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茅臺酒一經推出,便引起廣泛關注。
市場對茅臺并不陌生,一家白酒公司——a股“股王”,自有流量,且單品大的天妃茅臺在市場上很難找到。
看到這酒的價格,網友問“喝了這酒能成仙嗎?”
國酒茅臺是真的,但是一個做白酒的公司居然做紅酒。
憑良心問,這個酒真的值這個價?官方炒作的嫌疑是不是有點大了?
早在今年4月5日,在成都春季糖兄妹組合上,茅臺葡萄酒公司就指出,2021年是茅臺葡萄酒公司開啟新品牌時代的關鍵時期。“十四五”茅臺酒要實現產品銷量領先、行業品牌領先、a股主板上市三大目標,要細分為三個階段。
茅臺酒的野心顯而易見,就是要在茅臺的光環下,再創一個紅酒領域的“飛天神話”。
但是,茅臺酒并不是第一槍就瞄準了高端。
近年來,茅臺酒推出了分享、莊園、國粹、海馬酒等9大系列,還有一個運營品牌,價格從59元到1280元不等。
這款高端酒由茅臺集團控股子公司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昌黎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茅臺酒”)推出。
這個昌黎縣因為紅酒造假被媒體曝光過很多次。
在昌黎,有大大小小數百家酒廠。據當地酒廠經理稱,每年生產和銷售約7000噸假紅酒。
也就是說,茅臺酒只是茅臺集團的子品牌,只是貴州茅臺的熱度。茅臺集團有幾個子公司,茅臺酒只是其中之一。
現在的宣傳口徑中提到的‘高品質’,似乎與酒本身無關。
如果質量不能保證,茅臺酒就像金融產品――喝的人不買,買的人不喝。
這個葡萄酒市場在中國太小了。10年前,國產葡萄酒還處于“C位”。隨著中國入世后保護期的結束,以及2012年、2015年新西蘭、智利進口葡萄酒零關稅的實施,國產葡萄酒的低價優勢被“橫掃”,進口葡萄酒迅速搶奪市場。
茅臺這個詞在中國有足夠的號召力。是白酒,叫成敗。茅臺出酒,總會拿出來說:“這是借白酒的名義賺錢,還是把茅臺的釀酒技藝用在酒上?”好像都不是真的,但是有問題。
茅臺酒也有不同的檔次。肯定有優質貴的,也有價格實惠還過得去的。這些和其他品牌差別不大。
但茅臺酒最大的一個問題是,消費者對茅臺這個詞已經充滿了期待,對你的酒質肯定有更高的心理預期。你的酒一定要建立在一定的品質上,這樣成本就不會很低,售價也會比較高,而同價位的進口酒選擇也比較多。
所以,茅臺酒重建消費者對國酒的信任,比出高價更重要。
不然你披著誰的衣服,國人也不會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