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喜歡喝白酒,但也有很多朋友喝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白酒。到現在他們還不知道白酒的風味分類,通過包裝也分辨不出哪些是純糧酒。
通過這篇文章,希望你能簡單的說出日常生活中喝的是什么酒,在購買時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白酒。鑒于本文只是對您的飲酒者日常生活中選擇和飲用葡萄酒的一個粗淺的指導,并非嚴謹的學術或歷史文章,而我也只是一個業余酗酒者,因此文中如有錯誤或異議,敬請見諒。
酒暖人心
通過國標認白酒
說到喝白酒,有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大多數飲酒者對白酒的風味和分類幾乎沒有清晰的概念。很多時候,他們總是在討論一個問題,就是今天喝的酒是糧食酒、勾兌酒還是假酒。要了解這些知識,首先來說說白酒的品類。從釀造技術的角度來看,我們日常生活中喝的白酒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大曲工藝和小曲工藝。.
我國白酒國家標準中所指的香型,通常是指大曲型白酒(也有例外,后面會講到),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濃香型大曲工藝和醬香型大曲工藝。經常有朋友說我不能喝曲酒,受不了那個味道!其實所有的白酒都屬于曲酒,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只是不同的大曲風味工藝和原料不一樣,導致口味不一樣。所以以后不要說我不喜歡大曲白酒。可以說我不喜歡某某味的白酒。
那么哪些酒屬于大曲工藝呢?我們市場上常見的大規模批量生產的品牌白酒,90%以上采用大曲工藝。而我們見過、喝過或者聽說過的鄉鎮老釀酒師的作品,很多都是小曲工藝,這些酒很少大規模生產。那么有沒有量產的小曲工藝白酒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深受很多人喜愛的姜。
小曲白酒-姜
那么大曲工藝好還是小曲工藝好呢?其實沒有絕對的好壞。只能說大曲工藝對材料和工藝要求比較嚴謹,但是大曲工藝和小曲工藝都不影響這個產品是不是假酒。所以具體的技術問題就不多討論了。畢竟不屬于我們日常飲酒者必須掌握的知識范疇。那么我們這些日常飲酒者最需要掌握什么樣的知識呢?香精的分類及國家標準的實施。通過香型分類,可以更好的了解白酒。通過了解國家標準的執行情況,也可以在購買白酒時篩選出一批所謂的酒精勾兌白酒。
白酒香型的分類和國家標準的執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網絡。同一個香型可能涉及幾個國家標準、地標、企業標準、地理標志,以下涉及不同的執行層面。通常我們認為地理標志高于其他三個標準。
簡單來說,一開始并沒有系統的白酒香型分類。從建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到現在國標的實施,香型的劃分才真正逐漸清晰起來。起初,我們只把白酒分為三種香型:濃香型、清香型和醬香型。后來,經過逐步演變和各種特殊風味的制造商的應用,白酒的香型細分為幾個香型,如鳳香,侗香,芝麻香,米香和雙香。這些香型都有各自相應的執行標準,這些標準大多明確規定該香型白酒的生產工藝必須是純糧固態發酵工藝。
勾兌與勾調
先說什么是勾兌。很多人一直搞不清楚勾兌和勾兌的區別。有人認為所有的酒都不應該勾兌,否則就不算糧食酒。還有一種說法是,勾兌就是勾兌。其實每個酒商對這兩個詞的使用都很混亂,沒有真正公認的定義。
但是,從我們業余愛好者的角度來看,兩者有本質的區別。我們認為,在白酒的生產中,勾兌是指在已經成型的白酒或酒精的基礎上,加入水或其他化學香料等元素,以增加風味和顏色,使白酒的色澤更加美觀,口感更容易被消費者,特別是初級飲用者接受。這類勾兌產品通常會導致大量飲用后出現口干、頭暈、頭痛等不良反應,都是葡萄酒中添加的化學添加劑的副作用;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二曲酒俗稱勾兌酒。
但是,勾兌和交融是不一樣的。勾兌通常是指在成型的白酒中加入不同年份或不同風味的白酒,使白酒風味更加豐富或多樣化。所以單純從技術角度來說,勾兌酒不屬于純糧酒,勾兌酒只需要是。
用純糧酒相互盤勾的話,可以算是純糧酒。但不管是勾兌還是勾調,都不是分辨真酒假酒的標準。那么到底什么樣的酒才算是假酒呢?
我們可以簡單地把假酒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一、用低價便宜白酒冒充高檔或暢銷型白酒;
二、用工業酒精勾兌冒充食用白酒。
通常情況下,我們碰到第一種假酒的可能性更大,也是目前市場上最泛濫的情況之一,因為這種假酒并不能直接對飲用者身體造成傷害,如果沒有一定專業知識,也很難鑒別。第二種假酒自從上個世紀末國家大力打擊之后,已經很少見到了,因為這種依靠工業酒精制作的白酒可以在短時間內對飲用者造成重大的直接傷害,因此略有人類智商的造假者也早早拋棄了這種制作方式。至于用食用酒精勾兌的白酒,只要不是冒用他人商標,并不能算假酒,這種酒屬于國家法律準許銷售的范圍內。
但這種酒如果長期飲用,對飲用者的身體傷害較大,因此國家對這種酒進行了單獨的工藝和執行標準劃分,通常分為兩類,固液法白酒和液態法白酒,而真正的純糧固態發酵白酒則劃分在另一個大類中,叫固態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指的是成品酒由一定比例純糧固態酒添加一定劑量的其它物質(酒精或其它香料)而形成;液體法白酒則完全是由食用酒精和其它一些化學添加物形成。如何分辨這些酒,就要靠酒民們通過酒包裝上標注的執行標準來劃分,接下來我們就來講講目前市面上常見的白酒國標。
我們常見的幾種國標:
1. GB/T10781.1 濃香型國標
2. GB/T10781.2 清香型國標
3. GB/T26760 醬香型國標
4. GB/T14867 鳳香型國標
5. GB/T20823 特香型國標
6. DB52/T550 董香型國標
7. GB/T23547 兼香型國標
8. GB/T22736 馥郁香型國標
9. GB/T20824 芝麻香型國標
10. GB/T20825 老白干香型國標
11. 其他香型國標
12. GB/T20821/2 勾兌型國標
看到這么多枯燥的數字和香型,心里亂不亂?腦袋暈不暈?
不要急,我們慢慢說,我保證你會越看越上癮,而且全部看完之后發現根本記不住....
