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五糧液(000858。SZ)接受了中信證券等投資機構和私人投資者的調查,就生產、銷售、渠道、產品市場價格、團隊建設等問題與投資者進行了交流。投資者關心的問題。
8月27日晚間,五糧液(000858。SZ)發布2018年半年報,實現營業收入約214.21億元,同比增長37.13%;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71.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3%。
對此,五糧液表示,2018年上半年,圍繞公司“二次創業”發展目標,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等各項改革措施穩步扎實實施,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發展態勢持續向好,經營業績持續攀升。
華麗背后有隱憂!
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五糧液應收票據余額高達169.78億元,較111.88億元的期初余額增長超過50%,引發投資者強烈關注。
為什么?
對此,五糧液表示,為減輕經銷商的資金壓力,提高經銷商的利潤空間,公司在年初制定了收取銀行承兌匯票的免貼現政策,即經銷商在完成年度付款計劃的一定比例后,可以在一定期限內使用一定金額的資金。
年初經銷商執行計劃熱情較高,部分經銷商使用遠期銀行承兌匯票享受無貼現,因此應收票據較高。
巧合的是。
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顧靖貢酒(000596。SZ)約為18.98億元,較本報告期初的7.21億元,增長超過163%;
對此,顧靖貢酒在公告中指出,主要原因是銷售收入票據結算增加。
“顧靖貢酒的應收票據主要屬于銀行承兌匯票,相對于應收賬款來說,風險很低,也很可控”,一位長期關注食品行業的證券分析師在《五谷財經》對特約、獨家撰稿人孫表示。但相對于第一次付款和第二次付款,應收票據的大幅增長仍然說明付款質量在下降,也說明一些分銷渠道賺錢的積極性不高,這對于酒企來說。
據悉,應收票據的金額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在產業鏈中的地位。
一是公司供貨時是否只能接受對方以票據形式付款,是否可以要求對方支付現金;
第二,公司是否有能力不支付現金,而是通過手中的票據流通向上游采購。
盡管如此,五糧液的白酒真的好賣!
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五糧液白酒產品實現營業收入202.54億元,同比增長37.09%;換句話說,酒類產品是助推五糧液業績增長的引擎。
五糧液指出,報告期內,五糧液的品牌推廣和宣傳成效顯著。按照“以培育核心消費群體為中心,打造品牌力”的總體要求,上半年,公司開展了公司高層“走訪大企業”活動。通過走訪,與更多高端商務消費群體建立了聯系,搭建了良好的互動平臺;
同時,公司緊緊圍繞五糧液的“品牌提升和價值重塑”,大幅提升傳統戶外媒體的利用率和覆蓋率。
基于此,投資者問五糧液2018年的經營目標,能否如期實現?
五糧液透露,公司對2018年營業收入增長26%、利潤增長30%的目標充滿信心。
6月23日,五糧液酒類銷售有限公司也發布了《關于暫緩接受52度新品五糧液訂單的通知》。
通知稱,基于烏普客戶訂單已超過年度計劃數量,6月23日起暫停新52度五糧液白酒(以下簡稱“烏普”)500mL訂單,具體恢復接受訂單時間待定。
上述證券分析師孫對表示
新時代證券在7月18日的研報中也指出,五糧液價格在5、6月份止跌,華東地區價格已經漲到830元/瓶。隨著中秋節和十一的到來,普教五年級的價格會有所上漲。據悉,未來一般五年計劃外的價格會漲到859元。
對于系列酒,五糧液表示,報告期內,系列酒品牌“三聚焦”原則加速推進,品牌清理有序推進。
系列酒按照“向中高價位產品聚焦、向自營品牌聚焦、向優勢品牌聚焦”的原則,加快完善“從次高端到中端到低端”的系列酒重點品牌構建。
不過,投資者也非常關心,五糧液旗下系列酒品牌戰略,到底是什么?又是否能完成年初制定的 100億元目標?
對此,五糧液方面再次重申,系列酒品牌戰略將按照“向中高價位產品聚焦、向自營品牌聚焦、向核心品牌聚焦”的原則,突出打造全國性的戰略大單品和區域性的重點產品,形成“4+4”的系列酒品牌矩陣。
“上半年,系列酒實現了增長,公司正全力向年初制定的目標邁進。”不過,五糧液方面也承認,白酒企業的競爭由品牌競爭逐漸演變為香型及地域的競爭,高端品牌競爭激烈;
同時競品間渠道滲透加速,中低端市場競爭頻現,對系列酒的營銷帶來較大壓力。
另外,在營業收入大幅增長的情況,2018年上半年,五糧液的銷售費用約為21.56億元,卻同比下降0.85%左右;
“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投資者,還專門計算了一下,2018年上半年,五糧液銷售費用率在10%左右,同比持續下降,但五糧液方面并未在2018年半年度報告中作出具體解釋。
此次,五糧液方面告訴投資者,公司核心產品自去年(2017年)實現終端順價銷售以來,公司減少了對經銷商補貼的直接投入,轉變為對終端市場打造的投入;
今年上半年在營業收入同比增長、銷售費用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的情況下,銷售費用率僅為10.06%;
以前對經銷商直接投入的費用較高,相比較,今年銷售費用率則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作者:孫學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