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唐朗金融,作者陳三
河南暴雨災害再現了企業家的責任和擔當,網民也一如既往地進行在線監督,將工作熱情發揮到了極致。
7月28日,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交通銀行六大銀行相繼接力救災捐款,捐款總額達1.1億元。
在此之前,互聯網巨頭阿里、騰訊、美團和字節跳動在災后第一時間宣布捐款,體育品牌安踏、361度和斯凱緊隨其后。
其中,眼尖的網友很快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印象中那個“瀕臨倒閉”(已被否認)的企業,紅星鴻星爾克居然捐贈了5000萬物資,顯然有著賣家救同胞的暗示。于是帶著一點“心疼”,網友們的情緒以勢不可擋之勢迅速分裂。駕馭這場風暴,需要把這樣一個良心企業放到C位的頂端。
在的支持下,一股帶有“紅”味的潮流崛起,“傻圈”紅星鴻星爾克迎來了發展的高光時刻。
網絡評論家一揮手,直接幫紅星鴻星爾克把微博會員充到了2140。嚇得經營的小姐姐趕緊回復,立志成為百年品牌。
以為只是正式會員?
但是對這一屆網友的風格不太了解。很明顯,真愛只有投入真金白銀才能合適。在一波推動下,紅星鴻星爾克淘寶和Tik Tok的直播間開始陷入瘋狂的境地。風暴席卷而來,直播間的產品被“洗劫一空”。
無奈的小哥哥小姐姐只好開始才藝展示,拉著老板去救現場,氣呼呼地勸說網友。“怪異”和滑稽的笑話頻頻出現。
“你們廠縫紉機不冒煙,在場的每個人都有責任。”
“不!我要野耗!”
網友:“別跟我廢話,讓你老板管好自己的事!”
網友:“羽絨服總是有貨的。給我一件羽絨服,我開空調穿!”
網友:“沒貨就發吊牌,我自己縫。”
在網友的幫助下,就在昨天,紅星鴻星爾克突然出現在亞馬遜女裝休閑運動鞋新品牌排行榜的第一位,并且順勢而為。
經過一波手動操作,長期低調的紅星鴻星爾克感受到了成為頂級網絡名人的“煩惱”。相比享受交通帶來的光和熱,“理性消費”成為其經典臺詞,而在這背后,有點恍惚的鴻星爾克顯然擔憂大于興奮,對于這場如在云端的盛宴,鴻星爾克有些吃不消。.
經過一周的“狂耗”,我們應該可以靜下心來,理性看待這場“洪”流了。面對如此巨大的關注,被“神化”的紅星鴻星爾克真的準備好了嗎?
本文內容較長,建議愛國者先看完整內容再做結論。沖進別人直播間哭主播的網友拒絕看。
脫胎于“晉江鞋都”
目前,除了全力支持紅星鴻星爾克的網友外,還有部分網友很好奇,稱紅星鴻星爾克目前的反應“明顯不符合商業邏輯”。“螳螂財經”建議先等一下再下結論。
如果我們想追溯其根源,我們必須從這個千年開始說起。
福建晉江,素有“晉江鞋都”之稱。
國內知名運動品牌大多誕生于此,如特步、安踏、361度、喬丹、貴人鳥等。最近爆紅的紅星鴻星爾克也是在這里孵化的。
找出根源,晉江人貢獻巨大,對拼搏的熱愛早已融化在幾代人的血液里。閩南語歌《愛拼才會贏》是長久的努力。在努力之下,各大運動品牌開始在國內有了一定的名氣和地位,并成功進入資本市場。2004年,李寧成功登陸香港股市。2007年,安踏在香港上市,就在安踏上市一年后,特步在香港成功上市。
晉江人締造了一個又一個資本神化,不斷改寫和創造著行業歷史。
成立于2000年的紅星鴻星爾克也是如此,它凝聚了吳、其子吳榮光和吳的心血。
作為紅星的創始人,吳早期在晉江從事加工業務,擔任國際品牌原料供應商,后轉型為加工商,經營大型加工廠。
加工廠沒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工人和縫紉機是最好的伙伴。就算他們抽煙,也賺不到錢,不是長久之計的生存之道。沒有壁壘的模式顯然是最容易模仿的。當時的晉江加工廠開始遍地開花,這也意味著在競爭的侵蝕下行業將重新洗牌。
