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這一勺醋做什么?圖/網絡
-風物君語-
今天
你吃醋了嗎
酸,是一種神奇的味道。
作為五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中國廚房其他“兄弟姐妹”的排列組合,總能給人們的舌尖帶來新的驚喜。
糖醋鍋包肉。圖/網絡
說到酸,就離不開在我們中華大地“土生土長”的調味品――醋。
有酒才有醋?
傳說酒圣杜康的兒子黑塔覺得釀酒后把酒糟倒掉很可惜,就把酒糟儲存在壇子里,泡了21天。壇子打開后,一股與酒完全不同的氣味撲鼻而來;嘗過之后,它嘗起來有酸甜爽快,的味道,因此醋得名。
釀酒罐。相傳醋是釀酒時“無心插柳”的產物。圖/圖Bug創意
人類在“醯(x)人掌五齊、七菹“,制造醋的活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58年的周朝。在當時,釀造食醋不僅是一種民間生產活動,宮廷中也有熟悉釀酒技術的“熟人”官員,負責食醋生產。
吃醋的人,醋堪比餃子餡。圖/網絡
現在善使醋善妒的山西人叫“老醯兒”.
紅燈籠下的老陳醋缸。圖/圖Bug創意
到了漢代,醋已經開始大規模生產;在唐代,人們普遍“走進”自己的家園;元明清時期有米醋、麥醋、曲醋、柿子醋.等幾十種醋
在全國各地,許多獨特的醋制作技術創造了全國各地美味菜肴中的“點睛之筆”,這使人們喜歡“為了這口醋,吃的這頓餃子”.
山西陳醋VS鎮江香醋
誰是中國"醋王"?
在“爭風吃醋”這件事上,要說最能較勁的兩大巨頭,便是北派大鱷山西老陳醋和南派代表鎮江香醋了。
好吃懶做的小吃和飲品山西老陳醋,醋泡花生。圖/圖Bug創意
在山西人和鎮江人面前,如果別人說兩地的醋各有特色,大概可以和諧相處;如果有人說陜西更愛醋,或者鎮江讓醋更香,那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分明是挑撥離間。
西湖醋魚。圖/網絡
如今,在兩地很多忠實的“醋粉”眼里,醋不僅僅是調味品,更是配角;但是主角,能把一道菜從腐爛變成魔法。
嘗醋,自然要和嘗菜一樣,講究色、香、味。
色之比拼丨醋色深淺總相宜
如果醋按顏色分類,傳統固態發酵的山西老陳醋和鎮江香醋屬于
trong>黑醋;可要是非爭高下不可的話,那就要把目光轉向比結果更重要的制醋過程。原有的傳統工藝并不能滿足愛醋的山西人和鎮江人,紛紛在傳統釀造中的淋醋這一環節,創新了自己的工藝。
圖為鎮江香醋制作過程中的翻醅步驟。圖/圖蟲創意
為了調色、增香,生在“魚米之鄉”的鎮江人選擇在淋醋時加入由大米或小米炒后水溶而成的炒米色,讓淋醋后進入陳釀期的香醋,顏色更深,味道更香甜;與此同時,山西人也秉持著將“黑醋”進行到底的原則,在淋醋前加入了半熏醋醅的環節。
經過均勻的熏火,熏過的醅子聞不到焦糊味,反而讓它帶著又黑又亮的色澤,與未熏的白醋醅共同“投身”于下一個階段。這也是為什么,二者質地均為透亮澄清,而山西陳醋較深呈醬紅色,鎮江香醋則顏色稍淺,只呈褐色或紅棕色。
顏色黑紅的山西老陳醋,流出的是山西人對傳統工藝的堅持。圖/圖蟲創意
不過,深淺度不同不能決定評分的高低,而是稍深偏淺都各有發揮的余地。拿拌菜來說,山西陳醋由于陳釀時間長,顏色也格外地深,走近餐桌,聞到陳醋焦香的味道,便知道乳白色的海蜇頭定是被陳醋賦予了新的生命。
山西陳醋讓蟄頭鮮而不腥,是開胃好菜。圖/圖蟲創意
鎮江香醋則醋色稍淺,不會過多地掩蓋原料本來的顏色。拌食肉類冷盤時,點上幾滴鎮江香醋,再配上二兩白酒,還未拿起筷子,食客便會被微微偏褐的紅肉中,鎮江醋隱約飄出的糯香味吸引,迫不及待地伸出筷子,夾起這一抹屬于熗拌菜的風味。
彈彈的涼拌耳絲在香醋的包裹下,小豬豬也顯得不油膩了。圖/圖蟲創意
好醋,注定是要在餐桌上一顯身手的。畢竟,誰讓它們唇齒留香呢?。
香之比拼丨甜香和焦香,你愛哪一種?