不過沒關系,這些標準不用死記硬背,只需稍稍了解后,你就會對白酒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1. 濃香型---執行國標 GB/T10781.1
濃香型,也是中國目前量產最多,銷量最大的白酒香型,產地和品類幾乎覆蓋全國。濃香型酒的代表作很難明確指出是哪一個品牌的哪一款產品,因為濃香型酒的原材料和釀造工藝最為多樣化,也最為混亂。僅八大名酒中,濃香型就占領了半壁江山,我們日常熟悉的五糧液、瀘州老窖、水井坊、劍南春、洋河等很多大名鼎鼎的品牌都屬于濃香型白酒,這些品牌的濃香型白酒又有各自的特殊釀造工藝和不同的選材,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大品牌的濃香型白酒,絕大部分都給自己的拳頭產品單獨申請了地理保護標志,放棄了GB/T10781.1的濃香國標,放棄的原因我們下面講。
起初,由五糧液和瀘州老窖集團共同參與起草了濃香型國標GB/T10781.1,該標準明確規定濃香型大曲工藝白酒必須由純糧固態發酵制成,禁止任何勾兌與香精等化學元素加入,標準發布執行后中國的濃香型白酒品牌大部分都將包裝盒上的執行標準號標注為GB/T10781.1,但因為審查不嚴格,很多勾兌的濃香型白酒也都無恥的將標準標注為GB/T10781.1,冒充純糧固態發酵的濃香大曲白酒。
于是,轉眼間,瀘州老窖就拋棄了這個國標,將其旗下的拳頭產品瀘州老窖特曲酒和國窖系列全部標注成了其自己申請的地理標,特曲采用GB/T22045標準,國窖采用GB/T22041標準,剩下的其它低端產品包括貼牌貨才使用GB/T10781.1標準。
而五糧液,作為中國的濃香白酒的領軍品牌,授權了無數的貼牌酒,這些貼牌酒也全部標注了GB/T10781.1標準,而五糧液明明有自己的專用執行標準,但也仍舊標注GB/T10781.1標準,也成為了唯一一個為GB/T10781.1標準站臺吶喊的大型濃香巨頭。如果某天五糧液的旗艦產品普五拋棄了GB/T10781.1標準,改用自己的專用地理標,那么GB/T10781.1也就徹徹底底的成為了中國最爛白酒國標。
說GB/T10781.1濃香國標爛,并不是因為這個標準制定的爛,而是使用泛濫,不管是純糧釀造的還是酒精勾兌的濃香型酒都在標注GB/T10781.1濃香國標。那么都有哪些白酒是屬于GB/T10781.1的范疇呢,可以說從老村長到五糧液,中國的濃香型白酒全部都在這個范疇內,包括瀘州、水井坊、古井貢、洋河、白牛二、扳倒井、小糊涂仙、全興大曲、舍得等等,后來這些企業發現了這個國標已經被玩爛了,貼牌貨、村鎮級貨都在使用這個標準,于是大一點的企業全都把自己的拳頭產品統統申請了地理保護標,不再標注GB/T10781.1,只把企業的低端產品和貼牌產品保留GB/T10781.1標準。
瀘州老窖剛剛已經說過了,只有特曲以下的產品還在用這個標準,而水井坊給臻釀八號開始以上的產品標注了GB/T18624的地理標,古井貢給年份原漿系列和1989系列標注了GB/T19327,洋河給夢之藍系列標注了GB/T22046,就連舍得都給自己申請了GB/T21820。這些酒廠全部將貼牌貨和低端貨保留了GB/T10781.1標準,把自己的口碑產品和高端系列標注了自己的地理標,由此可見GB/T10781.1這個濃香國標爛到了什么程度,幾乎有能力的企業全部拋棄了這個國標,因此大家在買酒的時候如果碰到這個國標,99%的概率可以躲開了,這個標準還能喝的酒恐怕也就剩伊利老窖和小糊涂仙等寥寥幾個。
四川一帶是濃香型酒最為昌盛的地區
2. 清香型---執行國標GB/T 10781.2
作為生活在北京和山西的酒民,絕大部分都對清香型酒有一股偏執的熱愛。據極為不可能靠的小道消息講:當年蒙古大軍橫掃歐洲的時候,從歐洲學來了蒸餾技術,這種蒸餾技術所產出的白酒因為高超的提純的工藝,白酒度數奇高,正對上了北方人民的胃口,因此被大范圍推廣應用。在此之前,我們中原地區所釀造的酒,因為沒經過蒸餾提純,因此度數很低,并且酒色渾濁,這也是一壺濁酒論英雄的來源,同時也是武英雄喝完八大碗酒還能打虎的原因。要知道真正的蒸餾白酒都是60度以上的度數,任什么英雄好漢喝了八大碗也打不了虎,能自己回屋上炕睡覺就已經算是人中龍鳳了,更別提什么李太白斗酒千杯詩滿樓了。
直到建國后,國家經歷了60年代的自然災害,糧食大量減產,后來各個酒廠才在輕工業部的號召和帶領下研發低度白酒,要知道在民國時期法律規定販賣低于60度的白酒,屬于販賣兌水假酒。扯遠了,說回清香型白酒,當年的蒸餾技術傳回中原后,最早應用起來的就是清香型白酒作坊,這些作坊的技術風格也很大程度上地研習了蒙古族的釀酒法,這也是現在很多內蒙古和東北高度酒都標注清香型的原因,因為大家是師出同門。
60度的草原白也是清香型的白酒
說到清香型酒的代表,就不得不提汾酒,汾酒可以稱之為萬酒之王或是真正意義上的國酒,關于汾酒的故事最膾炙人口的就屬那句名詩:牧童遙指杏花村。除了這句詩外,之所以稱汾酒為國酒是因為1949年開國大典的用酒,就是杏花村的汾酒,屬于新中國的第一批國宴用酒,那個號稱自己是國酒的茅什么臺,在那時候還處于國軍控制區,這也是國家商標局屢次拒絕茅廠注冊國酒商標的原因之一。
但是作為開國大典用酒的汾酒,也免不了在市場經濟下低頭認慫,于是授權了大量的貼牌酒。但酒廠也還算保留了一絲良心,這些貼牌酒統統使用的是汾酒集團的商標,而汾酒本廠嫡系產品統統使用的出品單位是山西杏花村汾酒股份有限公司。這兩者的產品都使用了GB/T10781.2清香國標,汾酒本廠的嫡系產品據推測應該是嚴格執行了標準中規定的純糧固態發酵標準,屬于非勾兌產品;而標注為汾酒集團的產品雖然也標準了GB/T10781.2清香國標,但個人推測不太理想。
因此購買汾酒的酒民請注意了,分辨是否為汾酒嫡系產品最根本的辦法就是看出品方,凡是標注汾酒集團的,一律不要買也不要喝,雖然里面也有好酒,但比例極低,絕大部分是瓶子貨,純玩包裝;買汾酒一定認準汾酒股份,瓶子上都會印有山西杏花村汾酒股份有限公司。汾酒嫡系代表作:玻璃汾酒、玻璃汾酒出口裝、乳玻汾、老白汾系列、青花系列等。
汾酒的執行標準
說完汾酒,再來說說清香酒的另一寡頭系列,二鍋頭系列。二鍋頭作為麩曲酒成本低出酒快,因此售價低,可以讓更多的百姓喝的起,也正是因此,度數高且并無過多復雜香味的二鍋頭成為了白酒當中的一支另類部隊。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里,王啟明曾對著情敵大衛說:“二鍋頭,中國最好的白酒,喝了它,原子彈來了你都不躲!”
