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酒五糧液鑒別入門基礎,本期為大家整理和梳理了幾個真假蘿卜瓶五糧液的鑒別小技巧,希望能提高老酒收藏者對老酒五糧液的鑒別水平。
01
瓶蓋篇。
首先,瓶蓋的顏色是黃色的,上面名字的字體整齊清晰。
第二,下移。如圖所示。
紅框內的瓶蓋側面字體要整齊清晰。
藍框中的瓶蓋應與瓶體密封緊密,并應均勻平滑地貼在瓶體上。
綠色方框顯示為酒瓶的瓶縫,這條線回到黃色方框內鋁瓶蓋的擠壓部分。如果有小的三角形突起,就是正品。
02
瓶身篇。
紅框和綠框框住的部分是“五糧液”的“糧”字,它的玄機在于“糧”字里一個“米”字連續寫出來的一個勾。飲酒者仔細觀察后,可以發現扁虱是直的,向下的。對于假酒,是沒有的。
藍色方框中顯示的是麥穗,其真實手感明顯凹凸。如果不是,就是假酒。
03
酒花篇。
上圖為60度五糧液白酒,酒花較大,呈現時間在10s左右。
圖為52度五糧液白酒。它的跳點密集而細小,呈現時間約為1分鐘。
五糧液的主流瓶型與蘿卜相似,所以俗稱“蘿卜”五糧液,這是這款酒區別于其他名酒的顯著特征之一。除了這種瓶型,五糧液用于出口的還有另一種瓶型——瓶身四面有四個麥穗,所以俗稱“麥穗瓶”。
04
內銷。
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
1952年,宜賓酒廠成立。
1959年,宜賓五糧液酒廠成立,注冊商標膠杯牌。
1966年,生產出“紅旗牌”五糧液。
20世紀70年代
1972年停止“紅旗牌”,商標改為“長江大橋”。
1979年,第三屆全國品酒會被評為八大名酒,榮獲“優質”獎章。從此產生了具有優質勛章的五糧液,俗稱“優質五糧液”。
20世紀80年代
上世紀80年代初,“長江大橋”商標被叫停。
1981年再次使用“膠貝牌”,使用蘿卜瓶,瓶底有獨特的浮雕十字符號。一直用到80年代中后期。
1987年,五糧液開始標注度數和容量,但60度不標注度數。
80年代中后期,出現了鋁蓋五糧液。
1987年左右,“金標”五糧液出現,五糧液的設計是金色的。
1988年前后,出現了“對稱標”五糧液,五谷的圖案是對稱的。
20世紀90年代
90年代初推出旗艦產品“長城五糧液”。
1993年,水晶圓瓶五糧液誕生,采用鋁蓋和塑料蓋兩種封口技術。
1994年1月1日起,五糧液采用隱形噴碼技術,在蘿卜瓶和水晶五糧液瓶上采用暗噴。
1995年,童淵瓶五糧液的瓶頸標簽被取消,同年,“三防蓋”和水晶多邊形瓶推出。迄今為止,水晶多邊形瓶五糧液水晶多邊形瓶一直有一個瓶頸標簽。
1998年,五糧液酒廠轉制,成立五糧液集團。酒標上的生產單位正式標注為“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三防蓋”最早應用于水晶童淵瓶五糧液,但也是這種瓶型的結束年份。
雖然鑒別那瓶蘿卜五糧液只有幾個小技巧,但也能給龐大的收藏市場帶來幾股清流。
- 上一篇:最有名的洋酒排名,最有名的洋酒牌子
- 下一篇:有香氣的花怎么畫,有香氣的花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