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周易》是中國最古老的占卜書,成書于西周。起初,編寫這本書的目的是檢索會計中運氣好壞的結果。在春秋時期,一些人依賴于它的占卜形式來發揮他們的哲學思想。戰國時期,一些儒家學者系統整理了一批解釋《周易》的著作,并編成書籍。在儒學獨尊的漢代,《周易》被奉為儒家經典,成為學者們研究的專門學科,這就是易學。《周易》經、傳、學一直是中國封建主義的核心陣地。它們成為人們觀察宇宙和人生、鍛煉思維能力、構建哲學體系的理論基礎。它們在形成中國文化特色、提升中國文化內涵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周易》是對中國文化影響最深遠的一本書,但也是最具神秘感的一本書。
《周易》的陰陽
《系辭上》“所以,容易有太極,是生二胎的器械……”太,太,極,全。天地未分之前,太極不過是混沌。它被命名為太極。太極誕生的兩種器械是陰陽。
哲學本身有三個特點:統一性、對立性和相互轉化性。在思維上,它是一個離不開計算(算術)和占卜(邏輯)的神秘節點。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和人工智能中的二進制充分展現了陰陽的生命力。
陰陽是中國古代文明對自然法背后的基本因素的描述,它促進了自然法的發展和變化。它是各種事物孕育、發展、成熟、衰落乃至消亡的原動力,是奠定中華文明邏輯思維基礎的核心要素。總的來說,它按照易學的思想,描述宇宙最基本的元素及其功能,這是《傅易》的基本概念之一。
陰陽有四對:3360陰陽互為,陰陽相修,陰陽相對,陰陽同根。
傳統上,陰陽代表了萬物最基本的對立關系。它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是萬物運動變化的本源,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基本規律。陰陽觀念源于中國古代人的自然觀。古人觀察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互聯系的自然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然后用哲學的方法總結出‘陰陽’的概念。
《周易》的五行
五行是指古人把宇宙萬物分為木、火、土、金、水五種東西,稱之為‘五行’。見《尚書洪范》記錄: '五行3360:水、火、木、金、土。水潤,火熱,木直(彎而松),金革(密而分),土肥(意為播種與收獲)。‘下半部咸,上半部苦,直半部酸,皮子辣,莊稼甜。’
五行柯勝
根據五行學說,事物之間有一定的聯系,促進事物的發展變化。五行之間的關系是自然規律。
相是指兩種不同屬性的事物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關系;具體來說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與相生相反,指的是兩種不同的屬于五行的事物之間相互制約的關系;具體是:畝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相生: 金水木火土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楊木霍克,陽貨圖科,楊途金科,金揚柯活水,水漾柯木
木火:木干溫火;
火燃燒木頭和泥土;
原生金:原生礦石產金;
黃金生水:黃金銷售
眾人勝,所以水勝火;因為大水可以熄滅火焰;春天
精劍勝,所以火勝金;因為火能熔化金屬。
看似情分,實則情分。木生火,水生火。(冰)黑克水。
五行相克:金木土水火(物極必反)
a是木柱,東方。b是花果之樹,東方的。
c是太陽之火,南方。為了蠟燭之火,南方。
e是城墻之地,中國。我是一片田園,中國。
為了斧頭的黃金,西方。辛是西方首飾中的黃金。
任是北方江河之水。它是雨滴之水,北方。
與五行、天神、顏色和野獸的關系:
木:東方:甲乙:綠色:青龍
金:西方:庚辛:白色:白虎
火:南方:丙丁:紅色:朱雀
水:北方:壬癸:黑色:玄武
土:中央:戊己:黃色:黃麟
五行與八卦的對應關系
金---乾、兌: 乾為天,兌為澤;
火---離: 離為火;
木---震、巽: 震為雷,巽為風;
水---坎: 坎為水;
土---艮、坤: 艮為山,坤為地。
五行與地支的對應關系
(1)地支三合:
子(鼠)、辰(龍)、申(猴)合水局;巳(蛇)、酉(雞)、丑(牛)合金局;
寅(虎)、午(馬)、戌(犬)合火局;亥(豬)、卯(兔)、未(羊)合木局。
(2)地支六合:
子(鼠)與丑(牛)相合化土,寅(虎)與亥(豬)相合化木,
卯(兔)與戌(犬)相合化火,辰(龍)與酉(雞)相合化金,