其實二鍋頭只是一種取酒的工藝,并不特指某一品牌,目前市場上主流的二鍋頭有牛欄山、紅星、永豐等,因為價格便宜產量大,最近幾年把貨也鋪滿了大半個中國,幾乎在中國的大部分城市都能買到二鍋頭,成為了清香型白酒的一大地域杰作。也正是因此,牛欄山和紅星兩家酒廠都在北京以外的地方開設了分廠,在北京以外的地區生產二鍋頭,購買時朋友們可以通過生產編碼來分辨產地,在這里不多贅述。二鍋頭的工藝并不高超,因此分廠產的二鍋頭口味在不常喝的人口中并沒有太大差別,但如果放在一個常喝二鍋頭的北京老炮兒嘴里,北京以外產的二鍋頭都是沒有靈魂的二鍋頭。
到哪都離不開二鍋頭的葛大爺
到哪都離不開二鍋頭的葛大爺
同樣因為產量大,銷量大,假冒產品和山寨產品也特別的多,尤其是永豐和牛欄山。紅星作為老炮兒們的必備品,因為老炮兒的嘴都極其刁鉆而且售價太低,因此假貨要相對稍微少一點。具體怎么分辨就不多說了,只說一句話:牛欄山的白牛二執行的是GB/T20822標準, 就是我們所說的固液法白酒, 固態發酵白酒+食用酒精+香精。當然了,白牛二其實標注的是濃香型白酒,并不屬于我們剛才所說的清香型二鍋頭,反正見到白牛二,能躲就躲吧。
已經清晰標注了固液法白酒的白牛二
說完汾酒和二鍋頭,我們聊清香型白酒的腳步并未終止,能夠稱為清香型白酒代表作的酒還有兩個品牌,一個是河南名酒寶豐,另一個是湖北名酒黃鶴樓。我對黃鶴樓的了解不多,就不多講了,以免鬧出大笑話,好奇心重的朋友可以買一瓶解惑,大型電商平臺都能買到,售價幾十元至幾百元不等。河南名酒寶豐是一個被埋沒了的老品牌,1915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寶豐和茅臺、汾酒等眾多酒坊一起參加了博覽會,并且和汾酒一樣都比茅臺得的獎項高(茅臺到現在也拿不出獎牌),而且和一直標榜自己是唐朝宮廷貢酒的劍南春和西鳳一樣,都是唐朝時的宮廷貢酒。不知是經營管理原因還是何故,最近些年一直搞不出大動靜,其實寶豐確確實實是傳統清香白酒的杰出代表。
寶豐‘優質30’清香型白酒
3. 醬香型---執行國標 GB/T26760
說到白酒,要是不說醬香型,可能有一半人會說我偏科,要是不說茅臺,可能所有人都得說我不懂白酒(其實我就是不懂酒)。醬香型白酒一直在致力于給酒民講很多很多故事,通過故事把酒價提上去、銷量搞上去。可以說,醬香酒的故事絕大部分在貴州,貴州的故事大部分在遵義,遵義的故事大部分在仁懷,仁懷的故事全都在茅臺鎮。貴州,中國這個班集體里的貧困生之一,一直致力于完成脫貧大業,而作為在長征時期曾經給予過班主任很大支持的好學生,班主任知恩圖報地一直想幫他一把。別人不爭氣,脫貧晚,但是茅臺鎮的人們很爭氣,充分利用政策扶持和自己動嘴編故事的能力,成功地造就出了一個萬億級別的企業,同時也造就了醬香型國標GB/T26760的輝煌與泛濫。
說到醬香國標GB/T26760,它的共同起草者其中包含了貴州茅臺、四川郎酒和山東青州云門,郎酒因為與茅臺一河之隔,且歷史悠久工藝超群,因此很受其鐵粉的追捧,尤其是這兩年也學會了一點講故事的本領,喊出了中國兩大醬香型白酒的口號,因此這兩年就算過得還不錯,但已經比不了河對面的那位萬億大亨。那位大亨把酒拿出來隨便換個包裝喊喊限量就能把酒賣到幾千塊一瓶,甚至還可能是375ML裝的。而郎酒辛辛苦苦天寶洞藏出來的青花郎包裝精美但卻怎么也逃不開打七折或者六折的命運,甚至從名氣上,這兩年都快要被茅臺的小弟習酒給蓋過去了。究其原因,還是故事講的不夠好,天下人一聽說醬香酒,就認茅臺鎮出品。
和郎酒同為醬香國標起草者之一的山東青州云門就更不好過了,明明是三大醬香之一,現在混的都已經幾乎沒人知曉了。不少醬香愛好者總是聊醬酒幾次投料幾次蒸煮,砸酒花拉酒線,仿佛指點江山一般地在喝酒,茅臺鎮的歷史恨不得倒背如流,但問起山東云門,他們不知道。這也不怪他們,我問過幾個山東酒友,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山東青州云門的存在,這就不光是不會講故事的事了,應該說連廣告都不會做。現在山東云門的產品線很窄,銷量更是和另外幾位醬香大亨沒法比,因此我們在這不做過多的贅述,好奇心重的朋友可以買一兩瓶解惑一下,某寶有官方旗艦店。
GB/T26760起草者之一的山東青州云門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悶頭調顏料的醬酒廠值得我們一帶而過的介紹一下,就是來自齊齊哈爾的北大倉。北大倉同學一直以三大醬香自居,但除了該同學自己,并沒有任何人認可這個說法,按理說北大倉同學有自己的地理標,早先也屬于中國名酒了,也不知道咋混的,后來都不如老村長了。該酒醬味寡淡,酒體單薄,唯獨顏色重,當年的新酒比三十年的茅臺還要黃(其實我也沒見過三十年茅臺倒杯子里啥樣),因此可以稱之為工藝獨特。我曾經問過我的齊齊哈爾酒友大酒懵子李,他表示:“魅喝過,不知道啥玩意兒!”一個齊齊哈爾人都不咋喝的齊齊哈爾醬酒我們也就不過多介紹了,同山東云門一樣,好奇心重的可以去京東買。
一直以三大醬香白酒自居的北大倉同學
說完這不太火的哥倆,我們再回頭說說郎酒,畢竟是貴州以外的醬酒,總體來說,郎酒釀酒還是挺良心的,旗下的產品只要不碰濃香型,其它的醬香型和兼香型都還是不錯的,尤其是醬香系列,除了復古瓶包裝以外,所有的酒瓶都有固態純糧發酵標志,理論上說應該是堅決地貫徹執行了GB/T26760標準,算得上是良心企業。從老郎酒到紅花郎和青花郎,都算得上能拿出手的不錯產品。如果非要問郎酒和對岸的大亨的差距在哪,應該說是工藝環節的區別吧,郎酒的釀造環節中多了太陽暴曬的一個環節,口味上可以簡單地總結為郎酸茅苦。
