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武陵酒,很多飲酒者都認為它是一種優雅的醬香型酒,其實不然。現在的武陵酒真的很優雅。自“三醬武陵”(少醬、中醬、上醬)以來,主要的醬香產品都是走雅路線,但早期的武陵酒并不是這個特點。為了感受武陵名酒的風格,我找了一瓶1991年生產的武陵酒。這款酒屬于武陵酒的巔峰之作,其品質更能代表武陵名酒的風格。
我這瓶酒是19910919批次的產品,存放了27年。這款酒是乳白色的玻璃瓶。開瓶后,瓶中的白酒是一種非常暴力的黃色。有人曾稱老五菱為唐璜五菱,這似乎是不合理的。這酒聞起來很香。這款酒的醬香舒適,濃郁。香氣為醬香型、輕焦香型、花果香型、蜜甜香型、劣香型、玉米香型、劣香型的復合香型。整體香氣舒適,略帶優雅。論品酒,這款酒入口甘甜,口感沒有毛的優雅細膩,酒體更加純正。后期流涎的感覺是持續的,舒服的,優雅的。其實這款酒香氣飽滿,有綻放感,源源不斷,表現力很強。整體而言,此酒入口香氣不如毛的清雅,香氣突出華麗感,但亮而不燥。最后這款酒口感清甜淡雅,回味沒有毛高端酒那么長。至于空杯留香,這款酒空杯留香舒適持久,沒有毛的飄逸和悠長感。
總的來說,這款酒醬香獨特,特色獨特,風格與毛郎酒不同,個性強,橫向對比。這款酒的品質不遜于同期的毛郎。武陵酒作為三大醬香型名酒之一,巔峰時期名不虛傳!
對于這款酒來說,體現了常德武陵酒的釀造特色。武陵酒廠與茅臺酒廠同緯度,但不在赤水河流域。酒廠位于洞庭湖平原和沅江流域。因為這個地方不是蜿蜒的河谷地區,所以四季溫差都比赤水河釀酒區大。從某種角度來說,武陵酒比茅臺酒更難做出好酒。其實這個武陵酒也反映了釀酒環境的問題。這款酒的酒曲味既不突出也不細膩,有焦香味,還有淡淡的芝麻香味。據資料顯示,武陵酒高溫制曲可達70,制曲溫度高于茅臺和郎酒。一般高溫的酒曲釀造的醬香酒都會燒完,但有趣的是武陵酒的焦香味并沒有出來。個人認為這種酒糟香而不膩,酒體清香,說明了這個道理。武陵酒雖然制曲溫度很高,但在釀造過程中,用部分酒糟制曲堆積,再換一部分大曲釀酒。也正因為如此,武陵酒的曲香較淡,但其酒糟和酒糟卻是明亮清香的,與曲香突出的毛醬香型白酒有很大區別。
另外,這款武陵酒己酸乙酯含量偏高,并不是調入濃香型白酒帶來的感覺,而是與其所處的土壤環境有關。在所有的茅臺酒中,己酸乙酯低的屬于茅臺酒產區(不包括濃香型白酒和己酸乙酯的人工添加),因為這個地區的土壤以沙土為主,與泥土茅臺酒相比,窖底生長的己酸菌較少,這也是為什么茅酒是茅臺酒的原因。這款武陵酒讓我感覺己酸乙酯偏高,可能和武陵酒廠的土壤環境有關。當然,這種風格不是失格風格,而是給武陵酒帶來了獨特的魅力。
總的來說,武陵酒的這種風格屬于武陵酒在傳統醬香型釀酒的基礎上做出的技術創新。由于小環境不如茅臺鎮的,武陵酒很難釀造出醬香細膩飄逸的感覺。所以武陵酒弱化了它
最后,你對老黃湯武陵這個嘗過的飲者有什么看法?歡迎在留言區留言,大家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