巳(蛇)與申(猴)相合化水,午(馬)與未(羊)相合化日月。
(3)地支與五行、方位的關系:
子(鼠)屬陽水,北方;亥(豬)屬陰水,北方。
寅(虎)屬陽木,東方;卯(兔)屬陰木,東方。
巳(蛇)屬陽火,南方;午(馬)屬陰火,南方。
申(猴)屬陽金,西方;酉(雞)屬陰金,西方。
辰(龍)、戌(犬)屬陽土,中方;
丑(牛)、未(羊)屬陰土,中方。
季節關系
五行是指氣體的五種運動方式。
春天屬木,代表氣體向四周擴散的運動方式。春天,花草樹木生長茂盛,樹木的枝條向四周伸展,養料往枝頭輸送,所以春屬木。
夏天屬火,代表氣體向上的運動方式。火的特點就是向上,夏天各種植物向上生長,長勢迅猛,所以夏屬火。
長夏屬土,長夏是夏和秋之間的一段過度期,天氣濕熱,莊稼走向成熟的一段時期,所以長夏屬土。
秋天屬金,代表氣體向內收縮的運動方式。金的特點是穩固,秋天收獲,人們儲蓄糧食為過冬作準備,樹葉凋落,所以秋屬金。
冬天屬水,代表氣體向下的運動方式。水往低處流,冬天萬物休眠,為春天蓄積養料,所以冬屬水.
古人認為一年可細分為五季,分別對應木、火、土、金、水五行。
折疊五行時間
干支歷是以60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標記年、月、日、時的一種歷法,是中國所特有的陽歷。它以立春為歲首,年長即回歸年,用二十四節氣劃分出十二個月,沒有閏月。干支歷能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
所以干支歷的月份按五行來說:
寅、卯、辰月屬木,主宰春季,代表東方;
巳、午、未月屬火,主宰夏季,代表南方;
申、酉、戌月屬金,主宰秋季,代表西方;
亥、子、丑月屬水,主宰冬季,代表北方;
辰、未、戌、丑單個而言都屬土,為四方土,主宰四季最后一個月。
古語云:天開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自混沌鴻蒙,開天辟地,人立其中,天、地、人三才立,萬物成。清者上浮為天,濁者下降為地,圣人立于天地之間,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調節陰陽,和諧萬物。天道重子,地道重丑,人道重寅。故以寅月為歲首,立春為歲首元旦,此為干支陽歷之法。
木,始于寅(立春),旺于卯(春分至極),接地氣于辰(清明)。圣人立法,以木為人,人生于寅,重寅月,立春為元旦,人氣旺于卯(春分),及至清明,人氣入土,是為辰月,人氣入土,乃人氣衰而入墓之象,世人哀之,故以人氣入土,設辰月清明節掃墓祭奠之。木氣入土,猶人入墓,折柳喻木,寒食禁火,辰月清明也。
火,始于巳(立夏),旺于午(夏至至極),接地氣于未(小暑),太陽雖炙熱至極,然炙烤大地,與大地產生反應,產生暑氣效果,需要時日,當在未月(小暑),日接地氣,暑氣形成,天地同熱。
土,旺于四季,四季之末月:辰、未、戌、丑,皆為土。人雖貴為三才之一,然終為土所造,生于地,立于地,制于地,歸于地。人一生皆離不開土。辰、未、戌、丑皆為地球地氣與太陽陽氣,產生劇烈反應的四個土月。
金,始于申(立秋),旺于酉(秋分至極),接地氣于戌(寒露),秋高氣爽,天涼接地氣,始凝為露水,是為戌月(寒露)。
水,始于亥(立冬),旺于子(冬至至極),接地氣于丑(小寒),天寒地凍,天寒接地氣,地始凍,是為丑月(小寒)。
應用
五行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要素的運行(運動)和循環生克變化所構成,常視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五行在人體來講,代表五臟六腑,各有所屬;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腸,辛-肺,壬-膀胱,癸-腎臟,這十基本的,一定要非常熟;但是要記得,陰陽可能會互為表里,比如說,甲木受克,可能是膽不好,但也可能應驗在肝臟,因為陰陽是互為表里,甲木受傷,木很弱的話,乙木也會跟著非常弱,它又可能應驗在膽,也有可能應驗在肝;丙也一樣,可能應驗在小腸,但是你說他的心臟功能一定也不會太好,丙火受克,證明火非常的弱,就是水來克火,火要弱,一定是沒有木來生,丙火弱,丁火也一定跟著弱。這十個天干,在我們人體來講,各代表不同的部位;己-脾受克,你說脾不好,人家可能不知道,但通常斷有可能是糖尿病,通常是胰島素分泌不正常,導致糖尿病的一個原因;庚-大腸受克,最容易發生的事情是痔瘡;氣管什么都屬于肺;這是基本的,但是人的健康不止是這樣。在命理學中運用陰陽五行相生相克原理推斷一個人命運之吉兇禍福的行為也稱為指迷算命。
