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交通法規中,酒后駕車成為最嚴重的處罰之一。自頒布實施以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多數司機對酒駕都很重視。而且隨著交通管制越來越嚴格,酒駕的發生率大大降低了。然而,仍然有一些司機認為他們可以喝大量的酒。有時候,他們只是為了應付飯局,喝一瓶啤酒,無所謂。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首先,酒駕或醉駕的判定是基于對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呼氣檢測。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的《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 (GB19522-酒駕檢測2004)的規定,判定是否酒駕的標準為:
1.血液中酒精含量低于20mg/100ml時,不構成醉駕;
2.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mg/100ml時,認定為飲酒駕駛;
3.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mg/100ml時,認定為醉酒駕駛。
按照最新的醉駕處罰標準,駕駛機動車記滿12分將被罰款1000元-2000元,暫扣駕駛證6個月。但如果他飲酒駕駛營運機動車,將被罰款5000元,扣12分,并處15日以下拘留,5年內不得再次取得駕駛證。醉酒駕駛機動車的,吊銷駕駛證,5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判決后,對駕駛人予以拘留、罰款;對醉酒駕駛營運機動車的,吊銷駕駛證,10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重要的是不能駕駛營運車輛,判決后予以拘役,并處罰金。
那么,面對如此高的處罰,到底要喝多少才能達到醉駕的標準呢?一般來說,70度白酒至少需要40g,60度白酒需要60g,50度白酒需要80g,40度白酒需要120g,紅酒需要480g,啤酒需要2瓶或4罐。
一般成年人喝一罐啤酒后可呼出約25-35mg/100ml,喝一瓶紅酒后可呼出約90-120mg/100ml。所以,即使喝不下一罐啤酒,也不能馬上開車,否則酒駕處罰在所難免。有些司機認為喝了酒后,開車前喝茶嘔吐會清醒過來。其實所謂的酒后醒酒對檢測結果影響不大,因為按照人體6mg/h的代謝率,要從酒駕的80mg/100ml降到20mg/100ml以下,就需要在飲酒后休息10個小時。有些人的代謝功能不同,為了保險起見,酒后至少12小時內不要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