這幾個標志足以證明郎酒深厚的內力
說完貴州以外的醬酒,可算能說說貴州醬酒了,總說貴州醬酒愛講故事,這是真真確確的,但這屬于一種合理合法的營銷手段,并無可厚非,只要產品好,故事可以講一點。
先來說說茅臺鎮以外的醬酒故事,故事一,珍酒。珍酒廠坐落在遵義市,據說是當年國家想擴大茅臺酒產量,并且讓茅臺酒走出小城鎮走入大城市時期的產物,畢竟大城市的基礎設施更好,交通運輸更方便,于是計劃將茅臺廠前往遵義市。廠址選好、廠房蓋好、設備安裝好,全都準備妥當,開始釀酒!不盡如人意的事來了,同樣的工藝,怎么釀都不對,總和茅臺酒的味道有差別,可能是水的原因也可能是別的原因,總之是失敗了,茅臺酒只能繼續在茅臺鎮生產。可蓋好的酒廠不能荒廢啊,于是乎珍酒廠順應天意地誕生了,并且一直打著異地茅臺的旗號在營銷。
珍酒的產品線不算寬,但也還算說的過去,從幾十塊到幾百塊的產品都有,這兩年也學它的老大哥搞起了生肖系列,賣的挺貴,銷量挺小。總體來說,珍酒還是得到了茅臺的一些功力,奈何自然條件微生物群不太行,并且不在故事核心區的茅臺鎮,因此在貴州以外的市場也就不太能成氣候。
即使是入門級的1975,珍酒也把瓶子搞的非常漂亮
說完‘異地茅臺’,再來說說距離茅臺鎮幾十公里以外、身處赤水河上游的習酒。按照習酒自己的說法,1952年國家派專家組考察,發現茅臺鎮赤水河向上游幾十公里的習水縣的生態環境很適合釀酒,于是開始籌備建廠釀酒。結果這一籌備就是五年,直到1957年茅臺廠副廠長鄒定謙親自出馬,并在多方的努力下才真正完成建廠,說是建廠,其實就是買了幾間平房,招了30個左右的工人。
要說茅臺廠的副廠長都出馬了,那肯定是要造茅臺啊,最起碼也是做優質醬香酒啊,結果幾個人一合計,醬酒出酒太慢,回資金也慢,咱們釀濃香型白酒吧,這一釀就是十多年。若干年后,隨著技術和人員的不斷完善,習酒廠終于實現了醬香型和濃香型白酒生產兩不耽誤,并且獲獎無數的大好局面。習水大曲(濃香)和習牌習酒(醬香)都因為物美價廉而廣受歡迎,直到現在習水大曲還保持著30元左右的售價。
時間來到1997年,隨著習酒銷量的一路走高,名氣的不斷擴大,醬酒大亨坐不住了,經過為時一年的努力,成功兼并了習酒廠,從此習酒廠更名: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習酒有限責任公司。之前說清香型酒的時候,我們提到過汾酒集團,告訴大家凡是集團產品都不要碰,其實不管是哪個集團的酒,只要是集團不是股份,那就不要碰,但是在這里我們要提出來,唯一一個例外的可以碰的集團產品就是習酒,因為習酒既不屬于茅臺的貼牌貨也不屬于下線低端貨,而是真正獨立運營的酒廠。
不過習酒產品系列也并不是很簡單明晰,也有一些定制貨在市場上流通,因此對于習酒只推薦以下幾款產品:銀質習酒 金質習酒 金典習酒 還有窖藏系列,這些都是習酒的嫡系產品,其中窖藏1988系列最近兩年經常被以20:1的比例和飛天茅臺勾調,用于制作高仿飛天茅臺,由此可見習酒廠的釀酒功力。另外習酒系的產品比茅系的產品要柔和一點,相對的醬味和苦味也淡一點,適合剛接觸醬酒的朋友。
左為窖藏1988,右為習水大曲,兩者分別為醬香型和濃香型
以上兩位屬于茅臺鎮以外的醬酒,接下來我們就要說一下醬香酒的大本營,重中之重的生產基地,也是最為魚龍混雜的地方,茅臺鎮。
首先要說明的是,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奪得的那枚獎牌到底是茅臺鎮哪一家酒坊的,并沒有一個公認的結果,但可以確認的是該獎牌是小獎牌,只是金色的獎牌而并不是真正的甲等金獎,而且那枚獎牌肯定沒在茅臺手中。過了100余年后,大大小小的酒廠合并、破產、重組,很多事情早已說不清了,畢竟茅臺也是多家燒坊合并而成的,善于講故事的茅臺這一次并沒能把故事講清楚。其實,街面上流傳著很多關于茅臺的故事,可大部分并不是茅臺自己杜撰的,都是一些投機商人杜撰炒作用的。
比如前些天有個文章說杭州瑤山書院舉辦的“2019中國書畫秋季論壇”上的一群頂級收藏家在品鑒了100幅唐宋元明清名畫真跡后,在所謂的‘世界第一酒莊’喝了兩瓶價值千萬的茅臺,該茅臺瓶身上寫著成吉思汗府公用。可以說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假酒故事,只能說這些所謂的收藏家們被也難逃被酒商忽悠的命運。首先,晚清之前中國地域內根本沒有成吉思汗這個稱呼,一直稱其為成吉思皇帝;其次成吉思汗在世期間并沒能對中國貴州有任何有效統治。因此我們可以說,這兩瓶酒是徹徹底底的假酒,由此也可見一些不法商人為了賺錢所能用到的手段無所不及。
各位大收藏家們爭相與此酒合影留念
總之,喝茅臺別聽故事,也別管他什么國酒不國酒,好不好喝自己品,不以故事和價格論酒質,畢竟90年代的很長一段時間五糧液和酒鬼都賣的比茅臺貴。其實,茅臺就像一個大俠,就算他自己不講故事,但江湖總會杜撰他的故事,故事有真有假,唯獨可以肯定的是茅臺的釀酒功力確實超群,屬于超一流選手,不敢說天下無雙,但絕可謂醬香泰斗。作為造假者最為喜愛的品牌,茅臺一直在致力于自己的防偽工作,但收效甚微,不是茅臺不努力,是太多人不信邪,在不具備分辨能力的情況下在自以為很穩的渠道購買,殊不知中國80%的假酒流通于所謂的熟人之間。另外,肯定有朋友對茅臺的鑒別真偽知識很感興趣,但我也是個二把刀,所以就不多聊這件事了,畢竟不會鑒別的時候只要小心就不會上當,剛學會些許鑒別知識的時候最容易上當,尤其是某短視頻平臺上的那些教你鑒別的人,他們嚴重不靠譜,千萬別信。
