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埃利奧特歡呼#
中國遼闊的土地孕育了無數的美酒和蜜汁。雖然我們在白酒行業摸爬滾打多年,但只知道大部分白酒的名字卻不知道它們的“真實”,伊力特/伊利老窖也是如此。
剛畢業的時候,在新疆的一家店里看到了伊力特的產品。后來在同學聚會上,聽援疆的哥們說起喝伊力特的往事。現在看白酒上市公司年報,經常關注伊力特的股價。
和朋友聊天的時候了解到,我嘗過很多好酒,但是沒嘗過伊力特酒。千里之外,伊力特的經典產品,52支500ml的伊犁老窖(以下簡稱“大老窖”)和46支250ml的伊犁老窖(以下簡稱“小老窖”),從新疆郵寄過來給我品鑒。
白酒品鑒重在“身”,而品牌白酒品鑒需要了解品牌,鑒賞包裝,再品鑒“身”,才能得到它的真味。
伊力特葡萄酒
Lite的品牌,英雄主義,說起伊力特,映入腦海的是“英雄本色”。時間回溯到1955年的冬天,駐扎在紹爾布拉克的墾荒戰士用簡單的設備釀造出草原上的第一壺酒,從而掀開了英雄釀酒的歷史篇章。我們可以想象,在貧窮、環境惡劣、資源匱乏的條件下,戰士們憑借著不畏艱難、勤勞智慧的精神和英勇頑強的品格,實現了啤酒廠的從無到有,譜寫了一曲英雄贊歌。
得益于“英雄的勇氣”、“英雄的力量”和“英雄的精神”,英雄或將遲暮,但精神卻可長存。,伊力特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釀酒一廠、二廠、三廠、四廠和玻璃制品公司相繼成立,并于1999年改制上市。久而久之,伊力特從一個農家小作坊成長為白酒上市公司,白酒也從新疆銷往全國,品牌名響徹全國。
60伊力特和今天的伊力特生態工業園鳥瞰圖
建興的包裝是上個時代的包裝,大多有一個特點“耐看”。's大老窖和小老窖的經典傳承。主色調是中國紅和金色,很喜慶,讓人看到就覺得很開心。看瓶形,像古代酒壇的絲紅色頂帽和紅絲帶,再加上時代感很強的牛奶玻璃瓶,外盒的大小和材質都和茅臺酒差不多。果然感覺是“新疆茅臺”。這里說明一下,伊力特被稱為“新疆茅臺”,指的是伊力特曲,品質好,名氣大。市場一度供不應求,經常有人跑去要一瓶伊力特酒,這在當時是身份的象征。
伊利老窖
李老窖的外盒有磨砂感,金色和紅色恰到好處。金色的可能是天山,紅色的可能象征英雄。最有意思的是大老窖的酒標。看似金元寶,實則可能是維吾爾風格的藝術表現。最有文化的是伊力特葡萄酒的logo,有山,有樹,有草原,有河流。查一下logo的解釋,真的是大有深意:山是天山,高聳入云,詮釋了伊力特人“勇攀高峰,征服自我”的不懈追求;是一棵棵白楊,堅韌挺拔,訴說著“扎根這里,艱苦奮斗”的兵團精神;草原,一望無際,展現了伊力特人“誠與巧”的獨特魅力;是鞏乃斯河,道出了伊犁人民“舍己為人,無怨無悔”的博大情懷。
伊力特標志
欣賞伊力特的logo,我想到一件事。Lite最早的商標是“伊利”,比歷史上茅臺、瀘州之類的地方名氣大得多。1979年,伊利品牌商標變更為伊利牌。1991年1月,“伊利”牌商標正式投入使用,并沿用至今。
伊力特的酒體,濃郁的酒香,老味道,伊力特大大小小的酒窖,一擰開瓶蓋,一股成熟的梨子般的酒香撲鼻而來。將大老窖倒入1號酒杯,小老窖倒入2號酒杯。顏色清澈透明,無懸浮物。晃動酒杯,讓烈酒覆蓋酒杯壁,豎起酒杯,酒痕就像美女的眼淚緩緩落下。側面顯示出大大小小的老窖醇香滿滿的歲月氣息。
左大老窖和右小老窖
左側大老窖和右側小窖
先品46的小老窖。輕輕地嗅了嗅小老地窖,熟透的梨子散發出甜甜的味道。另外還有一股淡淡的糧食發酵的香氣,讓人心曠神怡。喝一口老窖,酒沾舌尖,舌尖蓋住嘴,慢慢咽下去。第一感覺是“甜”,像西瓜一樣甜,像夏天的第一口瓜;其次是“干凈”,像泉水一樣干凈,像夏天喝水時入喉的感覺;再次是“香”,像烘焙的味道,像咀嚼烘焙的味道。
再品52的大老窖。深深吸了一口大老窖的香氣,成熟的花果混合著蜂蜜的香味,谷物發酵了。
的香氣特別明顯,隱約還有淡淡的泥土香氣,香氣使人陶醉。品一口大老窖,酒液接觸舌尖,酒液在口腔中奔騰,瞬間充滿整個口腔,將其一口咽下,酒味足、味道香。首先的感覺也是“甜”,哈密瓜般的甜,像是秋日休閑時吃哈密瓜的味道;其次是“醇”,牛奶般的醇,像是暢飲濃牛奶的感覺;再次是“香”,年糕般的香,像是咀嚼年糕回味時的香。總結一句話,聞著香,品著甜,喝著柔,回味香,的的確確是五糧好酒。
伊力老窖
伊力特的家宴,為幸福生活加把勁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美酒在手,與愛人分享。清蒸大蝦、酸辣土豆絲、東北大拉皮、鍋包肉,在家一碗紫菜蛋花湯,在吃、喝、聊中增進感情,說過去,看當下,聊未來。
家宴
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酒,慢慢喝,微醺就好,就在這推杯換盞之間,平時緊繃的精神慢慢放松下來。一杯伊力特下肚,想起自己曾經的“豪言壯志”,又一杯伊力特入喉,看著自己如今的“朝九晚五”,不知哪里來的“英雄氣概”。道一聲,好,是時候做出取舍,讓人生更加精彩。
(文章作者歐陽千里,系酒水行業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