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師兄 編輯:小市妹
不久前的11月5日,五糧液股價再創新高,市值首次突破萬億大關,成為繼貴州茅臺之后第二家市值過萬億的白酒公司,也是深市首家市值過萬億的公司。
五糧液萬億市值突破的背后,是經濟結構轉型邏輯下,以白酒股為代表的消費股的整體大行情。
近年來,白酒無疑是a股市場表現最好的行業。2019年以來,中證白酒指數上漲近240%,a股白酒行業總市值超過鋼鐵、煤炭、空調、地產四大行業之和,而這四大行業都曾是支柱行業。這是驚人的。
即使在白酒行業內部,五糧液的股價表現也很突出,2019年至今漲幅超過400%,2014年1月至今(復權后)漲幅超過16倍。
如此驚人的漲幅,為什么五糧液還要靠它?
站在萬億市值的高度,五糧液是站在了歷史高點還是新一輪增長的起點?
【業績持續超預期,成就萬億五糧液】
三季報的預期業績是五糧液市值突破萬億元的直接導火索。
10月29日,五糧液三季報發布。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和凈利潤兩位數增長,超出此前市場預期。其中,營收424.93億元,同比增長14.53%;凈利潤145.45億元,同比增長15.96%。營收和凈利潤規模僅次于貴州茅臺,遠超其他白酒企業,白酒行業雙龍頭格局越來越明顯。
前三季度收入增長主要是由于中秋國慶旺季公司高端五糧液出貨量同比增加,以及本年產品價格同比上漲所致。五糧液去年8月31日宣布調整“五糧液”酒產品出廠供應價格,漲幅約20%-30%。漲價后,高端產品依然大批量,印證了五糧液品牌的價格控制能力。
最近六年的長期大幅上漲,也是五糧液在資本市場業績不斷提升的直接體現。
自2016年白酒行業走出調整期以來,白酒上市公司迎來景氣周期。五糧液表現尤其亮眼,連續19個季度“營業收入連續實現兩位數增長”,持續性高增長冠絕整個白酒行業。
特別是今年的業績是在去年高基數和疫情壓力疊加的基礎上取得的,顯示了五糧液發展的高質量和可持續性。
除了成長能力,五糧液的盈利能力、現金流、產業鏈地位也很優秀。
2017年至2019年,五糧液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9.38%、22.80%、25.26%,凈資產利潤含量分別為100%、92%、132%。高盈利能力和良好現金流的穩定持續增長是優質白馬股的基本條件。
此外,毛利率從2017年的72.01%提升至2019年的74.46%,今年第三季度進一步提升至74.53%。這說明公司向高端產品轉型的結構調整取得了成效。
此外,極高的預收賬款和極低的應收賬款也顯示了五糧液在上下游產業鏈中的地位。
與兩萬億巨頭貴州茅臺近兩年業績增速的對比,也凸顯五糧液近年來的十足后勁和萬億市值的含金量。
五糧液2018年收入增速為32.61%,凈利潤增速為38.36%;2019年業務增長率為25.20%,凈利潤增長率為30.02%。相比之下,貴州茅臺2018年收入增長26.43%,凈利潤增長30.00%,2019年收入增長15.10%,凈利潤增長17.05%。
今年前三季度,貴州茅臺營收增長9.55%,凈利潤增長11.07%,仍落后于五糧液。
【存量經濟時代,高端白酒是極好投資賽道】
市場上的明星公司往往誕生于備受矚目的優質賽道。高端白酒無疑是存量經濟時代不可多得的優質賽道之一。
從行業空間來看,消費升級趨勢下,少喝酒,喝好酒成為大勢所趨,帶動高端白酒銷量不斷增加。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白酒行業的分化趨勢已經非常明顯。輸出
高端白酒銷量快速增長。一方面得益于高收入群體增加帶來的個人消費上升,使其擺脫了對政府消費的依賴。
另一方面具有消費品和投資品的雙重屬性,與優質城市的房地產非常相似。
。更重要的是,作為奢侈性消費品,高端白酒又難得地同時具備高價格和高頻率的特點,而且供給上不受限制,這點顯然比房產更好。隨著中國高凈值人群以及中產階層支付能力的不斷提升,考慮到當前高端白酒消費僅占白酒整體消費量不到1%,未來市場顯然具備非線性增長的極大想象空間。
從競爭格局來看,高端白酒具備極深的介入壁壘,保證產品價格和毛利率的不斷提升。
高端白酒的壁壘,來自于品牌的不可再造性。高端白酒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品牌的形成,來源于長期歷史傳承帶來的文化積淀以及由此對消費者心智的控制,試圖依靠資本、技術和運營能力,憑空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從歷史影響,品牌口碑,產地與產能底蘊和潛力等核心價值看,中國市場高端白酒未來的參與者基本限定于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以及還未上市卻與茅臺并肩占盡醬香稀缺優勢并且即將把產能追上茅臺的郎酒等屈指可數的幾家,出現新競爭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改革紅利穩定業績預期,萬億五糧液仍是成長股】
作為消費類公司,五糧液未來業績能否穩定增長,除開行業因素之外,自身品牌、產品和渠道的提升能力才是關鍵。
品牌是高端白酒的最重要競爭力,曾經也是五糧液最大的痛楚,是五糧液痛失行業冠軍的重要因素。
高峰時,五糧液品牌達數百個,定價千差萬別,雖然短期內促進了銷量,但是嚴重沖擊了五糧液品牌價值和盈利水平,最終被堅守高端路線的貴州茅臺趕上并反超。
1998年時,五糧液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還是茅臺的4倍左右;到2005年,茅臺的凈利潤超越五糧液,三年之后營業收入也超過五糧液,此后兩者差距日益增大。
2017年,新任董事長李曙光執掌五糧液之后,提出聚焦做強的戰略。為了提升品牌價值,公司陸續砍掉數百個子品牌,集中完善五糧液品牌“1+3”以及系列酒四個全國性戰略大單品的產品體系,產品結構逐步向高端化集中,品牌價值回歸態勢明顯。
產品方面,從研發費用可以清晰地看到五糧液對技術創新的重視。今年前三季度,五糧液研發費用高達9214.90萬元,同比增幅高達54.50%;相比之下,貴州茅臺前三季度研發費用不到4000萬元,被五糧液反超,降幅超過40%。
渠道方面,公司擺脫了大商制銷售模式下對頭部渠道商的依賴,完成了從傳統營銷向現代營銷的轉型,重點構建以新零售和企業團購為核心的優質新增銷售渠道并已初見成效,為量價齊升創造了條件。
自身實力提升的同時,茅臺的產量壓力也給五糧液重振行業地位提供了機會。茅臺酒的生產受糧食供應、氣候變化、水資源環境,以及茅臺鎮本地特殊的地理、微生物環境等綜合因素限制,產能受到一定限制。當前茅臺酒的需求缺口很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持續,五糧液、郎酒等企業有望接替茅臺供給不足帶來的高端白酒需求轉移,在高端酒中的市場份額會逐步提升。
對五糧液的未來業績,研究機構也普遍持樂觀態度,中金公司預計,到2028年,貴州茅臺和五糧液的營收及凈利潤將在2018年基礎上增長10倍,而且確定性在行業內最高。
未來的市場,依然是品牌頭部集中。
另外,一個企業一旦處于強勢,就像武功高手打順手之后,都會有一個強者恒強、慣性沖高的力量,萬億市值讓五糧液勢能加速聚集,其酒王歸來亦當還有空間。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