說完大茅臺,我們再來說說茅臺股份下面的嫡系產品,注意,是股份!不是集團!茅臺集團下面有這樣五個公司在生產白酒: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
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習酒有限責任公司
貴州茅臺酒廠(集團)保健酒業有限公司
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技術開發公司
貴州茅臺酒廠(集團)白金酒有限公司
這五個公司中只有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和習酒有限責任公司在正經鉆研釀酒,其它三家公司的產品我不多說,只告訴你們:不要買也不要喝,切記遠離。因為前面已經說過習酒廠了,所以我們重點說說茅臺股份的嫡系產品,茅臺股份下面的嫡系產品除了大哥‘貴州茅臺酒’以外,還有很多同系列產品,但是要記住,他們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茅臺酒,真正的茅臺酒只有五個字‘貴州茅臺酒’,多一個字少一個字變一個字都不行,而且作為醬香白酒的領軍人物,茅臺酒并沒有采用醬香國標GB/T26760,而是采用了更高級別的地理標GB/T18356標準。
那么茅臺下面的嫡系系列酒到底怎么樣呢?實話實說,還不錯,最起碼嚴格按照GB/T26760標準生產,屬于固態純糧發酵酒。先來說名氣最大的那位‘儲君’茅臺王子酒,王子是最早的茅臺嫡系系列產品之一,問世的時候被寄予厚望,同時茅臺宣稱茅臺王子酒采用了和飛天茅臺一樣的釀造工藝,選用茅臺鎮本地優質糯高粱作為主要原材料。請注意!這個時候,我們要注意幾個細節詞匯:
茅臺王子酒種類眾多,口味大同小異
1) 一樣的釀造工藝。釀造工藝相同,說明各個環節把控也幾乎和飛天一樣嚴格,程序也幾乎一樣,所以技術上沒問題,但是,很可能采用的基酒和老酒比例并不一定完全相同,而真正能展現醬香酒功底的恰恰就是年份基酒和老舊勾調的這道程序,因此王子和飛天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絕對對得起王子與飛天之間的價格差;
2) 本地優質糯高粱。這個詞值得細細琢磨,畢竟之前我們提到過,離開了茅臺鎮,就釀不出一樣的茅臺酒,因此本地的糯高粱也是釀酒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以前茅臺的銷量低的時候本地的糯高粱還夠用,隨著茅臺銷量不斷增高,對本地糯高粱的需求也不斷增大,這個時候王子就需要給國王讓路了,于是從大約2017年開始,茅臺王子酒的包裝介紹上,把‘本地糯高粱’改成了‘優質糯高粱’。當然,不用本地糯高粱并不代表酒質下降,但細心的酒民在發現了這一變動后,都更加傾向于收一些市面上的老王子酒。
2011年茅臺王子酒
2017年王子酒
總體來說茅臺王子酒系列產品還是很能對得起它的售價,很多醬香愛好者都把王子當作口糧用酒,經常在價格低的時候大量采購儲存,畢竟外界總在流傳著‘十年王子賽飛天’的名句,飛天到底能不能賽另說,但存夠年份的王子酒確實味道不一樣,更柔和更香郁,這也是為什么大量的假茅臺都用王子酒做的原因,放夠年頭的王子酒在不常喝茅臺的人嘴里確實很容易以假亂真。
針對一直被討論的哪款王子更像飛天茅臺問題,茅臺官方給出了官方的答復
哪款王子更像飛天?來自茅臺官方的答復
說完王子在說說他的兄弟們,茅臺迎賓酒,應該屬茅系最低端產品,不好喝,不推薦,因此一帶而過,但他的雙胞胎哥哥飛天迎賓酒卻是真真正正的硬貨,飛天迎賓酒是飛天茅臺以外唯一的一款使用飛天標志的茅系產品,價格一般在350-450元之間,但市面上很少見到,可以算是最為接近飛天茅臺的產品。
除了飛天迎賓,漢醬這款酒原本是被茅臺寄予厚望的產品,2013年上市的時候售價達到了600多元,可以說是無限接近于飛天的存在,只可惜沒能火起來,后來降價的同時酒質也降了,目前售價總是標為380元,實際成交價不會超過300元,但值得一提的是,漢醬在醬酒界也算是一個奇葩般的存在,因為高度醬酒絕大部分采用的都是53度,而漢醬采用的卻是51度,這個度數并不是醬酒愛好者認為的黃金度數,但可以讓很多初涉高度酒的朋友有一個很好的緩沖。
除了上述幾款產品,最近幾年茅臺大搞復古,又復活了好幾個之前的老品牌,包括貴州大曲、王茅、華茅和賴茅等,幾款酒和茅系其它產品相互差距不大,無非都是為了更多更穩的占領醬香市場甚至入侵其它香型市場。這些酒大部分是老酒換新瓶,其中賴茅算是最有自己的特色,也是復活最早、產品最多的品牌。
主要原因是賴茅確實是茅臺的鼻祖之一,而且賴家的傳人一直和茅臺有揪扯不清的問題,而且那塊茅臺一直拿不出的來的獎牌應該就在賴家手里,所以茅臺酒....(不多說了,自己腦補),賴茅系列的酒質一直都被各方醬酒愛好者認可,代表作主要推薦入門級的端曲、標桿級的傳承、高端的金樽和一代工匠。值得說一下的是,賴茅系列也出了生肖系列,瓶子真的挺好看的,尤其是狗年版,大家都叫它癩皮狗。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癩皮狗’