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獨創的,它光輝的哲學思想,對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有極重大的促進作用。五行學說的實質,認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最基本物特性條件構成的,自然界各種事物和現象的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不同的條件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
中國古代人民,上觀天文,下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根據太陽、月球對地球來回寒熱一年十二月周期運動變化的交互作用,總結了一整套適合我國農業生產發展的干支紀年紀月歷法,并發展成為融入五行生克學在內,影響至今的"干支紀年月五行生克歷法"。
木,具有生發,條達的特性,屬東方。火,具有炎熱,向上的特性,屬南方。土,具有長養、化育的特性,屬中央。金,具有清靜、收殺的特性,屬西方。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屬北方。
五行學說采用取象比類的方法,將世上萬事萬物樸素地分為五類,在五行屬性的基礎上,運用生克制化的關系,來說明和解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變化。像陰陽一樣,五行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克的規律。相生相克是任何事物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沒有相生,就沒有任何事物的發生發展,沒有相克,就沒有事物發生發展中的協調和平衡。相生保證了事物發展的原動力和可能性,相克保證了事物發展的控制力和協調性。事物之間這種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輔相成,互相為用的關系,推動和維持事物的不斷生長、變化和發展。《類經圖翼》曰:"蓋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生克循環,運行不息,而天地之道,斯無窮已。"
運用五行的各種特性,以木火土金水為中心,凡自然界中的各種現象、特征、形態、功能、表現等諸方面和五行中某一行的特性相類似,就 把它歸納于哪一行中,分成五類,在五行屬性的基礎上分門別類作系統歸納,將各種紛繁復雜的現象理出五行規律,從而可以說明各類之間的聯系及變化關系。
夫妻相生相克五行查詢表
男金女金:好處多夫妻恩愛樂呵呵,兒女隨心又滿意,晚年康樂福壽多。
男金女木:合得來二人合好笑言開,如果成雙在意起,五男二女有續延。
男金女火:不相當半路相離克找鄉,二人吵架不安康,互相原諒呈吉祥。
男金女土:多美好榮華富貴白頭老,一生幸福多快樂,夫妻相伴走到老。
男金女水:志高強夫妻相和壽命長,五男二女金銀滿,手中有錢又有糧。
男水女水:共平衡二人歡樂在一處,各水溪派雖是淺,雖不吉利但又錢。
男水女金:好夫妻二人歡樂在一處,男女穿金多富宜,皆把福德傳兒孫。
男水女火:不成雙水火相逢似虎狼,男火女水便可成,有事錢財受損傷。
男水女土:不相配夫妻言語斗爭強,生兒育女多辛苦,相互原諒成吉祥。
男水女木:多相好華財五弟自然親,同床金發相合好,田園垛碼滿倉頂。
男木女木:兩相當兩畝相比不一樣,若是夫妻隨心愿,心然相克受損當。
男木女金:不相配半路吵架奔它鄉,結合一處不安康,子女希少不妥傷。
男木女水:同和愿一世雙雙如水魚,男女相合宜安康,金銀財寶足錢糧。
男木女土:不合心牛馬相合不安分,出外朋友費口舌,夫妻之間不安心。
男木女火:能成雙木火相燒似旺運,兒女雙全好風光,夫妻之間都安康。
男火女火:喜洋洋兩火之間有高強,人人都說相應好,到老總是不安康。
男火女金:亦不良二人針尖對麥王,男女到老無依靠,離合悲慘悔斷腸。
男火女土:是守財福祿鴛鴦笑顏開,夫妻共床紅維帳,青梅竹馬總是強。
男火女木:似可成相互愿諒福終生,有了貴子貴孫旺,富能鴛鴦保安康。
男火女水:相應好相戲兩魚兩鴛鴦,財糧好衣多多進,二女雙全好風光。
男土女土:好夫妻婚姻和好與齊全,男女穿金又帶銀。百年夫妻不離分。
男土女水:不成行牛馬相爭不可應,口舌常犯多吵鬧,影響家中兒女郎。
男土女金:合得來二人合好與齊全,男女兩當富貴府,前生配對好成雙。
男土女木:似不昌夫妻相克不妥當,金宅不安兒要少,財來財去不安康。
男土女火:發大財金銀財寶滿倉宅,舉開貴子賢孫旺,福祿雙全保容積。
金木水火土五行查詢表
甲子年生海中金命(1924,1984) 乙丑年生海中金命(1925,1985)
