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解釋一下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節關于習題的描述。本節講解運動中的一些物理術語,為學習下一節“運動速度”做鋪墊。
熟悉人教版教材的人都知道,這是通常的教材編寫方法。比如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節: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第二節:時間和位移其實是在為第三節:運動速度的描述——速度做鋪墊。
這也體現了物理知識點的一大特點,連貫性強,知識點環環相扣。所以,學物理的時候,一定不能一知半解。對某個知識點理解不清楚,會影響后面章節的學習,這也是很多人覺得物理特別難的原因。越到后來,他們越不明白。很有可能是因為之前的知識點沒有真正理解。
本節主要講解三個知識點:機械運動、參照物、運動的相對性。我們來逐一分析這三個知識點。
一、機械運動
什么是機械運動?這里我們給出兩個版本的定義,這兩個版本的內涵相同,但側重點不同。
PEP:在物理學中,我們稱物體位置的變化為機械運動。
上海版:在物理學中,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變化稱為機械運動。
上海版教材突出“相對于另一個物體”,是為了給后面的“參照物”知識點做鋪墊。其實沒必要,因為參照物解釋起來比較簡單。如果這涉及到機械運動的定義,個人覺得有點畫蛇添足,會讓定義的解釋變得麻煩。
自然界的運動形式多種多樣,如分子和原子的電力、電磁運動等。在微觀世界中,而機械運動是最常見、最簡單、最基本的運動形式,是學習其他各種運動的基礎。
原子運動模型圖
機械運動按軌跡可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按運動方式可分為平移、旋轉和振動。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就不用解釋了,大家都知道,那么什么是平移和旋轉呢?
平移:物體上每個點的運動和整體的運動是一樣的。這種運動叫做平移。
旋轉:物體繞某一點和某一軸做圓周運動。這種運動叫做旋轉。
現實生活中,運動形式往往比較復雜,既有平移,也有旋轉。比如汽車運動,從高處看,汽車在路上運動就是平移;從近距離看,是旋轉,汽車輪胎的旋轉使汽車移動。
機械振動將在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3-4中詳細學習,而轉動將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中學習。到了初中,我們會重點學習最基本的直線運動和平移。
二、參照物
什么是參考?為什么要選擇參照物?通過生活中一個常見的例子就很容易理解了。
通常我們坐在車里看著窗外的風景,會感覺到路兩邊的樹在“退步”,但是站在地上的人,看到的樹卻是靜止的。這是怎么回事?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同一個物體(樹),不同的人看到的結果是不同的,所以他們對運動的描述是不一樣的。
為了更科學、更準確地描述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我們需要選取一個物體作為參照標準。如果一個物體的位置相對于這個標準發生變化,就說它在運動;如果沒有變化,就說是靜止的。那么這個作為參照物的物體就叫做參照物。
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靜止的物體可以選擇作為參照物,運動的物體也可以作為參照物。一旦一個物體被選為參照物,我們就假定它實際上是靜止的。
所以,以一個運動的物體為參照物,原來靜止的物體在運動,并向相反的方向運動;如果以速度高的物體為參照物,速度低的物體就會反方向運動。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從行駛的汽車上看,路邊的樹是向后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選擇判斷對象本身作為參考。比如我們要判斷物體A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那么物體A就不能作為參照物,可以選擇除了物體A以外的任何物體作為參照物。一般情況下,我們默認以地面為參照物。
三、運動的相對性
當我們判斷一個物體是靜止還是運動時,首先要選擇參數。
照物,且必須說明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我們生活中經常說的:“A同學在向東運動”,這句話是不嚴謹的。在學習了參照物之后,準確的說應該是:A同學相對于地面(參照物)是向東運動的。上文中提到了一個事例,地面的樹木,車中的人看到的現象和地面上的人看到的現象是不同的。可見,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這就是運動的相對性,參照物選擇的不同,物體的運動情況可能不同。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么一句話:絕對運動,相對靜止。
很多同學可能會有些疑惑,怎么一會說物體的運動是相對的,一會又說絕對運動,相對靜止呢?下面我們就來解釋一下這兩的區別。
絕對運動,相對靜止。
這句話實際上是在描述一個自然界中運動的真理,也就是宇宙中所有的物體都是在運動的,靜止的物體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想要說某個物體靜止,就必須說明,這個物體相對于相對其他物體是靜止的。這就是絕對運動,相對靜止的含義。
運動的相對性
而運動的相對性實際上是在說明參照物的重要性,同一個物體,選擇了不同的參照物,物體的運動情況可能就會不同。比如,以地面為參照物,則樹木是靜止的;以運動的汽車為參照物,則樹木是向后(與汽車運動方向相反)運動的。這就是運動的相對性。
現在弄清楚兩者的區別了嗎?
學以致用
以上就是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第二節:運動的描述的全部內容,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個題目來檢測一下對本文所講內容的理解程度。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這兩句歌詞中描繪的運動情景,所選參照物相同嗎?試找出它們所選的參照物。
2、魯迅的《社戲》中有這樣的描寫:“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選的參照物是( )
A、山 B、船 C、流水 D、河岸
3、看電視轉播的百米賽跑時,我們常常感覺運動員跑得很快,但實際上他們始終處在屏幕內。人們怎么會認為他們是運動的呢?談談你的看法。
拓展、總結
在這里回答一下很多人的疑問,也是在本文開頭提到的高中內容。會多人會有疑惑,為什么高中物理中有許多章節和初中學習的內容一樣,為什么高中還需要再學習一遍。其實并不是,雖然涉及到的知識點是同一個知識點,但是高中講解的深度更大一些,從手的角度也不一樣。加油機、受油機相對靜止
初中僅僅學習物理現象,學習的大部分只是都是比較淺顯易懂的。而高中物理就涉及到了運動規律和原理,因此在學習難度上會更大一些。因此對于剛上高中的同學一定不要被章節標題所迷惑,從而掉以輕心。
以上就是對運動的描述的講解,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神州八號、天宮一號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