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早年的汾酒,很多人想不到它的代表產品。雖然是四大名酒之一,但總給人產品亂七八糟的感覺。一進超市,汾酒的種類數不勝數。至于哪個是嫡系,沒有任何白酒知識的人還真說不上來一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酒類產品的銷量一直不是很高,但是產品種類一直在增加。
可能汾酒公司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急需看一看產品來改變市場現狀和消費者對“汾酒沒有好酒”的看法。而“博粉”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
生而為王,說的是博粉。自從上市以來,博粉的質量得到了許多飲酒者的肯定。借助新媒體,博粉可以說是一夜成名。短視頻平臺和白酒論壇上充斥著關于博粉的話題。這熱的全是火。現在雖然比以前低了,但是銷量已經很高了!
網上很多關于口糧酒的文章都提到了博粉,我之前寫的很多文章也都有介紹。說實話,有時候很多人都不愿意寫博粉。為什么?一是寫的太多,二是總被別人誤認為是廣告,其實真的不是。
汾酒就好比西鳳酒在陜西在廉價酒圈的地位。說到陜酒,首先想到的不是白水杜康或者太白酒,而是西鳳酒!只要說到好便宜的口糧酒,那博粉就繞不過去了!你不寫,別人會覺得你不專業。如果你這樣做,別人會說“我認識伯芬”。哎,真的很難!
玻汾有兩種,一個是黃蓋,人稱“奪命53”,一個是紅蓋,人稱“小紅帽”。這時候有人就要問了,同樣是“玻汾”,黃蓋和紅蓋有什么區別?哪個更好喝,內行人:差別不是一點點。
區別
兩種酒最大的區別就是瓶身顏色不同,度數不同。黃芬入口酸味較重,整體軟香,甜滑,而紅蓋博粉香氣略淡,入口略水。
簡單來說,黃蓋博粉的酒精度更高,更適合一些中老年飲酒者。當然,如果你酒量不錯,或者平時比較喜歡烈酒,黃蓋博粉是個不錯的選擇。
之所以叫“拼命53”,是因為它度數高,口感順滑甘甜,很多人會不自覺地喝多了,這樣就容易醉。
紅蓋的度數相對較低,紅蓋的口感要比黃蓋淡一些,所以更適合酒量差的人或者一些喜歡白酒的女士朋友。個人感覺比那些網絡名人白酒好很多倍。
還有黃蓋玻璃粉比較適合長期存放,但建議不要超過3-5年,而紅蓋玻璃粉最好在1年內飲用,否則味道會越來越淡。
至于這兩款酒哪個更好喝,只能說各有千秋,看你平時的喜好了。如果你覺得博粉不符合你的氣質,或者你不喜歡清香型白酒,也可以選擇其他有特色的上等純糧酒,比如醬香平價酒國康1935和濃香型五糧特曲,都是平價中端酒,自己招待和飲用都沒有問題。
國康1935
產地:貴州省
香型:醬香型53度
采用傳統大曲坤沙工藝。經過九次蒸煮,八次入窖,七次取酒,每道工序都是以茅臺這種最古老的醬香酒為原料。原料為貴州本地出產的優質糯紅高粱,水源來自赤水河。從發酵到釀酒,每瓶郭康葡萄酒至少需要五年時間。
勾兌用的基酒除了酒色略黃、入口醇厚、醬香突出的特點外,還有10年的酒齡,所以郭康1935的陳香還是很飽滿的!
五糧特曲
產地:四川宜賓
香型:濃香型52度
五糧液是非常受歡迎的廉價酒。這款酒的專柜產品是瀘州老窖特曲。兩者在質量上沒有太大區別,但后者在價格上稍貴,不符合其質量等級。另一方面,有很多特五谷,多年來價格一直很穩定。目前市場價一瓶左右
開瓶的一瞬間就能聞到明顯的糧香和酒香。白酒透明無雜質,入口清香。它是一種具有無限特色的濃香型白酒!
除了博粉,汾酒還有很多優秀的產品,比如壇封15年的老白粉,汾酒的紅燒酒等等。還有很多像郭康1935,五糧液特曲等優質白酒,比如壇酒金醬,金沙回沙,全興大曲,都很優秀!本文分享的內容在這里。部分觀點僅代表個人,不能作為行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