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館“賞花燈、猜燈謎、聽大戲、燈會”,著名書畫家惠民活動現場。
老茶館“賞花燈、猜燈謎、聽大戲、燈會”,著名書畫家惠民活動現場。
由水上樂園老茶館主辦,金門文化名人“賞燈猜燈謎聽大戲,燈會”將于2月27日在老茶館二樓亭子舉行。
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正月十五吃湯圓,正月十六賞燈籠,走萬病,這是習俗。元宵節是繼除夕、春節之后的又一重大節日,也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
在金門文化名師華飛的倡議下,主辦方先后邀請畢、劉東、楊慧敏、江、羅文華、劉俊坡、高文軍、董大豐等老師寫吉祥字、畫小品、賞窗花、猜燈謎、聽戲、品茶、曬太陽、抱。
為了讓游客度過一個溫馨、快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水上樂園的老茶館從小廣場到庭院,再到二樓的舞臺,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紅燈籠和五顏六色的謎語、優雅的音符。五顏六色的燈籠給水上公園增添了歡樂和樂趣。
上午十一點左右,聞訊而來的市民和吉尼斯的文化名人、前來游玩的孩子們一起,沿著長廊游覽到老茶館二樓的游玩亭,燈謎猜謎活動拉開序幕。
本次集合由老茶館總經理智慧女士主持,讓人迫不及待的想要一試。當主持人報出一個燈謎時,前來參觀的市民有的停下來沉思,有的低聲交談,有的大聲猜出來,大家爭相猜測。
猜對的人對字畫名家欣喜不已,滿臉笑容,沒猜對的人則在等待。飄揚的燈籠,涌動的人群,吉祥的燈籠,整個活動的氣氛濃濃的,餃子香的。有市民表示,參加這種活動既好玩又增長見識,即有獎品又有機會與金門文化名人近距離接觸交流。熱情的春風吹臉,天津徽韻黃梅戲社一段《夫妻觀燈》的掌聲還在繼續。
元宵節吃元宵燈謎,正月十六走各種病,是一種傳統文化。這種惠民活動拉近了文化名人與市民的距離。說白了就是“接地氣”。也豐富了孩子們的課余生活,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增加了他們對知識的興趣。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叫“上元節”。古代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合稱“三元”。據介紹,上元是三大帝王之一,上元天佑百姓之日,位列“三元”之首。吃元宵據說始于宋代,它的圓形象征著家庭幸福、團圓和快樂。
那天正好是天津著名書法家畢的90大壽。活動現場,老茶館的工作人員推著蛋糕,點著蠟燭。主持人讓壽星許個愿!瞬間,整個活動的氣氛安靜了,沉默了,時間靜止了,空氣也停止了流動。突然,老壽星高喊“祖國萬歲!”用四川話來說。
整個活動現場掌聲響起,有人豎起大拇指,有人激動地流下眼淚.(董大豐文包仲川攝)
華飛、劉冬、楊惠民、趙雪娟、翟志輝在著名書畫家惠民的活動現場。
畢、劉俊坡、董大峰等。在著名書畫家惠民的活動現場。
畢、高文軍、董大豐、李
劉棟、楊惠敏、劉俊坡、包仲川、趙學娟、翟智慧、閆羽佳、高紫珊在書畫名家惠民活動現場。
老茶坊總經理智慧女士主持書畫名家惠民活動。
老茶坊書畫名家惠民活動現場。
老茶坊書畫名家惠民活動現場。
老茶坊書畫名家惠民活動現場。
左起:羅文華、畢開文、華非、唐云來、劉棟在書畫名家惠民活動現場。
左起:董達峰、劉俊坡、趙學娟、姜維群、高文軍在書畫名家惠民活動現場。
左起:畢開文、華非、唐云來、劉棟、楊惠敏在書畫名家惠民活動現場。
華非在書畫名家惠民活動上暢談感想。
華非在書畫名家惠民活動現場介紹收藏民間剪紙的體會。
華非在書畫名家惠民活動現場介紹收藏民間剪紙的體會。
華非介紹他收藏的民間剪紙。
華非介紹他收藏的民間剪紙。
華非介紹他收藏的民間剪紙。
華非介紹他收藏的民間剪紙。
華非介紹他收藏的民間剪紙。
老茶坊戲臺“賞花燈猜謎語聽大戲鬧元宵”新春雅聚活動現場。
老茶坊戲臺“賞花燈猜謎語聽大戲鬧元宵”新春雅聚活動現場。
老茶坊戲臺“賞花燈猜謎語聽大戲鬧元宵”新春雅聚活動現場。
老茶坊戲臺“賞花燈猜謎語聽大戲鬧元宵”新春雅聚活動現場。
翟智慧為游客猜謎語頒獎。
翟智慧為小游客猜謎語頒獎。
畢開文、唐云來與游客在老茶坊戲臺。
畢開文、唐云來與游客在老茶坊戲臺。
畢開文、華非在老茶坊戲臺。
姜維群、羅文華、趙學娟在老茶坊戲臺。
大家恭祝畢開文先生九十歲生日快樂。
畢開文、劉棟、楊惠敏在書畫名家惠民活動現場交流。
畢開文先生在書畫名家惠民活動現場揮毫。
華非先生在書畫名家惠民活動現場揮毫。
華非、唐云來在書畫名家惠民活動現場交流。
華非、趙學娟、劉建洞在書畫名家惠民活動現場。
姜維群、趙學娟、高文軍在書畫名家惠民活動現場欣賞作品。
劉俊坡先生在書畫名家惠民活動現場揮毫。
劉俊坡、董達峰在書畫名家惠民活動現場。
高文軍、董達峰、趙學娟、翟智慧、李傳鳳在書畫名家惠民活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