鎮江香醋釀好后,若被拿到調香師的手里,那大概是:前調是發酵帶來的濃郁酸,中調是夏日生機涌動的長江鮮,后調則是米香果香融合的柔和甜。而要釀出正宗鎮江醋香,就要從源頭說起。
長江江蘇鎮江段,百舸爭流。供圖/VCG
鎮江地區地下水來源于長江水系,而取水口正位于長江的中冷泉境內。中冷泉清香甘冽,水質純凈,就連“茶圣”陸羽點評天下水,也要把鎮江區域內的清香甘冽中泠泉水列為第一。
鎮江焦山是萬里長江中唯一四面環水的游覽島嶼,有“江中浮玉”的美譽。遠處的水域即為長江。圖/圖蟲創意
有好水自然養好米,好米又是決定鎮江香醋質量、產量好壞的重要因素。主要采自鎮江及其周邊金壇、溧水等地的糯米,品質好、糯性強。其中的粗蛋白成份,更是在發酵過程中,促成鎮江香醋特有的香氣,酸甜溫和,穩定不散。
其實,不止生于江南水鄉的鎮江香醋香氣獨特,當長于山西大地的山西陳醋進入陳釀階段,也是“大型真香現場”。
山西平遙的醋坊里放著一排排的醋缸,每個里面都“憋著大招”,要用酸味征服食客。圖/圖蟲創意
山西高原上的日照強烈,晝夜溫差大,所產雜糧糖分含量高,而制醋用的高粱便來自于這片土地。有高粱不夠,還要獨特的紅心大曲發酵,再加上熏醅的過程,就如同“煉丹爐”一般,將山西老陳醋的酯香、熏香、陳香融合在一起。
陳釀好的陳醋,醋香濃郁,酯香醇厚,只要打開醋瓶蓋,拿上筷子尖兒輕輕蘸幾滴在碗邊上,濃郁的焦香醋香味便撲鼻而來。都說要“聞香識醋”,醋都這樣香了,你還不想吃嗎?
味之比拼丨南甜北咸
“山西陳醋和鎮江香醋哪個好吃?”山西陳醋的愛好者,會嫌鎮江香醋不夠醇厚;鎮江香醋的愛好者,會嫌山西陳醋味道偏咸,失卻鮮甜,雙方誰都不服誰。
公平地說,醋,還是要和當地美食搭配“出道”,才能彰顯“英雄本色”。
大同刀削面。圖/圖蟲創意
山西人愛吃面食,在這里,白面只是其中一種,還有莜面、糕面、蕎面、黃豆磨的黃面、綠豆磨的綠面、高粱磨的紅面……關于山西人對面食的狂熱和原因,可以看這里:主食殺手,山西人當之無愧
雜糧對山西人來說,以前可能是無奈之選,現在則是飲食習慣的重要一部分。圖中為莜面。圖/圖蟲創意。
慢慢地,純堿發面的東西,總要有些酸味的東西中和,自古缺鹽的山西人就愛上了味道醇厚,酸味濃郁的老陳醋。有多愛?山西一大怪,陳醋一道菜。
拎著礦泉水桶打醋這種事,也就山西人干得出來吧?圖/圖蟲創意
那鎮江人有多愛吃醋呢?愛到整個江南都愛糖,唯獨鎮江是例外。正如山西愛面才有老陳醋,江南地區愛魚鮮、喜甜食,味道香甜,酸爽解膩的鎮江香醋也應運而生。沒有鎮江醋的鎮江醋排,是不完整的;
被香醋烹過的醋排,汁水中迸發出酸甜的味道,讓你想再來一塊這不膩口的“卡路里”。圖/網絡。
吃湯包,也一定要配上鎮江香醋。
咬開蟹粉湯包的一剎那,醋和湯汁的融合,酸甜與咸鮮相遇,瞬間滿口留香。圖/網絡
如果說山西醋是晉西北大槐樹下的深沉老者,那鎮江醋就是江南垂楊柳下的靈動孩童,總是積極地與其他味道碰撞,帶給食客新的驚喜。
保寧醋、永春醋:我們也是四大名醋
在吃醋這件事上,看似低調的川閩,不失奢華――分別擁有四川保寧醋和福建永春醋。
酸辣鮮香的魚香肉絲,就是四川人愛醋的證明。圖/圖蟲創意
與四川的辣椒相比,四川閬中保寧醋的存在就是若隱若現的。保寧醋不會用小碟子裝盛了放在桌面上,不會像紅辣椒一樣在餐桌上隨處可見,而是靜悄悄地融進川菜當中,讓客人嘗到鮮香味道后才發現驚喜。
作為“蓋飯界”的紅菜,宮保雞丁中的醋是必不可少的,連番茄醬的酸也不行。圖/圖蟲創意
此時的保寧黑醋,是川菜師傅手里的“秘密武器”,和廣東菜館中的例湯一樣不可或缺,“離開保寧醋,川菜無客顧”。百年來的保寧黑醋,作為“四大名醋”中唯一一種藥醋,也是閬中人的生活“秘笈”。用醋做膏藥敷痛處、用醋泡腳,保寧醋深入了閬中人生活的點點滴滴。
除了食用保寧醋,閬中城中還有許多“醋泡腳”店。 圖/圖蟲創意
(溫馨提示:關于網上流傳的醋熏可抗菌、吃醋可軟化血管等無可靠科學依據支持的言論,風物菌提示大家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著想,不信謠傳謠,理性傳播。)
除了四川閬中,在福建永春人的家里也有一壇珍藏的老醋。因為是以糯米為原料,用紅曲米來發酵,所以永春醋也被稱為福建紅曲米醋。
不喜歡吃豬蹄?難道永春醋豬蹄不香嗎?圖/網絡
與鎮江香醋類似,永春醋的酸味中也帶有一絲回甜,而其最大的優點則是味道清爽開胃,卻沒有醋的酸澀感。這個優點也讓永春醋成為了福建人烹飪肉食的必備良品,醋肉,醋豬腳,誰能不說好呢?