憂患意識之下,如何轉型,如何打造護城河,成為新一輪的難題考驗著吳漢
杰。好在此時的吳榮光學成歸來,子承父業開始了大刀闊斧的品牌之路。父親創下的江山加自身運動鞋專業的優勢,大膽創新,于是注冊運動鞋品牌鴻星爾克,寓意像鴻鵠一樣志懷高遠,無懼挑戰,不斷拼搏,成為杰出的典范。而且,他推翻了純加工的流水線模式,以走獨家品牌的路線為企業帶來新了的生機和動力,開始實行營銷加技術的雙重打法。
營銷上不遺余力,2001年港劇盛行的年代,鴻星爾克簽下了紅極一時的古惑仔陳小春為代言人,之后韓風來襲,又順勢簽下當時炙手可熱的韓國明星張娜拉。短時間之內,讓國人對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品牌有了深刻的認識。
2003年,鴻星爾克迎來了另一位臂膀,吳榮光的弟弟吳榮照,也是今天鴻星爾克捐款事件的另一主角。
當時留學歸來的吳榮照加入公司,正打算鼓足干勁發展家族事業。但沒有料到,突如其來的一場臺風雨差點澆滅整個公司的核心火焰,也差點澆滅一位雄心壯志年輕人創業的熱情。
“雨下得很大,風也很大,整場雨下過之后,我們一庫房即將要向客戶交付的運動鞋全部泡水,無法按期交付”。即使事隔多年,吳榮照再談起仍不能淡然的對待。
好在已在商場摸爬滾打幾年的哥哥挑起大梁,成功的化解了那場危機,也穩定了吳榮照的內心,決心與哥哥一起大干一場,做強品牌。
時間推進到2004年,這一年的鴻星爾克開始脫胎換骨,發力硬實力。高密度耐磨獨立抓地、超強避震、包覆式穩定、內部空氣循環等四大專項技術誕生,并讓其在一眾玩家中突圍,當年的網球運動鞋評比中,超越李寧,與阿迪達斯、耐克并列三甲。兄弟合力,確實讓企業一直在正確的軌道穩步前進。
2005年,吳榮照提出上市的想法。然而遭受的最大阻力卻是其父親吳漢杰,作為老一輩創業者對于企業掌控權不在自己手中顯然無法認同。“如果上市能讓企業做大做強,并成為百年企業,就算是失去控制權也值得。”在兄弟倆的勸說之下,最終得到父親同意,當年鴻星爾克在新加坡成功上市,并成為了國內體育運動品牌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企業。
之后的鴻星爾克,擁有技術支撐,開始了花式營銷,直接跟大賽接頭。2005年9月成為廣州國際女子網球公開賽制定運動鞋服贊助商。2007年喊出“TO BE NO.1”品牌再造計劃,年銷量達20億左右。
到2008年時,北京奧運會舉辦,這為國內運動品牌帶來了一場極大的機遇。在其它運動品牌都在看好跳水、體操、乒乓球等強項運動后,鴻星爾克卻下了一場賭注,贊助冷門項目舉重。
當時的參賽選手陳燮霞,廣東人,25歲,1995年開始舉重訓練,北京的奧運是其第一次參加奧運會,顯然大多數品牌并不會看好一個初來者。
隨著比賽的開始,新將陳燮霞淡定依舊,上場前大喝一聲,輕松就拿下女子48公斤舉重冠軍。
賽后陳燮霞表示:“其實就是喊得,嗨,加油!這是自己獨有的方式自己鼓勵。”
接下來的陳燮霞收獲了勝者專屬的鮮花和掌聲,押注成功的鴻星爾克也同樣大放異彩,銷量大增,年銷量更上一層達28億。
鴻星爾克呈現了一片祥和的景象,顯然也正朝著理想化的方向運行,但巨大想象力之下命運之神往往也在醞釀更多的“考驗”。
從不經意間的“掉隊”到淡出視野
如今的鴻星爾克在大眾的印象里變成了“快倒閉”、“瀕臨破產”的形象,曾經第一梯隊的玩家在大浪淘沙之后凸顯出了疲軟,漸漸落后于曾經并肩同行的對手。根據各公司披露的財務數據,2020年安踏、李寧、特步營收分別為355.1億、144.57億、81.72億,但鴻星爾克全年營收僅僅28.43億,不到安踏的十分之一,凈虧損達2.2億。
面對被迫“倒閉”,老板也一再強調未到“破產”的地步,但巨大虧損漏洞面前,確實反映著公司過得并不好。
與對手強烈反差之下,這些年的鴻星爾克究竟經歷了什么?
