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酒水分類 > 葡萄酒

    好聽的工具名,好聽的工具名稱

    酒易淘 葡萄酒 2022-09-01 14:21:03

    品牌名稱:醬香白酒加盟 所屬行業:酒水 > 白酒

    基本投資:10~50萬元 投資熱度:

    加盟意向:1634 門店數量:534家

    索要資料 查看詳情

      

      標題文章   

      

      中國古代人對物質的認識,在概念上大致分類。這種分類的思想也直接體現在漢字上。比如木本植物通常用“木”字命名,草本植物用“草”字命名,哺乳動物用“防狗”字命名,鳥類用“鳥”字命名。漢字的這種智慧也影響或左右了后來中國人對元素的認識和命名。近代化學先驅徐壽在編輯《化學鑒原》之初就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將元素按照金屬、礦物非金屬、氣態物質等屬性進行命名,后世科學家不斷修改優化,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以中文元素名稱為核心的元素周期表。這個周期表中的漢字命名分類都很清楚。這是中國幾代化學家不斷努力留下的財富。元素按照“金子邊”、“十字邊”、“七字頭”的偏旁分類命名,也充分發揮了漢字的獨特優勢。   

      

      “金、銀、銅、鐵、鉛、錫”是中國古人很早就發現并使用的金屬物質。因其特征明顯,中國人逐漸以金字頭命名。這些常見的金屬由于其明顯的同一性和差異性,對科學家最早建立元素概念有很大的幫助。人們可能最先通過特征來提煉“元素”的概念。漢字中這些金屬元素在金字旁的命名,體現了中國古代分類的智慧。對于礦物元素,我國近代化學家遵循與金屬漢字相似的命名原則,在石字旁命名。因此,常用的非金屬在19世紀末逐漸變成了磷、硫、硅、硼、砷、硒、碘等。對于氮、氫、氧、氟、氯、氦、氖、氡等在室溫下為氣態的元素,我們也以“氣”開頭的第一個漢字來命名。隨著19世紀六七十年代新元素概念的最終形成和新金屬物質的發現,中國化學家逐漸將自己的名字放入了金字之外的漢字世界。   

      

      以偏旁部首“金”、“氣”、“勢”命名漢字,具有規律性強、易認、易學、易記的優點。化學初學者一看漢字的名字,大概就知道其室溫下的室性和分類。學習速度快,掌握效率高。這充分體現了源遠流長的漢字的智慧。不會,對比日語中日本元素的名稱,不容易察覺到漢字的美。   

      

      這些常見的金屬和非金屬在歐美各個國家和民族的語言中的名稱都是隨意的,沒有分類。比如英語中,常用的六種金屬元素“金、銀、銅、鐵、鉛、錫”分別寫成金、銀、銅、鐵、鉛、錫。沒有規則,也沒有分類的概念。   

      

      有人會說,歐洲其他國家的文字有些是從拉丁詞來的,后綴也有元素詞根。拉丁語單詞中的后綴“ium”也表示元素,ium通常代表金屬元素。   

      

      這就是提出這個觀點的人可能沒有深究。如果你仔細翻看《木瓜》中的元素周期表,會發現目前發現的元素有119種,而帶有ium的只有79種,只占2/3。不是所有的金屬都有ium后綴。總共有91種金屬,只有79種有銥,12種常用金屬沒有銥。也就是說,文字并不像我們對金屬的命名那樣統一和精確。為什么已知最早的金屬,如金、銀、銅、鐵、鋁、鋅、錫、鉛等。被人類使用,但是他們的后綴沒有這個ium?這是因為:1。常見金屬沒有統一的根名,所以不能說歐洲人有分類智慧。2.以后綴ium命名的金屬都出現得很晚,說明拉丁語所謂的命名是后來才被認為是規定的。3.200年前,西方人對物質的認識是混亂的。   

      

      實際上,在所謂的拉丁語中,ium詞綴有二十多種含義,例如,它也與粉筆書寫有關。這個詞綴沒有特點。另外,我們說元素,本來就是說化學領域的。強調每個元素詞都是元素是沒有好處的,除了重復。有沒有必要,可以和日語對比一下。在日本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名稱很奇怪。他們稱氫元素為“水元素”,氧元素為“酸元素”,氯元素為“鹽元素”。你認為它聰明嗎?   