中國到底哪里的醋最好吃?
對于愛吃的國人來說,僅有“四大名醋”怎么能滿足人們挑剔的味蕾呢?
好吃的醋,可代替烹飪蝦仁的其他調料。圖/圖蟲創意
如果說哪種醋最容易受到“顏值黨”的喜愛,那大概便是浙江玫瑰米醋了。玫瑰米醋并非是以玫瑰為原料釀造而成,而是優質大米經過天然發酵,手工精制而成。因其醋色艷如玫瑰,色澤亮如花朵,故被以玫瑰冠名。
廣式烤鴨的甜酸醬中,就會加入浙江玫瑰醋。圖/網絡
每年入夏前后,江南進入了潮濕悶熱的梅雨季節,聰明的浙江人反而利用這種獨特的氣候條件,可以在此時發酵出品質最佳的玫瑰米醋。自然發酵數月,又要再經歷至少三個夏天的裝壇陳釀。釀期滿時,壇口微露,柔和綿長的醋香便傾瀉而出。
秋蟹配上酸又微甜、淡而有味的玫瑰米醋,在酸味中絲絲蟹肉、塊塊蟹黃被激發出更濃郁的鮮。圖/網絡
如果說浙江人的廚房中散發著玫瑰米醋的甜香味,那對于天津人來說,加了獨流老醋的菜肴,散發出豐盈醋香味,就是屬于天津人的“獨家記憶”。
位于天津市靜海區的獨流鎮,三面環水,一面臨海,這里既沒有江南的潮濕,亦無塞北的燥烈,氣候宜人;同時,肥沃的土地盛產高粱、元米、小麥等農作物,產于此處的獨流老醋,也因此味道醇厚、香味穩定、易保存。
有了醇香的醋,苦味食材也能找到它的歸宿――涼拌苦苣。圖/圖蟲創意
天津人吃獨流老醋的歷史悠久,明嘉靖年間編撰的《河間府志》中就有關于“春分釀酒拌醋”的習俗和“魚酢”的記載。
與其他幾種醋相比,河南陜州的柿子醋有些特殊,這種憑實力奪得了御賜的“貢醋”稱號的醋,是用果子釀的。北宋時期,陜縣當地盛產柿子,開封的官員來此巡查,發現當地人民有自己釀醋的習慣。于是便嘗試帶到汴梁進貢給皇上,皇帝品嘗后龍顏大悅,遂被封為:貢醋。
每至秋天,陜州里橙色的柿子掛滿枝頭,這里的柿子釀醋的醋,醋酸味醇厚,略帶果香,外觀清澈無雜質,酸甜的味道中又略帶酒香。
早年間的豫西農村,家家戶戶都有這樣的一個大缸,如今自己釀造柿子醋的已經不多了。圖/圖蟲創意
醋,對于如今的中國人來說,不僅僅是調節食物味道的工具,在一口醋中能嘗到的酸甜苦辣咸,都儼然成為當地風俗的象征符號。
千百年來,中國人在醋味中體驗生活,又在生活中賦予這些醋獨有的文化意義。
酸爽醇香,醋意人生。
有什么調味品最能你挑逗你的味蕾呢?
- END -
文丨北方有魚
編輯 | 蘋果
參考資料
趙良啟,李麗.(2005).我國食醋生產技術的歷史、現狀與發展趨勢(上).
李利軍,陳江梅,趙文娟,岳淑寧,馬齊,賀建超.(2008).吳起蕎麥醋與鎮江香醋、山西老陳醋比較研究.
馬永昆,魏永義,蔣家奎,孫樂六 ,夏蓉,徐康平.(2006).“不同年份鎮江香醋香氣成分分析及其形成機理的研究 .
李麗,路海峰,梁麗絨,呂利華,趙良啟.(2005).山西老陳醋香氣成分分析.
王純五.(1991).談談四川“保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