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3000年,被稱為“華夏文明搖籃”,享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的美譽
提到山西,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不差錢的煤老板,以及眾所周知的老陳醋。然而,山西可不光有煤老板和老陳醋,還有聞名遐邇的汾酒。
汾酒作為“中國八大名酒”之一,曾多次獲得多個名酒品鑒會的稱號,在全國范圍內享有盛譽。可以說,汾酒已經成為山西的一張名片。但是除了汾酒,山西還有其他好酒嗎?
有,不光有,還很多!
山西長期是唐虞之地,釀酒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西周以前。至今已經4000多年了。經過幾千年的傳承,當地釀酒業極為繁榮,白酒遍地開花。除了眾所周知的汾酒,山西曾經還有4款名酒,當年的它們風頭無兩,名氣絲毫不比汾酒差,甚至在某些地方,還不如汾酒大受歡迎。
可惜,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種種原因,曾經的四大“巨頭”已經從神壇上跌落,成為“尷尬的酒”。下面,我們就來盤一盤,看看你都知道哪些?全部喝過的肯定是老山西了。
1.山西名酒――六曲香酒
六曲香是山西上世紀的一款名酒,聽說過它的肯定40歲以上了。
是山西祁縣的特產。1974年入選山西省名酒,曾連續三次榮獲國家優質酒稱號。在它的巔峰時期,在不少當地人不喝汾酒,只喝六曲香。.
該酒有65度、62度、53度、38度四個度數,均由晉中優質小麥和高粱發酵而成。該酒清澈無色,入口綿軟香甜,香氣純正,深受當地人喜愛。
但六曲香注重質量,缺乏宣傳,名氣也只局限在當地。后來發展能力慢慢不足,在崛起的名酒中逐漸被遺忘。現在省外知道的人不多,成了“尷尬酒”。
2.山西老字號――晉泉高粱白
山西的唯一中華老字號,在上個世紀非常受歡迎。在很多地方都是用來擺宴席的,甚至很多外地人為了它專程跑到山西來。其名氣可見一斑。
泰源酒廠的典型代表,其主要原料是當地高粱,采用具有入口甘美、清香四溢、回味悠久的特點。.筒倉分離發酵工藝釀造
但由于戰略決策失敗,市場份額不斷下滑,尤其是近幾年,很多本地年輕人幾乎互不認識。
3.上黨潞酒,天下少有――潞酒
1200多年的歷史,,是陜西省的傳統名酒,在當地非常有名,被譽為“北汾南潞”.
典型清香型大曲酒是由酒液無色透明,清香純正,還夾雜淡淡的水果清香,好喝不上頭。.瀘州本地高粱低溫釀造而成
可以說是山西最尷尬的酒了。曾經和汾酒比肩,后來因為各種原因陷入了尷尬的酒。很遺憾。
4.山西省名牌產品――汾陽王
雖然王芬和汾酒都標有“分”字,但它們并不相同。
汾陽市,汾陽王,素有酒國之稱,以唐代汾陽王郭子儀命名,曾獲山東省名牌產品、山西省著名商標等榮譽。
整體風格屬于清香型,酒體豐滿,香氣協調,入口清香。
在上個世紀,汾陽王久是許多當地人結婚的指定酒。可惜汾陽王久因為“碰瓷”而跌下神壇,成為“尷尬酒”。
縱觀以上四款酒,口感和口碑都還不錯,只是因為管理和宣傳不到位而有所發展。
受阻,逐漸跟不上一流白酒品牌的步伐,淪落成為“尷尬酒”,因此,我得出一個結論,“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返,白酒品牌如果想要讓更多人認識自己,質量和宣傳兩者缺一不可。不過,我國的白酒文化博大精深,白酒品牌百家齊放,“尷尬酒”可不僅僅江西才有,譬如說下面這2款酒,它們明明口感一絕,卻被宣傳拖了后腿,成為別人眼里的“尷尬酒”,你說可不可惜?
1、貴州醬酒新貴――緣得仿臺酒
來自貴州茅臺鎮,地地道道的醬香型白酒,當地人吃飯、宴席用的都是它,可由于宣傳不到位,出了貴州沒幾個人認識。
選用茅臺鎮才有的紅纓子糯高粱為原料,以老茅人傳承千年的技術釀造而成,此外,每款酒還會窖藏10年才會出廠,當地人都說它接近飛天茅臺95%的口感。
開瓶酒香四溢,醬香突出,窖香、焦糊香夾雜其中,香味協調統一,讓人忍不住喝上一杯。酒液微微泛黃,入口溫軟如玉,好似白開水一般,讓酒液覆蓋舌尖幾秒,酒香瞬間彌漫口齒,又有一部分重返鼻腔,怎一個享受了得,酒液下喉不辣,胃里暖意升騰,好不暢快。
2、無冕之王――文君酒
來自四川省邛崍,川酒十朵小金花之一,素有名酒的種子級選手之稱,在當地頗有盛名。
它由國家級調酒大師吳曉萍調配,以當地優質泉水、高粱、小麥,結合獨家技術釀造而成,
擁有甜潤幽雅、蘊含眾香的高度評價。
可是,文君酒一心想沖擊高端,失敗幾次后,陷入經營困難局面,最后被劍南春擁入懷抱,實屬“尷尬”。
看完了上面的幾款“尷尬酒”,你有何感想?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