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的價值在哪里?
什么樣的酒才適合收藏?
瓶裝陳年老酒被看好
眾所周知,中國白酒通常沒有保質期。葡萄酒在儲存過程中,會產生多種酯類物質,也就是俗稱的“醇化”過程。各種酯類會產生各種特殊的香氣,但這種醇化是非常緩慢的,所以白酒一般是越久越好。其中純糧釀造的高度酒最適合長期儲存,低度酒和“勾兌”酒不易長期儲存。
白酒裝瓶出廠后,內部變化并不像大量窖藏或罐藏那樣劇烈和迅速,而是在慢慢變化,由于長期存放,口感更加純正爽口。所以瓶中30年陳釀的白酒也可以喝,而且味道不錯。這也成為很多葡萄酒愛好者和投資者關注陳年瓶裝葡萄酒的主要原因。
好酒喝起來啥滋味?
有些人喝了一輩子都不知道真正的好酒是什么味道。
看色、聞香、嘗味是一個專業的白酒品酒師品酒的三個步驟。咽下去打嗝,有沒有香味也是要領之一。通俗的說法更簡單——好酒純正,不含病菌,無異味,喝完第二天就不上菜了。建國前,白酒叫燒酒。發酵原料放入珍,加熱蒸餾出來,單個字燒。該過程已被總結。說到底,白酒98%的成分是乙醇和水,剩下的是微量成分——雖然很小,但決定了白酒不同的風格和品質。從源頭上可以看出,講究的是水和糧,這是好酒的關鍵。名酒原產地必有好泉——無論是湘江、赤水河、漓江還是渭河,幾乎所有的名酒莊都聚集在川、黔、湘,一條長江貫穿其中。
其次,懷舊。白酒,酒瓶,酒標,酒包裝,甚至是歲月刻在酒瓶上的印記,都體現著那個時代的特征和品牌,給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一種濃濃的懷舊氣息。即使不經歷那個時代,也能感受到那種沉重的力量。
總之,收藏老酒是一件很有“文化”的事情。喝酒也是文化,收藏也是文化。
什么樣的酒可收藏?
從1952年到1989年,國家組織了五次全國性的品酒會,先后評選出17種國家名酒,涵蓋了四大名酒、八大名酒和十七大名酒。它們是茅臺酒、汾酒、瀘州老窖、五糧液、董酒、西鳳酒、洋河大曲、雙溝大曲、郎酒、劍南春、全興大曲、顧靖貢酒、宋河糧液、特種黃鶴樓、武陵酒、寶豐酒和沱牌大曲。這些國家名酒,歷史悠久,質量穩定可靠,是老酒收藏的前沿。此外,當年獲得二等獎的部分國家優質酒,以及“省優”、“部級優”和全國各地的地方名酒也可以進藏。
總的來說,新中國成立到90年代的老酒最有收藏價值。當時在計劃經濟時期,酒廠不注重經濟效益,甚至在生產中不考慮產量和成本,而是做出好酒。
90年代中后期,全國各地的酒廠紛紛改制。一些酒廠一味的注重產量和效益,導致酒的質量下降。再加上有一段時間“勾兌酒”橫行(傳統釀酒耗糧巨大,成本高),一些傳統名酒莊紛紛效仿,產品質量自然堪憂。當然,現在有很多優秀的白酒都是傳統工藝釀造的,包裝無可挑剔。這么好的酒在西藏放了幾年就不是古董酒了嗎?
有好瓶才能裝好酒
需要很多因素才能讓老酒長久完好。如酒精度、儲存環境、溫度、濕度、運輸、包裝等。包裝是長期保存的關鍵。
民國以前,中國的酒廠多為私人作坊,盛酒的容器多為陶罐。由于產量不大,銷售以散裝酒為主,大部分供應當地市場。成品酒以陶罐、瓶為主,也有瓷瓶,玻璃瓶少見。酒壇壇罐罐存放久了會漏,保存久了也不容易。此外,由于中國交通不便,葡萄酒的異地儲存非常困難。所以絕大多數保存100年以上或者60年以上的陳年酒都是散裝酒,都是來自酒廠的酒窖。
玻璃瓶是最具性價比的包裝葡萄酒的容器,玻璃瓶是世界上大多數名酒使用最廣泛的容器。最早使用的是在名酒中可以找到的汾酒玻璃瓶,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也很早就采用了玻璃瓶。茅臺一直用當地上釉的土陶瓶,從1966年開始只用乳白色玻璃瓶。
能被完整保存很少見
當時瓶裝酒的封口主要是用油紙、塑料包裹(賽璐珞皮)加軟木,或者鐵蓋,或者塑料皮加鐵蓋。后來用螺旋塑料蓋、螺旋金屬蓋或塑料蓋包裹密封。這些密封方法和密封技術,即使經過特殊保存,也不能保證瓶裝酒不揮發不泄漏,但至今仍有大量瓶裝酒保存完好。灌裝時“碰巧”瓶口和封口咬得很“準”,“碰巧”遇到了合適的保存環境。一個
瓶酒被完美保存下來是極有可能的。但是,與其當年的銷售量和多年的消耗量相比,被完整保存下來的老酒幾乎是“百里存一”甚至“千中存一”。所以,白酒收藏,酒滿品好的才有最高收藏價值。
酒友收藏的中國名酒系列,都是老酒價值不菲!
收藏90年代的貴州茅臺酒,需要注意以下4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