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青
4月26日晚間,山西汾酒(600809。SH)發布一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3億元,同比增長7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8億元,同比增長7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2.5億元,同比增長近70%。
這是山西汾酒近年來最好的增速。拋開去年一季度疫情不談,山西酒鬼酒收入較2019年增長不足2%。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均跑贏2019年同期。
2019年一季度,山西汾酒收入和凈利潤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0%和22%;2018年一季度,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分別為48%和52%。
與此同時,山西汾酒發布的2020年年報顯示,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公司仍保持了營收和凈利潤兩位數的同比增長。
去年,山西汾酒在全國市場取得重大突破,省外營業收入與省內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今年一季度,山西汾酒外圍市場銷售收入占一季度收入的59%。
省外銷售增量才是更大的市場。隨著江蘇、浙江、上海、安徽、廣東等市場的深耕和快速增長,山西汾酒在年報中定下目標,今年將力爭實現營收同比30%的高速增長。
省外市場體量大的背后,是山西汾酒去年推出的清香型白酒高端戰略。在百花齊放的白酒眾多香型中,醬香型持續火熱。52%五糧液、國窖1573的濃香型白酒是高端白酒的代表,但一瓶幾千元的清香型白酒一直沒有應有的市場地位。
去年9月9日,青花白酒30復興版在北京居庸關長城之巔隆重亮相,建議零售價數千元。戰略產品在全國高端超市布局后,提升了汾酒品牌的高端形象和市場影響力。年報顯示,去年青花白酒系列高端產品同比增長超過30%,高端產品占比進一步提升。
今年4月,汾酒集團、山西汾酒集團董事長李秋喜在第十屆中國白酒T9峰會上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正迎來大國博弈、發展格局、驅動力、競爭態勢、人民需求的變革。知名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省外收入近60%。2019年,山西汾酒在穩定山西市場的基礎上,加大力度拓展省外市場。具體來看,鞏固“1 3板塊”(即山西市場、京津冀板塊、魯豫板塊、陜蒙板塊)市場,小幅上漲;適度加大“五小板塊”(江浙滬皖板塊、廣東福建海南板塊、湖北湖南板塊、東北板塊、西北板塊)的市場拓展力度;加速拓展七大機會市場(四川、云南、重慶、廣西、貴州、江西、西藏)。
一年來,山西汾酒省外收入首次超過省內。全省實現收入57.8億元,同比增長8.6%,全省實現收入60億元,同比增長47.6%。
去年以來,山西汾酒省外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進一步上升,甚至占到60%左右。
2020年年報顯示,去年,山西汾酒省內收入60億元,同比增長3.8%,省外收入78.5億元,同比增長32%。相對于年營收,省外銷售占比56%。
今年一季度,山西汾酒省外營收43.46億元,占一季度營收的59%。
這是山西Fe的結果
加速之下,竹葉青在江南市場同比增速超過150%,廣東市場實現億元突破。
杏花村是山西汾酒正在努力打造的品牌。現已成功打造億級區縣市場,基本形成了以山西為核心,以河北、山東為重點的“1 2 N”基本布局。
山西汾酒公開表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公司制定的中長期振興戰略下,在營銷方面需要不斷深化全國市場布局,深度聚焦山西周邊市場、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經濟圈以及規模較大的縣級核心市場。保有量和擴容量將繼續推動江南市場的發展路徑,穩步突破。
同時,公司要對經銷商群體進行優化分級和準入退出機制,加強終端基礎建設。
啟動高端清香型白酒戰略李秋喜在4月舉行的第十屆中國白酒T9峰會上說,“品質決定企業能走多遠”。對于目前國內市場的變化,消費者的需求已經從“有沒有”變成了“好不好”。這一變化為汾酒的發展指明了新的目標。
當醬香型白酒借勢茅臺酒,全國春季糖酒會,各種營銷會議或論壇滿天飛。而山西汾酒,早在八九年前就一頭扎進原料基地,提出要有自己的原糧基地,釀造更好的濃香型白酒,而不是今天的醬香型白酒熱。為了趕市場,很多企業甚至上市公司不惜找茅臺酒公司委托加工。沒有全產業鏈的投入,就無法對產品質量進行全過程追溯。
2011年,李秋喜提出建設汾酒原糧基地的戰略,相關籌備工作啟動。一年后,山西杏花村是酒精原糧基地。
地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以北緯36度―45度的“黃金種植地理帶”為范圍,選擇適宜高粱、小麥、豌豆生產的優質產區。專人專職建設基地。考慮到自然氣候的不確定性,山西汾酒采用了“同一基地,東西布局”的雙保險布局,盡量保證產量穩定和品質穩定。在育種選擇上,山西汾酒成立了汾酒集團中國白酒釀酒高粱研究中心,培育出汾酒1號、2號、3號、9號專用高粱種子;在管理規范上,汾酒原糧基地通過“前期統一優良品種、統一投入品、統一栽培技術、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田間管理,后期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倉儲,統一運輸”的九統一管理制度,保證原糧品質。
2015年,山西汾酒在業內發布了多達2182項的內控標準,涵蓋了從田間到車間,從一顆高粱谷粒到一瓶汾酒上市的全過程。
如今,山西汾酒已在全國規劃建設了百萬余畝原糧基地,自己掌控原料資源,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減少對商品原糧的依賴,維護原糧市場的穩定。
在原料基地的保證下,建議零售價上千元一瓶的青花汾酒30復興版于去年中秋節前推出。在新品發布會現場,來自山西汾酒原糧基地的甘肅山丹軍馬場大麥、山西沁縣的高粱等樣品一一向公眾展示。
按照山西汾酒的產品戰略,“抓兩頭,帶中間”的產品策略,對現有產品結構調整,優化產品布局構架:堅持對青花系列元素創新、渠道創新、分離運作、價值回歸,重構腰部產品價格體系、運營方式,打造核心市場,普通汾酒系列實現穩步增長目標。
在戰略產品青花汾酒復興版的帶動下,山西汾酒提升了品牌的高端形象及市場影響力。
高端影響力如何轉化為銷售?在營銷渠道上,山西汾酒針對青花系列,對青花20、青花30兩款主銷產品分離運作,打造出高端化產品的全新運作模式。
青花汾酒30復興版上市后,汾酒集團先后在北京簽約華致酒行,在成都聯手永輝超市,在深圳入住華潤ole……與高端超市品牌聯合,布局具有同樣特質的銷售渠道,為高品質生活代言。
在經銷商管理上,經去年底調整優化后的汾酒營銷隊伍完成了業務骨干的新老交替,大量90后營銷人員被提拔為重要省區、大區負責人。在渠道布局上,各銷售區域提前布局春節旺季,聚焦宴會團購渠道,終端促銷不斷。統籌市場布局,大力開拓省外市場,加強可控終端網點建設,從而實現該公司營業收入增長,凈利潤大幅增加。“隨著消費升級,名優白酒需求升溫,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高速增長將只存在于少數頭部品牌。”李秋喜曾在去年的青花汾酒30復興版上市發布會上說,汾酒復興有了更加清晰方向。相信未來在高端產品引領帶動之下,汾酒產品矩陣齊發力,雙輪驅動并駕,將會開啟中國白酒市場新的突破口,以汾酒加速度奔赴清香大未來。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