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近日,勁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勁牌公司”)發布價格調整通知,對中國金九系列產品終端價格體系進行統一調整。
根據通知,125mL35度中國金金通道銷售價格不得低于15元/瓶,258mL35度中國金金通道不得低于28元/瓶,520mL35度中國金金通道不得低于50元/瓶,520mL35度盒裝中國金金通道不得低于55元/瓶。
至于漲價的原因,金牌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產品的改進帶來了產品成本的相應增加。與此同時,近年來,由于藥材、原材料、包裝、物流和人力成本的上升,金九的生產成本也大大增加。
“為確保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持續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產品,更好地服務消費者,經廠家反復研究,本次對中國金九系列產品價格進行了適當上調。”金牌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大家怎么看?
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告訴《五谷財經》,金九作為中國保健酒的龍頭,有定價權和提價權。
其實終端調價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2016年12月,金牌公司就已經上調了旗下125ml、258ml、520ml等8個系列產品的終端價格。當時漲價的原因和今天差不多,也是因為原材料等各種成本因素不同程度的上漲,也是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取可持續發展。
對此,白酒營銷專家楊承平表示,多年來,金九一直以“小步慢跑”的形式作為基礎市場的戰術動作,這種方式在消費者心目中保持著活躍的水平。否則,長時間保持在一個價格,消費者會逐漸對產品產生厭倦。
但近年來,金牌公司并沒有一次性大面積提價,而是選擇分階段逐步提價。白酒分析師蔡指出,金九本身就是一個小眾市場的領導品牌,產品以紅標、金標等小酒為主。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對價格的敏感度比較高,金九很難大面積提價。
“從行業環境和金九自身發展來看,‘小步慢跑’是最適合金九提價的方式。從企業發展階段來看,近兩年金九小瓶酒的增速有所放緩。面對產品老化的問題,需要通過梳理產品價格來激活渠道。”蔡認為,金九漲價更多的是讓利給渠道。
香頌資本總監沈夢也對此進行了分析。目前保健酒市場只有品牌企業,沒有絕對的龍頭企業。因此,任何企業的決策都可能對市場格局產生巨大影響。金九漲價是為了減輕部分運營成本壓力,但也擔心如果競爭差異化不明確,過快漲價會導致與競品進一步同質化,影響營收。
“無論是保健酒還是整個葡萄酒行業,金九都只是一個‘普通’的企業。同時,保健酒的市場規模比白酒或啤酒要小得多。”沈夢表示,小步慢跑可以防止大起大落的沖擊,夯實基礎積累認知更符合金九的戰略選擇。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金九漲價確實是為了一定程度上激活消費者心中的‘存在感’,而這背后也凸顯了保健酒被高端白酒和一些小酒品牌擠壓的市場現狀。與此同時,保健酒行業本身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保健酒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18年,保健酒行業市場規模已達356.4億元,同比增長9.5%;同期市場總需求也達到91.18萬千升。
然而,金九在保健酒的市場份額上仍然處于絕對領先地位。
資料顯示,2017年,金牌公司實現銷售
然而,在目前市場競爭優勢的背后,金九也有一些隱憂。在未來的發展中,行業龍頭地位不會長久穩固。
數據顯示,2016年,勁牌公司實現銷售收入約92.15億元,2017年銷售收入約104.9億元,比上年增長13.84%。但在勁牌公司第二十屆經銷商論壇上透露,2018年金九銷量同比增長11.51%,銷量增速低于2017年,呈放緩趨勢。
