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白酒市場上,醬香占比5%,濃香占比70%,清香占比15%,其它香型占比10%.當你提到醬香型,時,你一定會馬上想到茅臺.當你提到濃香型白酒時,你會想到五糧液、老窖、洋河、古井貢等等。不過,要說濃香型誰是第一,五糧液當仁不讓.因此認為,將濃香型茅臺與五糧液相提并論更為合適。
五糧液屬于消費品,所以研究的邏輯框架為三大要素:護城河、供需關系、定價權.
護城河:窖池+產區
A:窖池
濃香白酒的窖池是泥窖,是不間斷的發酵,在業內被稱為“http://www . Sina . com/”,和千年老窖萬年糟,酒好全憑窖齡老,一樣減少酒精帶來的傷害。越是老窖,其中有益微生物活性越強、數量也越多,就越能提高對人體有利物質的含量, 651年,目前,公司擁有窖池3.2萬余口,其中600年窖齡以上的59口,最老的明代窖池從1368年連續使用至今.
濃香型釀造技術
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地穴式曲酒發酵窖池
B:產區和上個世紀日本科學家曾苦心積慮將五糧液的古窖泥帶到日本分析了五糧液“老窖泥”中的成分,并試圖培養自己的“老窖”,但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后來發現,都沒有成功制作出五糧液.
古窖泥脫離了宜賓獨有的自然環境,便無法生產頂級好酒:
供應端,不像茅臺的成品酒,依賴于五年前的基酒,濃香型釀造周期40-60天,釀造加貯存幾個月.下圖顯示了三種酒的一些特點和介紹,其中可以濃香型成品酒出廠賣取決于前一年的生產量更詳細。
酒類
另一方面,在“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 白酒類別 就能查詢到更多介紹”。,優酒率為10-20%,由于濃香型釀造工藝的問題較好,五糧液優酒出酒率;如此2018年高端酒供應量=2017年產量*(10% 15%)/2=2.2萬噸。2017年年報中的大概保持在10-15%,供應上限目前規劃是到2020年能供應3萬噸.
五糧液2017年年報摘錄
因此,五糧液的供應端是有上限的:
在需求端,從2014年到2018年,需求甚至超過了供應。具體年報可追溯數據顯示,6年來,供給端從155935(=142747 13188)噸增長到2017年的192837(18023912598)噸,年復合增長率3.6%,需求端從151087噸增長到191596噸,年復合增長率4%。從歷年年報中摘取的數據來看,基本當年的銷量上一年的生產量+上一年的庫存量
五糧液年度報告摘要
基本上需求端增長略大于供給端。可以說是供給多少銷多少。:
定價權.2014年在路上有降價。
五糧液近16年漲價過程
2003-2019年,五糧液出廠價從249元提到當前的889元,年復合增長率8.3%五糧液的銷售渠道是:大商-經銷商-煙酒商店-消費者,而2013-2016年期間,五糧液出廠價與批價出現過倒掛現象。
ong>就出現在大商制這里。完成當年銷量任務的大商能夠享受到額外獎勵,銷量越多獎勵越多,因此大商們為了獲取獎勵盡可能的壓低價格,以吸引消費者和中小經銷商,有時甚至不掙批發的錢,靠做大銷售量獲得獎勵。有點類似出口退稅的味道。今年效仿瀘州老窖搞“控盤分利”:首先是單品銷量(按瓶數算),二是按回款額算,三是可能按照排序數打分,這三種分利方式綜合起來預估是在10%到15%之間。但我認為,效果應該是有,但定價權仍不牢,銷售鏈條越長越不容易把握。根治在于銷售扁平化,直接對待終端消費者。類似于茅臺,經銷商就已經相當于五糧液的酒行了。
五糧液出廠價與批價走勢圖
今年三季報顯示,五糧液營收371億元,歸母凈利潤125億元;初步估算全年營收能做到500億這里,與上一年的規劃基本一致的,當前PE(TTM)=29倍,基本合理。
五糧液2019年三季度
不考慮擴產及其他變動等,五糧液粗略核算年產:20萬*2000斤=4億斤,常年銷售凈利率在30%,因此1斤賺267元(=889*30%),一年理論上值1068億元。當前總市值4970億元,相當于保持現在的銷量,五年后都是凈賺。
近10年來,五糧液估值中樞在21倍,2020年市場預期每股收益5.53元,因此,理論上明年合理對應價格是在116元這里進行上下波動。但具體要看年報以及明年的動銷情況再做進一步的測算。
另,財政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保持了現行稅制框架和稅負水平總體不變,白酒、香煙消費稅稅率未變。
#萌新作者進階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