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龐玉嬌 編輯 | 白晨
年報最后,2018年白酒上市公司可謂碩果累累,總營收2086億元,較2017年的1609億元增長近三成。在亮眼的成績之外,用“放大鏡”觀察數據背后的規律。微酒用11張圖向你展示白酒上市公司“暴走”的一年。
1、營收
解讀:
1)白酒上市公司整體營收突破2000億元,整體增長29.6%,遠高于行業增速(中國酒協:2018年規模以上白酒企業銷售收入增長12.88%);誰領先誰拖后腿一目了然,產業集中化趨勢愈演愈烈。
2)板塊方面,川酒板塊保持高增長,收入增長超過25%;徽酒板塊進一步分化,板塊龍頭規模和增速雙雙領先,進一步拉大差距;西北板塊整體增長平穩,龍頭潛力有待釋放。
3)集中趨勢下,規模分化加速;包括第一營地和第二營地;第一陣營的門檻再次抬高;地區領袖也競相進入50億時代。
4)汾酒,顧靖沖刺只差一尺,加上未上市的劍南春、勁牌、郎酒等百億“俱樂部”成員。第二白酒陣營的門檻已經達到了數百億。很多酒企的目標是100億,從整體趨勢來看是有道理的。
5)上市酒企營收增長整體處于沖刺狀態,有11家公司增幅超過20%;汾酒、老白干超過40%,企業改革勢能釋放;但營收基數大的企業依然保持高增長,意味著領先地位進一步穩固。業內分析,企業打破格局有兩條路:一是坐等前排企業戰略失誤;二是排名靠后的企業找到了爆發式的增長點。
2、利潤
解讀:
1)19家白酒上市公司2018年凈利潤之和近700億,占全行業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利潤總額的55%(中國酒業協會:1250.5億);較去年利潤(約54%)略有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前四家公司凈利潤超過600億元,占白酒行業“半壁江山”;在賺錢方面,頭部企業有“壓倒性”的優勢。
2)除皇臺外,白酒上市公司整體凈利潤均實現不同程度正增長,除金徽外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另外,可怕的是,頭部企業依然保持著“高基數、高增長”的勢頭;好在區域龍頭整體“打了雞血”,呈現出規模和速度越來越大的“雙優”局面。
3)剔除虧損企業,舍得酒業、老白干、方水晶的凈利潤增長最為可觀,大力發展次高價使企業產品結構不斷向上,利潤率不斷提升。同時,舍得酒業、老白干、方水晶在營收層面的高增長也反映出第二高端的擴容機會依然存在。
4)毛利率“一高一低”現象值得注意:營收規模最大的茅臺毛利率仍居首位;除了皇臺,利率最低的是順鑫農業,收益規模前五。牛欄山的低端產品規模可觀,但在賺錢方面需要“補短板”;顯然,企業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開發價格更高的產品來應對消費升級。
5)尋求產品價格升級已經成為行業常態。2019年,預計產品升級戰會更加激烈。
3、預收款
解讀:
1)經銷商的錢去哪了?剔除有跨界業務的順鑫農業,預收賬款總額達330億,而毛舞陽三家預收賬款達248億,占比約75%;投資名酒的資金不僅集中在
商積極性。4)值得注意的是,在增長40%以上的企業中,青青稞基數小,古井貢、汾酒與今世緣在預收款上保持了去年的增長勢頭,而五糧液的預收款增幅從去年的負增長,達到今年的44.34%,背后是五糧液“二次創業”初見改革成效,經銷商信心穩步上升,2019年,五糧液或將邁入新的發展期。
4、銷量
解讀:
除了金徽酒外,酒企的銷量增幅都低于凈利潤增幅,酒企的單位噸酒賣出了更高的價格,整體產品結構向上優化的趨勢明顯。
5、銷售費用
解讀:
1)整體看,頭部企業的銷售費用額絕對值高,但與往年基本持平,甚至茅臺還在減少;頭部品牌的品牌勢能優勢再進一步突顯。
2)在效率方面,茅臺的銷售費用占營收比例最低,僅僅3.49%,品牌驅動力超強。
3)整體看,銷售費用處于增長態勢,擠壓競爭在加劇;其中,銷售費用占營收比最高的四家為舍得、酒鬼酒、水井坊、古井;古井長期以來精細化的渠道操作,以及全國化的推進,是其銷售費用居高的主要原因;而舍得、酒鬼酒、水井坊則是發力次高端品牌建設的支出。
4)酒鬼酒、水井坊的銷售費用還處于高增模式,但同樣是發力次高端的舍得銷售費用增幅卻相較于去年有了放緩趨勢;隨著品牌消費者心中形成認知,銷售費用或將得到控制,這也將在未來實際地反映到酒企的盈利中去。
點擊【下方圖片】了解更多精彩文章
花冠牡丹節 | 賺錢能手今世緣 | 預見未來 | 廣西王 |五糧液又整頓高仿 | 2019人才大戰 |銀劍南A9升級 |五糧液下架22款產品 | 茅臺一季業績 | 特曲60版 |五糧液批價持續上漲 | 云端網紅酒 |川酒集團 |茅臺年報 |五糧液年報 | 線下門店 | 景芝新玩法 |逛春糖 |蘇酒頭排酒 | 501五糧液 |水井坊新武器 |郎酒莊園 | 國窖1573封藏大典 |
看都看完了,還不點這里試試
- 上一篇:汾酒價格表,汾酒價格
- 下一篇:啤酒瓶裝和罐裝的差別,啤酒瓶裝和罐裝哪個口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