《五谷財經》注意到,金牌公司為了向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大冶支行借款,還抵押了動產,擔保債權金額為2億元,期限為2018年6月4日至2020年6月3日。
但由于近年來白酒行業復蘇較快,大型白酒上市公司現金流充裕,幾乎沒有貸款。
“金九一直定位于中年消費群體,在小酒市場增速放緩,面臨品牌老化問題。加上一直保持‘未上市’的態度,使得金九在發展過程中具有一定的自主優勢,但另一方面,金九與上市酒企的差距也在逐漸拉大。”蔡指出,目前,金牌旗下苦蕎酒發展放緩,紅標趨于老化,金標仍在培育中,整個中國白酒市場分化明顯,金九也有業績壓力。
朱告訴《五谷財經》,2018年,金九業績增速放緩。一是保健酒行業受到其他保健品的擠壓,二是金九業績基數變大。
從產品定位來看,
目前一線酒企已經開始順應趨勢布局小酒產業,走“年輕化”道路吸引更多消費群體,而勁酒對此并無任何動作。“不可否認的是,勁酒在年輕化方面所做的培育還不夠,現在小酒的年輕化更多的是追求場景化,勁酒的保健屬性很難做這樣的培育,其消費人群對這一方向也沒有特定需求,在年輕化趨勢上,勁酒確實競爭力不足。”蔡學飛稱。
在銷售渠道上,勁酒屬于是靠渠道驅動的走量產品,在開拓市場時,采取直營模式,應用促銷、贈飲等營銷手段全面覆蓋大排檔、快餐店等終端餐飲渠道。
在市場啟動后,勁酒開始培養經銷商,按不同類別渠道把產品分發給經銷商,后期協助經銷商進行市場運營。
對此,蔡學飛表示,目前百億體量的酒企,只有牛欄山和勁酒是渠道驅動型品牌,優點是能夠快速打開市場,同時減少后期運營成本;但這類產品由于要求低價走量,不可能出現傳統酒企那樣強的品牌影響力,后期很難進行品牌驅動。
而從資本層面考慮,在眾多上市酒企紛紛尋求資金注入,以此來保持股票活躍度,以及提高酒類產能,擴大全國酒類產業規模之際,勁牌公司仍在堅持自身的“老派”思想,并無上市打算。
楊承平指出,勁牌公司不上市能夠保證企業自身絕對的話語權,在財務上有著靈活性、主動性,也能避免在激烈的競爭中將自身的戰略意圖暴露。
蔡學飛則認為,資本化對酒企產品線的擴張、多品牌的拓展是有幫助的,沒有資本的助推,勁牌公司明顯錯失了很多機會。同時,勁牌公司雖然對外宣傳不上市,但是實際上是有上市意圖的。此前,勁牌公司與青青稞酒進行過深度合作,并且大量勁酒一線營銷人員進入青青稞酒,有借殼上市的意圖。
反觀截止至2018年的我國酒企百億營收俱樂部,包括茅臺、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牛欄山、山西汾酒、古井貢酒這7家上市酒企,再加上劍南春、青花郎、以及勁酒,年度營收在百億以上酒企就已多達十家。
同時,一些一二線酒企也紛紛入駐保健酒行業,進一步完善酒類產業布局。
目前,茅臺保健酒主推茅臺不老酒、茅鄉酒、笨人煮酒、神來醉等;
五糧液集團則主推龍虎酒和黃金酒;
山西汾酒也于2014年斥資24.06億元實施保健酒擴建項目,并計劃將旗下竹葉青打造成中國保健酒第一品牌。2017年,其保健酒業務收入達到2.22億元。
與此同時,勁牌公司也在向非保健酒領域布局,2016年勁牌公司出資約1.7億元,收購仁懷市大型民營酒企國寶旗下的臺軒酒業95%的股份。勁牌公司透露,并購后在臺軒的基地上可能主要生產“調味酒”。
蔡學飛則指出,勁牌公司近幾年的資本動作比較頻繁,包括與青稞酒聯合建廠等,都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勁酒正在利用自身的渠道于品牌優勢,實施行業資源整合戰略,為企業在多品類突破鋪墊,目前包括臺軒酒業在內,應該說勁酒還處于整合期,效果有待觀察。
“首先,市場變得更加多元化,以前是由幾個區域酒企占據著這個市場,現在有許多一線酒企和區域龍頭酒企也加入了這個領域;其次,產品類型在發生變化,以前的保健酒講究喝少、喝好,但現在正在逐漸向大瓶酒發展,茅臺、五糧液、包括勁酒自己也在做大瓶酒,豐富了市場當中的產品品類;最后,整個市場的競爭主體也在發生變化,原先都是一些貼牌商、品牌運營商在做,現在以一線酒企為代表的生產型企業,也加入了這個市場。”蔡學飛稱。
酒水行業研究員歐陽千里認為,保健酒市場被高檔保健酒擠壓的情況存在,勁酒的價格優勢和渠道優勢仍在,只不過是消費者心智優勢在消失,原來的消費群體逐漸被葡萄酒、白酒、啤酒侵蝕,新的消費群體對保健功能的酒還有著疑慮,未來保健酒市場擴容情況不容樂觀。
勁牌公司董事長吳少勛也承認,在保健酒努力謀求發展的同時,白酒企業多覬覦該市場,或發布“健康”白酒,或聯合藥企共同研發、銷售保健酒,對原保健酒市場將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