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面上的白酒大多是52、53度,而國外知名的白酒大多是40度,比如白蘭地40,威士忌40,伏特加40。這是為什么呢?
經常喝酒的人可能會發現,常見的白酒大多在52、53度左右,而西方的酒大多在40度左右。
白酒和洋酒為什么差別這么大?哪個度數的酒比較好喝?
01
關于白酒的度數
蒸餾酒是由糧食“發酵蒸餾”而成的酒。有些洋酒,如白蘭地、伏特加,也屬于蒸餾酒,但都是用大麥、水果、面包發酵而成。我們的白酒是以高粱、小麥等谷物為原料制成的。52,53度,這不是釀酒師隨意選擇的度數,而是中國人對白酒獨特的審美標準。中國人喝白酒有一個重要指標,用專業術語來說叫“醇厚”。這有多成熟?可以用“粘度”來衡量。
粘度取決于液體中分子的種類及其相互吸引力。因此,葡萄酒的粘度取決于水和酒精分子的比例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酒精和飲料粘度之間存在“倒U型”曲線關系。對應于最大粘度值的醇的體積約為53%。簡單說吧——52度和53度的白酒粘度最高,所以能呈現出最醇厚的口感。
02
關于洋酒的度數
以威士忌為例。事實上,新蒸餾的威士忌酒的酒精含量約為70%。然而,就像我們的白酒蒸餾一樣,陳方需要三年以上的時間。酒精揮發后,酒精含量下降到60%。但是,在裝瓶出貨之前,生產商會做一個很不尋常的動作——往里面加水,把威士忌稀釋到40%左右,也就是我們喝的成品低度洋酒。為什么一定要稀釋到40度?這是為什么呢?它與一種叫做“愈創木酚”的影響威士忌口感的小分子有關:在40度的威士忌中,愈創木酚分子在飲料和空氣的界面處更穩定。簡單來說,此時愈創木酚往往會浮在酒的表面,從而釋放出更濃郁的白酒香氣,酒也能變得更醇厚,更好喝!其他一些洋酒也是如此。除了這個原因,洋酒40度還有一個有趣的原因。
17世紀的歐洲是大航海時代的高潮。當時的水軍不僅追求金銀珠寶,更希望美味的烈酒是最好的回報。但是難免會有摳門的隊長,會往酒里摻水,克扣下屬的血汗錢。但聰明的劇組發現,只有那些40%以上的烈酒,撒上火藥才能直接點燃,以此來檢驗酒里是否有摻假。久而久之,40%的酒精已經被大家廣泛接受。
所以,不管是52度的白酒還是53度的白酒,還是40度的洋酒,都是人們經過長期飲用體驗后得到的最合適的飲用形式。喝什么酒可以表達感情,玩得開心?可能這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這個東西吧。
(圖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