丙寅年生爐中火命(1926,1986)丁卯年生爐中火命(1927,1987)
戊辰年生大林木命(1928,1988)己巳年生大林木命(1929,1989)
庚午年生路旁土命(1930,1990)辛未年生路旁土命(1931,1991)
壬申年生劍鋒金命(1932,1992)癸酉年生劍鋒金命(1933,1993)
甲戌年生山頭火命(1934,1994)乙亥年生山頭火命(1935,1995)
丙子年生澗下水命(1936,1996)丁丑年生澗下水命(1937,1997)
戊寅年生城頭土命(1938,1998)己卯年生城頭土命(1939,1999)
庚辰年生白蠟金命(1940,2000)辛巳年生白蠟金命(1941,2001)
壬午年生楊柳木命(1942,2002)癸未年生楊柳木命(1943,2003)
甲申年生泉中水命(1944,2004)乙酉年生泉中水命(1945,2005)
丙戌年生屋上土命(1946,2006)丁亥年生屋上土命(1947,2007)
戊子年生霹靂火命(1948,2008)己丑年生霹靂火命(1949,2009)
庚寅年生松柏木命(1950,2010)辛卯年生松柏木命(1951,2011)
壬辰年生長流水命(1952,2012)癸巳年生長流水命(1953,2013)
甲午年生砂石金命(1954,2014)乙未年生砂石金命(1955,2015)
丙申年生山下火命(1956,2016)丁酉年生山下火命(1957,2017)
戊戌年生平地木命(1958,2018)己亥年生平地木命(1959,2019)
庚子年生壁上土命(1960,2020)辛丑年生壁上土命(1961,2021)
壬寅年生金薄金命(1962,2022)癸卯年生金薄金命(1963,2023)
甲辰年生覆燈火命(1964,2024)乙巳年生覆燈火命(1965,2025)
丙午年生天河水命(1966,2026)丁未年生天河水命(1967,2027)
戊申年生大驛土命(1968,2028)己酉年生大驛土命(1969,2029)
庚戌年生釵環金命(1970,2030)辛亥年生釵環金命(1971,2031)
壬子年生桑柘木命(1972,2032)癸丑年生桑柘木命(1973,2033)
甲寅年生大溪水命(1974,2034)已卯年生大溪水命(1975,2035)
丙辰年生沙中土命(1976,2036)丁巳年生沙中土命(1977,2037)
戊午年生天上火命(1978,2038)己未年生天上火命(1979,2039)
庚申年生石榴木命(1980,2040)辛酉年生石榴木命(1981,2041)
壬戌年生大海水命(1982,2042)癸亥年生大海水命(1983,2043)
中醫五行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類機制。它是用來闡釋事物之間相互關系的抽象概念,具有廣泛的涵義,并非僅指五種具體物質本身。五行學說是以五種機制的功能屬性來歸納事物或現象的屬性,并以五者之間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約來論述和推演事物或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及運動變化規律。
五臟中心屬火,肺屬金,肝屬木,脾屬土,腎屬水。
凡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于木;
具有溫熱、升騰作用或性質的機制,均歸屬于火;
具有承載、生化、受納作用的機制,均歸屬于土;
具有清潔、肅降、收斂作用的機制,均歸屬于金;
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行的機制,均歸屬于水。
五行學說用五行之間的生、克關系來闡釋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認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靜止的,而是在不斷的相生、相克的運動中維持協調平衡的。
這一學說在中醫學的應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來分析研究機體的臟腑、經絡、生理功能的五行屬性和相互關系,以及闡釋它們在病理情況下的相互影響。
因此,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既用作在理論上的闡釋,又具有指導臨床的實際意義。
自古以來,中國先賢把五行理論巧妙地運用于醫學領域,以五行辯證的生克關系來認識、解釋生理現象,盡力適應內部自然規律以養生,努力掌握人體運行機制以防病、治病,取得了無比豐富的經驗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