說完茅系家族,再來說說茅臺鎮另外兩位大哥。先說釣魚臺,從名字看氣質的話,釣魚臺可以秒殺中國絕大部分白酒,畢竟釣魚臺國賓館的大名如二踢腳貫耳,釣魚臺國賓酒業幾個字足能震懾住很多沒見過大世面的小朋友!再從包裝看,雖然最近這一年多,釣魚臺也玩起了定制包裝,但是他的主系列產品釣魚臺國賓酒貴賓酒依舊保持著古樸典雅大方的包裝氣質,簡單的釣魚臺三個字下方注明乾隆御筆,足以證明出身不俗,旁邊“國賓酒”三個金字更是讓不懂行的朋友真以為這是國宴用酒。那么釣魚臺酒質到底如何呢,實話實說,肯定是酒質不錯的好酒,最起碼在茅臺鎮大大小小的酒廠中是可以脫穎而出的,但到底值不值他那殺人越貨的價格呢?只能說包裝和酒各一半吧。酒肯定是嚴格執行了GB/T26760的酒,口味偏苦,醬味稍微有一點淡,感興趣的朋友買一瓶解解惑或者擺柜都是可以的,入手價格的話不同檔次價格不一,拿捏不準的朋友可以私下問我。
釣魚臺的產品介紹都是那么的莊重大氣
說完釣魚臺,再來說說國臺,俗話說:茅臺鎮有三臺,茅臺、國臺、釣魚臺。我相信這句話肯定不是源自茅臺之口,以大哥的體量,絕不會把自己放入這個梯隊中,畢竟茅臺是醬香白酒天梯最頂端的存在,而來自釣魚臺的可能性也不大,畢竟那么高端神秘的單位,輕易也是不會亂講話的。如果不是坊間自發形成了這句話,那么出處就只有一種可能了。
玩笑歸玩笑,言歸正傳,國臺酒絕對算得上茅臺鎮醬酒前三名的存在,但這個前三名并不是單單指酒質,而是名聲和體量,還有產品的穩定度。很多小酒廠也能做出很好的醬香白酒,但在知名度和標準化層面不夠高,所以很難形成大體量,只能做一些名不見經傳的生意,自己也能豐衣足食。而國臺從酒質把控和大批量標準化生產層面做得很好,加上這兩年玩命搞瓶子玩包裝,銷量也是扶搖直上。
但和釣魚臺一樣有個通病,就是酒質雖好,可并不太對得起它的零售價,換而言之就是它的零售價能夠買到酒質更高的白酒。它和釣魚臺不一樣的是,釣魚臺的包裝因為有了釣魚臺和乾隆御筆幾個字,能夠撐起很大的場面,國臺的包裝就沒有那么大的面子了。所以如果同樣是解惑,我更推薦釣魚臺。
茅臺鎮其實還有一家大企業,雖然也生產醬酒產品,但因為其成名作是濃香型白酒,所以在這就不做過多介紹了,大家知道這家企業叫小糊涂仙就行了,而且小糊涂仙的運營中心也是放在廣東的。另外,濃香型白酒巨頭五糧液也生產醬香酒,但因為對市場影響不大,也就不多介紹了。
難得糊涂的小糊涂仙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茅臺鎮其它中小型酒廠的情況,這部分酒廠的情況可謂極其復雜,而市面上關于醬香白酒的傳奇故事也大都出自這些酒廠,我們可以大致把它們分成幾大類:
第一類,真真正正的自己產自己包裝自己賣,酒質從高到低都有,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因為規模不大,標準化不完善,也沒有自己單獨穩定的原材料供應商體系,因此每一批的酒質可能會略有不同,口感上會有一定的差異,這種酒需要朋友們自己去品嘗后再決定購買;
第二類,只生產酒或者只生產基酒,為別的酒類公司提供成品酒或基酒,自己只按照市場需求做產品,并不自己包裝銷售,即能釀造不同成色的基酒,也能勾調不同味道的成酒,甚至還能勾兌客戶提出的各種香味;
第三類,自己不產酒,從第二類酒廠定制酒,再從包裝廠定制包裝,自己搞營銷,只要你下得了大單,酒質包裝隨你定,我們市面上能看到的各種定制酒、人名酒、活動酒、婚慶酒、內供酒,大部分都是這類產物,這種酒的酒質和包裝全看顧客的要求和預算以及酒商的良心,一般情況下,自己定制的酒,品質還都是說的過去的。另外說一句,五糧液集團、瀘州集團、汾酒集團等幾個大集團也提供這種業務,只要你下得了單,什么都給你產,你要十塊錢一斤的酒也能給你產,甚至有些酒廠直接給你商標授權,你自己搞包裝,酒從哪里來都不過問。所以碰到定制酒,我一般選擇觀望態度,里面的好酒很多,雷區也很大,碰到好酒可以自喝或送禮,但不建議入手收藏;
第四類,他們可能有酒,也可能有包裝和渠道,也可能兩者都有,但他們只做坑人無底線的酒。現在打開你的手機瀏覽器或者購物軟件,鋪天蓋地的9.9包郵、幾百個廠子都在產的內部品鑒、人民公社大團結,全都是他們的產物,這些瓶子里裝的都是100%的酒精加添加劑,把酒倒進杯里比啤酒還黃,酒花不止飽滿,你甚至懷疑倒出來的是洗滌劑。這類酒千萬別碰,口味和危害我就不說了,不怕死可以嘗試解惑。另外他們還有一種手段,就是你無意間看到的故事:女大學生畢業回家幫父親賣酒,她的老父親辛勤釀酒一輩子,只會造酒不會營銷,為人實在不坑人,酒都是埋在酒糟和窖泥里的,酒瓶就像地雷一樣!這種酒怎么說呢,不說內在了,酒糟和窖泥里面埋酒是有毒的!還有人要解惑嗎?請便。
總結一下茅臺鎮的神鎮酒(圈內把坑人講故事的爛酒叫做神酒,把茅臺鎮產的酒叫鎮酒),神酒很多,特別特別多,包裝越讓你喜歡,酒質就越坑!當然也有不少好酒,身邊也有朋友在做鎮酒,只要酒商有良心,酒質還是很不錯的。避打廣告的嫌,我就不說名字了。關于茅臺鎮中小型酒廠的情況我們就聊到這,這些酒廠的現象在其它都地方也都存在,只不過我們特地拿茅臺鎮這個典型多聊了幾句,并沒有任何的褒貶之意,純屬閑聊,希望大家少吃虧上當。
多說一句,除了飛天茅臺以外,茅臺鎮大大小小的各種酒廠生產的各種級別的醬香白酒(包括勾兌酒)全部標注了GB/T26760醬香型白酒國標,因此這個標準也早就被玩爛了,因此勸大家一句,買醬香型白酒盡量還是買大廠嫡系產品為妙!