      

      至于非金屬礦物元素和氣態非金屬元素,文字更加混亂不規則。由于西方迷信私有化,強調個人主義,很多元素往往以所謂發現的個人和地名命名,甚至他們的科學家也以所謂的大神命名。整個非金屬名稱就是一個大雜燴。基本與分類無關。   

      

      與中文縮寫不一致的元素。   

      

      罌粟元素的縮寫并不總是與來自所謂拉丁語的單詞一致。這個大雜燴可能不全來自拉丁語,但有11個不一致:鉀、鈉、鐵、銅、銀、錫、銻、鎢、金、鉛和汞。然而,這里的大多數金屬或合金和礦藏都是由中國人首先開發和冶煉的。比如我們漢代就開始使用銻,王莽新政鑄幣用的就是銻銅的合金。前幾年云南個舊人開采錫礦。不言而喻,夏青銅合金中含有錫。秦始皇陵下有水銀制成的河流。就鎢資源儲量而言,中國占世界一半以上。   

      

      當然,從分類的角度來看,中國元素的命名還有改進的空間,主要是“汞”和“溴”這兩個漢字需要優化和修改。在此,我想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在華人世界,元素周期表已經修改優化了100多年。例如,徐壽命名的51個基本漢字中,有15個在今天已經有了不同的寫法。這些優化和修改的方向之一就是看它們在室溫下的物理特性,根據特性進行分類,讓元素的分類越來越清晰。這個過程是隨著中國人對元素和漢字認識的加深而完成的,所以這種優化和修改在未來應該不會停止。   

      

      現有的兩種液態元素汞和溴,寫的不好。雖然常溫下都是液體,但一個是金屬,一個是非金屬。而代表液態的偏旁,一個是水字的底部,一個是水的三分附近。除此之外,只有汞和溴兩種特性。在保留這兩個詞的流動性特征的同時,對這些詞進行適當的重新創造和分類是可能的。我的建議如下:   

    >“溴”與“汞”元素名稱優化造字方案

      

    做如上修改有三個好處:

      

    1. “汞”歸類于金屬,不再特立獨行;“溴”歸類于非金屬,但又不屬于氣態元素,簡化了漢字部首類別,取消了僅它老哥一個帶有“三點水”的部首漢字,也有助于簡化。

      

    2. 新字都帶“水字底”,保留了二元素的液態特點。

      

    3. 保留了國人對新舊字熟讀的兼容性。新漢字命名后,只要稍加提醒,國人多可明了其來源于何字,確保對新老字都很容易認出。

      

    這兩個元素新字推行起來,只有兩點障礙,但都是可以克服的。第一是基礎信息系統的字庫更新問題。這個障礙其實在技術上已經沒有了。信息化普及的今天,漢字標準更新后各個基礎信息軟件商,如視窗軟件、鴻蒙系統、方正字庫各公司,會隨著新漢字規范版本升級而主動更新字庫的,沒有技術難題,只有標準強制推行的社會障礙。其實,當下原子序號104-119號新發現的元素,其漢字名都沒有國家規范出臺。臺式機和移動端操作系統也沒有把它們收錄到字庫里。有關部門應該抓緊出臺規范。新規范應該將這汞與溴這兩個老元素新寫法包括進去,放在一起一并推行,一并強制要求商業公司更新。第二,老人接受新字有個過程,但如前邊所述,對國人而言,稍加提示大家便可以認得。這正是漢字智慧之處。

    免費咨詢
    免費獲取加盟資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