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網友5100元買1瓶經典五糧液,被告知不適合存放?差點“虧大了”
最近有網友花5100元買了一瓶經典五糧液,屬于非常規包裝,容量1.5L真的是滿滿一瓶,目前市面上很少見。
這款酒的品質在五糧液中可以算是天花板級別了。
有人說:
“這么大容量,得喝多久才能喝完。”
當然,大容量酒的包裝成本更高,單價更高,流通難度更大。所以五糧液花大力氣生產這么大容量的系列酒,主要目的不是給人喝,而是以收藏為主。
其實是網友買回家自己收藏的,沒想到半路被告知不適合存放?目前網友很慌張,但專家說:不要上當。
聽了專家的話,網友感嘆:差點“虧了很多”。
所以,問題來了:五糧液到底適不適合存放?.
誤區:五糧液不適合儲存。“一酒之下,萬酒之上”,五糧液最要命的缺點就是:不適合存放。.
五糧液是“路上的高峰”。新釀瓶裝的五糧液無論是香氣還是口感都達到了一流水平,被譽為“第一香”。
但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酒的香氣會越來越淡,反而不如當初了。
但不是人的問題,是酒的問題。試想,五糧液剛開始處于高位,上漲空間不大,存放一段時間后也不會有太大變化。
例如,一位飲酒者早先說:
“我赴酒局,喝了幾次不同年份的五糧液,覺得新的老的,口感沒啥差別”。
所以,這部分人得出的結論是:
看來濃香存放,沒啥意義;囤酒還是踏踏實實存醬香,哪怕存清香都比濃香好,汾酒放10年,酒質都濃郁很多。
正確觀點:五糧液適合存放五糧液,五糧液是一個大家庭。至少有20種附屬酒,如烏普,1618,五糧液豪華,胡付領,焦北等。還有網友買的經典五糧液,很受歡迎。
最值得注意的是,五糧液和茅臺一樣,也有年份酒系列,如10年、15年、30年、50年、60年和100年世博會等。
我以前有幸喝過所有這些老酒。根據我個人的評價,
很多存十年的果香味很濃郁,打嗝回味很舒服不嗆人;人不知道如何喝老酒,他們覺得它太老了,嘗不出別的味道。那是因為他們喝酒前沒有醒酒。
如果適當醒酒,老味道會慢慢由濃變淡,回味悠長。
說到醒酒,我個人認為并不是所有的白酒都需要醒酒,比如存十五年的則有很濃的醬陳味和烤熟的麥香味。,否則風味會減弱,開瓶后就可以喝了。
相反,剛釀出的新酒就不需要醒,,剛開一瓶酒和醒酒半小時后的味道有著顯著的不同:
瓶存的陳年老酒需要醒酒剛開瓶:酒體很悶,酒香帶有餿陳味,尾味不綿,收口快;
至于醒酒時間,一般是半個小時,不過要看情況。
醒酒后:香氣張揚,尾味綿長,回味悠久。
ong>相同年份和工藝,度數越高,時間越短;酒體結構越復雜,時間越長;開瓶醒酒比分酒器時間更長,尤其是瓶口帶有珠子的酒;但不管如何,建議最長時間不超過2小時。所以,在我看來,那些認為五糧液不適合存放的人,肯定不排除一個原因,就是:
他們沒有醒酒直接喝了。
另外的一個原因,我覺得是他們喝酒的順序不合理。
此前我做過一個試驗,
從低年份到高年份;從高年份到低年份。結果發現:
先喝低年份,再喝高年份,確實給人差別一般;但先喝高年份,再喝低年份,發現壓根就不想喝低年份酒,高年份酒明顯比低年份酒更好喝,入口更柔順醇厚。
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關于白酒存放,酒界一直流傳一句話,“清三濃五醬八”。
說的意思是清香存三年,口感到達頂峰,濃香是五年,醬香是八年,這也可見,濃香酒是可以存放的。
因為濃香酒非常重視窖池發酵,使得酒體中含有大量的己酸乙酯和各種有機酸、高級醇,所以讓它適合長期存放。
更重要的是,五糧液作為“濃香老大”,適合存放的時間遠不止五年,很多存放十年以上的經典五糧液都口感喜人。
當然,前提是“質量好,密封得當,儲存的環境適宜”,而且酒精度數要50度以上,100%的優質純糧食酒。
所以,以后千萬別相信網上那些說“五糧液不適合存放”的謠言了,別被忽悠。
編輯人:橘子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