4. 鳳香型---執行國標 GB/T14867
說完了濃清醬三大香型,我們來說一說白酒的其它香型。
首先,鳳香型,顧名思義,其實就是西鳳酒的地理標志。前面我們講過,在剛開始劃分香型的時候,很多香型是不單獨存在的,鳳香型也是后來由西鳳酒申請得來的,執行標準是GB/T14867,這個標準的全稱叫鳳香型白酒國家標準,大約是1992年提出來的,后來經過幾次修改,現行版本為GB/T14867-2007。
從產地就能看出歷史,西鳳酒作為中國可追溯到的歷史最悠久的白酒之一,曾經可謂是風光無限的,在還沒有八大名酒概念的時候,西鳳酒就和茅臺、汾酒、瀘州一起齊名天下,并稱四大名酒。據依舊不可靠的消息記載,西鳳酒才是真正的唐時宮廷御酒,當然了,皇上的御酒不可能只有一種,但也足夠說明西鳳酒的歷史和功底。
現在市場上流通的西鳳酒可以分為兩大類,嫡系鳳香型白酒(真正的西鳳酒)和非嫡系濃香型白酒,非嫡系的濃香型白酒通常不能使用‘西鳳酒’三個字全稱,只能稍作更改后命名,并且執行標準為GB/T10781.1濃香型,因此強烈建議各位繞道;而真正嫡系的正宗西鳳酒一定要標注為GB/T14867鳳香型白酒,并且‘西鳳酒’三個字不能多不能少更不能變。
現在市場上常流通的西鳳酒除了入門級的大鳳香,還有華山論劍、七彩、酒海等多個系列,其中以華山論劍和七彩系列瓶子最漂亮,當然酒質也很不錯。我身邊有很多朋友喝不慣或者不愛喝西鳳酒,其中一部分人是因為喝了非嫡系的濃香系列,還有一部分人是因為不適應鳳香型那種類似于清香與濃香結合的味道。建議喜歡品酒和藏酒的人,可以重新入手一瓶嫡系的西鳳酒,帶入一些歷史感的去細細品鑒一下鳳香型的獨特之處。入手價格拿捏不準的可以私下問我哈。
下圖是我們說的濃香型西鳳,并不是真正的鳳香型西鳳酒
濃香貼牌西鳳酒
5. 特香型---執行國標GB/T20823
代表作,江西名酒四特酒。曾經也是風光一時的名酒,但尷尬的是在歷屆的八大或十大名酒評比中,四特都沒能奪得一席之位。后來四特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在北方市場幾乎銷聲匿跡,直到最近兩年才開始有復蘇的趨勢。四特酒的嫡系產品為GB/T20823特香型,同時也把瓶子玩的很漂亮。和其它香型主材料為高粱不同的是,特香型白酒通常以大米為主要原料,酒曲則多用面粉、麥麩和酒曲,因此香型獨特且濃郁。推薦各位購買解惑,主推東方韻系列。
四特酒的東方韻系列酒瓶很好看
6. 董香型---執行標準 DB52/T550
大家注意一下,這個執行標準是DB開頭,并不是國標,而是地方標準,地標并不代表要低于國標,而是由于董酒的特殊性導致其產品使用地標更為準確,并不需要再重新申請一套國標。董香型也叫做藥香型,這個工藝非常特殊,是由大曲工藝和小曲工藝混合釀造的,同時加入百草入曲,也就是各類中草藥,所以喝起來有細微的藥香味。值得一提的是董酒的釀造工藝,被國家列為了保密項目,其工藝的復雜程度和獨特性可想而知,董酒也專門推出了國密系列的白酒。作為老八大的董酒,香味獨特,酒體清澈,酒藥混香,推薦各位品嘗一下。從低端的老貴董到特級國密,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選擇,不過董酒價格波動也很大,要盯住行情,低價入。
左至右分別為54度38度46度特級國密董酒
7. 兼香型---執行國標GB/T23547
兼香型白酒原本并不是一個獨立釀造產生的香型,全名叫濃醬兼香型白酒,是由一定比例的濃香型白酒和醬香型白酒勾調而成的。口味前段有突出的濃香風格,而又以醬香味收尾,因此稱為濃頭醬尾,主要代表作品有湖北白云邊和小郎酒等。要注意的是,不管是白云邊還是郎酒,都不僅僅生產兼香型白酒,白云邊也會生產濃香型白酒,郎酒則是濃香、醬香、兼香都會生產,因此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分辨。分辨方法也很容易,瓶身都有標注,執行標準也會標注為GB/T23547。白云邊在湖北省內及南方的一些省份還是比較受歡迎的,價位從幾十到幾百塊不等。小郎酒的銷路更廣一些,因為瓶子小,深受飯店和獨飲的朋友喜愛,尤其是吃口味重的飯菜,非常適合。小郎酒價格波動不大,工薪階層都能接受,性價比遠超小曲白酒江小白。
白云邊12年、5年、15年
8. 馥郁香型---執行國標GB/T22736
說到馥郁香型的國標,其實這個國標應該算是酒鬼酒的地理標志。
我們國家很多的產品都有自己的地理保護標志,這個標志通常以一串唯一的數字作為它的代號,而擁有地理保護標志的產品通常也會在包裝上印有一個綠色的地圖標志,上面標注了某某產品地理保護標志。我們可以看到茅臺、五糧液、瀘州等所有大型釀酒企業都有這個地理保護標志,這個標志代表的含義可以說非常重大,標準也非常苛刻,并且明確規范了產地范圍。
舉例來說,一瓶酒從糧食和水的使用,再到釀造環節和包裝環節,直到成品出廠,都必須在這個地理范圍內按照要求嚴格執行。這一點很像法國酒莊酒的制度,一瓶酒必須從葡萄生長采摘到釀成灌裝出廠,都必須在該酒莊內完成,才能稱為酒莊酒。因此我們在買法國葡萄酒的時候,如果看到該酒不能標注明確的酒莊酒,那么說明這個酒只是普通餐酒,幾歐元到十幾歐元的價格就是它的身價。
回過頭來說我們的馥郁香型,前文我們講過,兼香型白酒蘊含了濃香與醬香兩種香味,那么馥郁香型更厲害,蘊含了濃清醬三種香味,可謂:頭濃中清醬收尾,一口三香真酒鬼。短短一口酒的瞬間,如果真能品味出三種不同的香味,也只有真正的老酒鬼才能做到,因此酒鬼酒的風味和它的名字也是相當匹配的。
另外說一下,酒鬼酒并不是所有產品都會標注這個地理標志,還有一部分產品標注的Q開頭的企業標準,外界也一直不是很明白酒鬼是如何分辨這兩種標準的標注。推薦想入手的朋友盡量入手酒鬼黃壇、紫壇或內參,其它的系列會有一些是定制酒,非嫡系產品。
地理保護標志,很多酒企的產品都有這個標志,
地理保護標志-通過這個標志我們也可以對該款產品稍微增加一些信任度
9. 芝麻香型---執行國標GB/T20824
芝麻香型的代表作應屬山東的一品景芝,這個國標也屬于景芝同學的地理保護標志,由景芝申請注冊。都說到了山東才知道酒量小,其實并不是完全指酒量,更指的是山東朋友喝酒時的豪爽勁兒!
