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大數據被殺的2022年,電商管控會沒有嗎?
太年輕,太單純
新型的大數據殺熟?
普通電商平臺的大數據殺熟,意味著不同產品的人價格不一樣。
大數據殺熟的新形式更隱蔽,更高級,更多表現在權限不同。
哪些情況下被大數據殺熟了?
1:京東PLUS會員費為例,有的人會員費149元,有的人99元,有的人69元,但是平臺會根據賬號發放不同的優惠券。即使原價相同,你也不能抱怨JD.COM的價格歧視。
2.在京東蘋果A+會員,官方的規定是,一個京享價值高于6000的會員,可以99開價值1999,而很多京享價值8000甚至9000的Apple Supreme會員不能享受折扣,只是隨意開了6000。
3.對于天貓蘇寧茅臺 ,茅臺蘋果的老用戶來說,搶購手機并被限制購買已經成為常態。新賬號反而輕松搶到了老用戶夢寐以求的飛天茅臺。
大數據殺熟背后的商業邏輯?
從營銷的角度來看,電商平臺新用戶增長緩慢,吸引新客戶的成本增加。代金券和茅臺引流成為平臺吸引新客戶的獎勵機制(2021年下半年,電商平臺將降低茅臺搶購要求)。
從用戶的分享習慣來看,老客戶對平臺的粘性很高,已經養成了消費習慣,平臺自然減少了對老用戶的投入。給新用戶發優惠券,茅臺開綠色通行證,增加新用戶對平臺的好感,刺激消費。
老實人不僅被社會欺負,還被電商平臺欺負。以后靠盾搶毛子,不給平臺優惠券,只能怪自己是大老客戶。是要買貨還是準備幾個新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