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就想寫一個關于酗酒的專題了。在這個圈子里談不上酗酒。我真的不好意思說我了解酒精中毒。也是網上大佬都發表過關于酗酒的文章。我也很想說說我的經歷。
我想很多人都是。第一口白酒就是博粉。當我年輕的時候,我沒有錢。晚上宵夜拿了3瓶博粉,一瓶幾十塊錢,兩杯半。3-4個人喝完3瓶,然后毫不拖延地回家,第二天起床上班。當時喝汾酒真的應了那句“就這么定了”,對白酒的風味一無所知。我只以為是便宜的大碗,喝起來清爽。
后來條件好了,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也慢慢地擺在了柜子里,但是博粉在我心里還是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就像我的一個老領導,茅臺五糧液收藏很多。你是真的想喝還是只喝汾酒?
話不多說,說正經的:汾酒系列評價。
直系汾酒系列的評價怕新朋友不理解。有哪些直系酒精中毒?
杏花村汾酒廠,汾酒集團,的子公司生產嚴重的汾酒,所有的標簽是“...股份有限公司”,即自己的產品。但是你去線下買,往往會看到很多以汾酒集團命名的白酒。這些都是品牌白酒,甚至有些作坊白酒。不要買!茅臺和汾酒只能喝股份酒
汾酒集團幾百個產品一塌糊涂,真正的汾酒小集團有十幾個。
讓我們來談談這一次的三個主要系列:
1、青花汾:青花20、文藝復興青花30、青花40 (53)、青花50 (66)
2、老白汾: 10,15,黑坦(原老百分20升級為巴拿馬金獎)
3、光瓶系列:汾,出口汾,汝波。
這幾款酒一起品,汾酒確實是良心。
小團體下面基本沒有這種垃圾,連幾個博粉模特都不錯;
但是汾酒中高端有一個問題。酒價差別不大,20分,30分,40分。路數差不多,酒質口感差別也沒有價格顯示的那么大!再說清華粉。
青花粉系列主要有:青花20、復興青花30、青花粉40中國龍(53)、青花50 (66)。
*青花15和青花25是汾酒品牌的開發酒,不包含在內。
數字越高,酒體越好。當然,中國白酒后面的數字與年份無關。看看就知道了。
它屬于青花20青花系列的入門級車型,也是汾酒的主打產品。酒質好,糧香濃郁,入口香甜,濃郁醇厚,甜度相當不錯,凈爽度遠高于老白粉。
青花40度數增加,為55度。通道數和青花20很像,甜的干凈,但是更豐富,甜的時間更長。可以說青花40是青花20的加強版。
它是青花20、青花40:典型清香型葡萄酒的特點,純正醇厚。
青花40是好酒,但3000多元的價格實在離譜。個人覺得意義不大。這個價位的酒應該更好。
青花30/復興版有點奇怪。他前后兩個產品不一樣。青花30相對于汾酒清澈干凈的特點,更為鮮美,入口的口感更為豐富,但有點過于“過分”,少了一點清爽。喝多了就有點煩了。
網上有評論說“青花30不如青花20”,這是不真實的。酒質肯定更好,但入口舒適度略差,或者看起來不像清香型酒。
青花50,最高級的汾酒,這一次的謎題是65,而且就要1000少就兩個,和朋友在一起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青花50應該是原酒,沒有經過勾兌,所以香氣不是很突出,入口很濃,但是不辣,很濃郁。喝完之后有滿滿的老味和甜味,回味有點醬香,極其舒服。
hao.com/pic/img.php?k=十五年汾酒圖片大全,十五年汾酒有幾種7.jpg">青花50有些超出了香型的范疇,沒辦法用某一種香型的標準去評判它,應該說不管是哪個品牌、哪一個香型,那種極致好的酒都是不太適合用某一種香型標準去品鑒,這種好酒的馥郁程度可能涵蓋多個香型的特點,很難評判。
青花汾系列從20到50,越喝越濃,但又都有自己的風度,喝完青花40再喝青花20也不會覺得20是垃圾,這一點清香型白酒倒是不同于醬香。
老白汾系列老白汾10、老白汾15,價格140元、200元左右,價格差異不大,酒嘛差異也不是很大。
但是老白汾15確實是要比10更濃郁一些,清香型清、凈的特點展現也會更舒適,老白汾10稍差一點。
不過老白汾多喝幾杯后,有些明顯的苦味兒,應該說汾酒后段都略有些泛苦,只是老白汾稍明顯些。
曾經還有老白汾20,停產后升級為巴拿馬金獎再度出售,也就是黑壇。黑壇主要在山西省內銷售,與青花20品質接近,但是價格差百元左右,口感上區別不大,只不過黑壇在柔和方面不如青花20,更粗狂些。
中端自飲可以從黑壇起步,性價比比青花20高不少。
普汾系列玻汾,出口汾,乳玻汾,出口瓷汾
這幾種口糧酒質其實差不太多,之前盲品過一次,直接就翻車了,所以說我能品出一些差異,但難保不是心理作用。
先說我個人的一些看法,汾酒低端依舊很良心,這幾款共同特點都是入口醇甜,后味苦,香氣比較淡,酒后感受是比較好的。
乳玻的苦味兒沒那么凸顯,要好一些,比較介意這個苦的那可以選擇乳玻汾,不過乳玻在清香型表現上不如黃蓋或是出口汾。
黃蓋和出口玻汾大差不差,黃蓋在后味兒上要更苦、澀一些,這一點上出口汾要稍好一些,但也談不上什么絕對優勢,至于瓷瓶也是大差不差的,但是瓶子確實好些,價格嘛也要高一些。
總結汾酒這一系列產品喝下來,整體感覺都很不錯,喝下來舒服,相對來說,汾酒的中低端產品可買性更高,比如青花30以下的產品,
但是從汾30開始往上開始就整體都偏貴,不是說不好,像青花40、50這些高端線產品,同價位不太能打,有太多更好的選擇了。
當然,這不是汾酒的問題,是現在白酒行業畸形生態造成的,
不提價不行,沒有高端市場,品牌影響力上不去,地位就保不住,本來主打國民酒的也不得不出高端線,汾酒依舊還是老百姓的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