而齊魯大地作為孔孟之鄉,自古就是禮儀之邦的典范,因此山東朋友喝酒的座位排次和行酒令也是頗為講究。但在中國白酒界,通常將山東、江蘇、浙江標注為低度濃香區,大意就是在該地區,低度濃香白酒頗受歡迎,洋河系的成功就是很好的案例。既然那么愛低度濃香,那么一品景芝就避免不了和它的老鄉山東云門同樣的命運,知名度打不出去啊!不光是在外省,在本省都很難做到家喻戶曉。
芝麻香型作為中國白酒界的少有特殊香型,因為釀造工藝的特殊性,產量并不是很高,口味也是兼具了濃清醬三種風味,但與馥郁香型不同的是,細品之下芝麻香型的酒會散發出陣陣的烤芝麻香味。雖然叫芝麻香型也有芝麻香味,但芝麻香型白酒在釀造過程中其實是沒有添加任何芝麻的,只是通過釀造技藝制造出了芝麻香氣。想要入手的朋友一定要注意,景芝生產的濃香型白酒叫‘景芝’,而芝麻香型白酒叫‘一品景芝’,一定要認準‘一品景芝’四個字,還是那句話,不能多不能少更不能改,兩字之差,天地之別。
左為濃香型景芝,右為芝麻香型一品景芝,兩字之差,天壤之別
10. 老白干香型---執行國標GB/T20825
老白干香型,代表作衡水老白干。老白干這個酒成名很早,大部分酒友都嘗過或者聽過,只不過香型單獨分列出來的比較晚,直到2004年才單獨分列出來,關于這個執行標準和香型我們就不多說了,注重說說買老白干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
第一,很多企業生產老白干,但是建議各位認準五個字齊全,不多不少不能改的‘衡水老白干’,最正宗名氣最大的就是它;
第二,衡水老白干也分嫡系和非嫡系,建議購買嫡系酒,例如青花和古法系列,非嫡系酒的酒質很難預測;
第三,衡水老白干的嫡系酒中,也有非GB/T20825標準的酒,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一定購買GB/T20825標準的衡水老白干嫡系產品,這才是最正宗的衡水老白干。
大家注意哈,老白干都明確喊出來了,茅臺當年在巴拿馬得的獎項根本不是甲等金獎
另外說一下,衡水老白干還算是一個比較良心的企業,凡是勾兌的產品都統統按照國家要求,標注了GB/T20822固液法白酒, 大大方方的承認勾兌的事實,這一點值得表揚。
11. 其他香型
除了以上我們列出來的各種香型,目前還存在米香型、豉香型等幾個香型,但因為受眾不是很大,所以在這不單獨一一列舉了,大家知道他們的存在就行了。米香型執行標準GB/T10781.3,代表產品桂林三花。豉香型執行標準GB/T16289,代表產品佛山玉冰燒酒。
12. 堅決不買型--執行國標GB/T20821和GB/T20822
這兩個國標大家一定要牢記在心,酒桌上碰到這兩種國標的酒,可以直接拒喝(后果自負哈),這兩個國標分別對應的是液態法白酒和固液法白酒。
液態法白酒就是純食用酒精酒,固液法白酒是指用一定比例的固態法白酒和其它物質勾兌而成的白酒,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俗稱的酒精酒。這兩種白酒長期飲用對人體的傷害要遠超固態法白酒,這類酒因為成本低、產量大、生產周期短,因此售價便宜,很受市場歡迎,那些做菜時喜歡放白酒的朋友也經常選擇這類白酒。代表作:白牛二、55度玻璃瓶衡水老白干、瀘州老窖二曲等。
大家買酒的時候注意觀察一下,很多白酒的包裝上都印有這個‘固態純糧發酵’標志。這個標志大約在2005年就由國家頒布開始使用,標有這個標志的產品通常我們都可以認為該產品為純糧固態發酵的產品,屬于我們常說的‘純糧食酒’,大家可以放心的購買飲用。這個標志比我們上面所說的國標的管理要更嚴格規范,企業必須把產品送檢并且繳納一定的認證費用才能獲得該標志,因此這個標志更穩妥。當然,沒有這個標志并不代表該產品就不是純糧固態發酵的,因為有些企業對自己的產品非常有信心或為了降低成本,就沒有申請這個標志,例如茅臺就沒有使用該標志。大家只要知道,有這個標志的酒幾乎可以放心購買就行了。
純糧固態發酵標志
說完了以上的這些白酒香型和執行標準,相信大家已經對中國白酒分類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在日后的飲酒過程中,能夠清晰的辨別自己所飲之物到底是何方神圣,具有何種特點,也增加了一些在酒桌上與朋友討論的談資。另外在采購酒水的過程中也能盡量避免踩雷,躲開不靠譜的酒精勾兌酒和神酒。
謝謝大家的支持,下一期會跟大家聊一聊一些比較暢銷的中國名酒的購買知識和它們各自的獨立執行標準,以便大家知道中國名酒品牌的產品中哪些酒值得買,哪些酒不值得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