐,上市公司在決定分紅比例時通常會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般1、公司本身的性質。大型上市國企都會分紅,包括銀行、基建、交通等。這些股票大部分都有社保頭寸,SASAC也要求分紅。
2、公司的現金流情況。首先要保證自己的現金流充足,多余的現金流可以用來分紅。除了上面提到的銀行、交通等。一些現金流比較多的公司,一般現金流比較好,比如格力、美的。
像上市19年的茅臺,累計分配利潤970億元,未分配利潤約1250億元,市值3.27萬億元。五糧液當年差不多30%的做法,后來受到茅臺的啟發,逐漸提高到50%,上市22年累計分紅400億元,未分配利潤576億元,總市值1.33萬億元。
在正常情況下,3、提高股價的需要。,上市公司提高分紅比例會釋放出公司業績好、現金流好的信號。而且對于機構投資者來說,穩定的現金分紅意味著穩定的現金收入,會吸引一部分投資者增持股票,從而使得股價上漲。但有時候,上市公司分紅也會釋放出不好的信號,會讓市場認為公司缺乏新的增長點和好的投資項目,從而導致股價下跌。
4、股東的要求。的這部分因素很復雜。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管理層、小股東都在考慮自己的利益,他們會在不同的階段提出自己的訴求,這里就不討論了。
3.上市公司分紅的一般形式有哪些?上市公司的股利可以以兩種形式分配給股東: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其中,現金股利是指以現金的形式向股東支付股利,稱為股息或紅利。股票股利是指上市公司向股東分配股份。股息以股份的形式出現,也叫紅股或紅股。
現金分紅會受到州稅的影響。持股不超過一個月的,現金分紅要征收20%的稅。如果你有
,分紅是將未分配利潤,在扣除公積金等項費用后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而轉增股本是上市公司的一種送股形式。它是從公積金中提取的,將上市公司歷年滾存的利潤及溢價發行新股的收益通過送股的形式加以實現,兩者的出處有所不同,另外兩者在納稅上也有所區別,但在實際操作中,送紅股與轉增股本的效果是大體相同的。還有配股也是投資者經常會遇到的情況,配股與送股轉增股本不同,它不是一種利潤的分配式,而是投資者對公司再投資的過程。配股是指上市公司為了進一步吸收資金而向公司股東有償按比例配售一定數額的股票,它本身不分紅,而是一種籌資方式,也是上市公司的一次股票發行,公司股東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購買所配的股票。
總之,對于大多數公司來說,基于公司繼續發展的需要,都不會將利潤全部分紅,如果處于高成長階段,通常不分紅或者分紅比例低于35%,這也都是完全合理的。而且我們還要要明白凈利潤只是一個數字,因為應收、應付、折舊攤銷的影響,經營凈現金流可能大于凈利潤,財務管理中關于股利的分配方法只能說是理論知識,目前國內上市公司基本都會是取決于公司決策層,發放股利分紅和凈利潤之間的聯系并不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