相比一路“高歌猛進”的愿景,實際上鴻星爾克的成長之路卻是妖魔鬼怪不斷。
上市之后,還來不及品嘗資本帶來的絲絲甜意,由于肆無忌憚的重金營銷和加大擴張,2009年,公司門店一度增長到了4000家。這導致公司透支過后經營急轉直下,旗下大多數的店鋪虧損嚴重,不得不大量閉店來挽救不堪的局面。當年公司營收下降超30%,營收不到20億,與兩年前營收一致,但是凈利潤大大降低。
奧運熱潮過后,市場漸趨冷靜,但仍沉浸在美夢中的鴻星爾克并未清醒過來。
2009年,當時鴻星爾克的副總裁吳榮照表示:“今后兩年,將是鴻星爾克的快速發展期,公司門店數將由現在的4000家拓展到6000家,銷售額也將從現在的20多億元增加到50億元。”號召之下,公司門店超7000家。
現實總會給做夢的人當頭一擊,整個2009年鴻星爾克都在低價去庫存,緩解資金壓力。
到2011年時,不太好看的業績顯然給不了資本信心,為緩解這樣的尷尬,吳榮照鋌而走險,虛增貨幣現金和銀行存款。這樣的把戲顯然蒙蔽不了監管的火眼金睛,11.5億的虛假數據直接導致當年公司停牌,時至今日也未能開放交易,這也成為了公司發展史上一筆無法抹去的黑歷史。
人禍之后,天災也不期而遇。2015年,一場大火給了鴻星爾克慘痛的回憶,幾乎快斷送了企業的“命脈”。
熊熊大火肆意燃燒,吐露的火舌得意舞動,那一刻的老天并不打算“放過”鴻星爾克,火焰歷經11個小時才被撲滅,整整三棟樓的倉庫無一幸免,一半生產設備燒毀,這直接導致生產停滯,無法按時交貨,違約金加后續生產壓力壓得當時的鴻星爾克踹不過氣。
吳榮照說起那段經歷仍心有余悸:“最難的時候我們手上的現金流還不夠支撐一個禮拜”。
可想而知,天災人禍后的鴻星爾克有多難。
為挽救已深陷淤泥的局面,鴻星爾克開始了與競爭對手完全不同的路線,瞄準三四線下沉市場。
對比安踏、李寧、阿迪達斯、耐克,高性價比是鴻星爾克的絕佳優勢,根據鴻星爾克天貓官方旗艦店顯示,產品價格多在200元左右,以鞋類產品為主,最低售價在89元,200元以內產品占據了總數的70%。這樣的轉型也的確改善了公司的經營窘境,2019年開始公司虧損開始大幅收窄。
不過,很快挑戰也隨之而來,隨著消費升級的出現,下沉市場也開始注重品牌及時尚,本著高性價比顯然已不能吃透市場,相比其它玩家更懂設計和年輕人,鴻星爾克的確還未察覺出消費已隱隱發生轉變。
其中網友的吐槽顯然也更真實:“老板你家鞋子質量很好,但是款式確實可以簡約一些,要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啊”。
在90、00已成消費主力的今天,未抓住年輕人胃口的鴻星爾克漸漸走出大眾視野可以說是必然。
“神壇”上的鴻星爾克害怕了?
“可能是因為淋過雨,所以想要為別人撐傘。”這是吳榮照在捐贈5000萬物資后回復網友的解答。但突然被推上神壇,走到聚光燈下,鴻星爾克是否能放心享受這份閃光的榮耀?
面對突如其來的流量和曝光,從鴻星爾克現今的反應來看,其似乎并沒有完全做好準備。
野性消費來臨,網友的瘋狂開始一發不可收拾,鴻星爾克在暴擊之下走出異樣的路數,關直播、購買運費險、強調理性消費的反常行為透露著企業的不安。
但網友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瘋狂為鴻星爾克打call、買買買后,更是對其它運動品牌開始黑操作,沖進阿迪達斯、李寧、七匹狼等等競品公司直播間罵哭主播,逼得相關品牌主播不得不倒戈。這些過激的行為都有可能成為鴻星爾克后期發展路上隱藏的風險,一旦出現反轉或將讓企業不堪一擊。
而就在7月26日,在廈門鴻星爾克總部更是出現了大量主播直播采訪,并有不少的游客把其當成網紅地進行打卡,人群絡繹不絕。但鴻星爾克工作人員對待外界一律統一口徑,拒絕采訪,希望這波熱度能“降降溫”。
追究其根源,從鴻星爾克的過去來看,2011年起公司就走上了一條持續虧損之路,由行業前三甲跌落至十八線開外,發出的聲量是越來越弱,存在感低的鴻星爾克顯然對這樣的大場面比較陌生。
與此同時,網絡上開始涌現另一股輿論,24日一篇《捐了20萬瓶冰露礦泉水的鴻星爾克,怎么捐出5000萬物資?》在網上廣泛流傳,網友質疑聲起,“就算捐5000萬元實物,怎么到位的只有20萬瓶礦泉水?”“明明說捐贈5000萬元,拉去的怎么是貨物?”等等。
質疑之下,鄭州慈善總會、壹基金、鴻星爾克官方三方辟謠。但鴻星爾克發布官微時間節點是21日,巧合的是,實際打款時間卻與質疑聲發出屬同一天,壹基金200萬元24日17:33轉賬,鄭州慈善總會100萬24日18:53分轉賬,且采購的20萬瓶水也是在轉賬之前由壹基金自己賬戶出資購買。
在鴻星爾克回復捐贈的5000萬詳細情況時,其中300萬為善款,4700萬為自有商品。庫存堆積之下,網友也開始質疑是不是要清庫存。
而被網友扒出的去年疫情期間1000萬捐贈也是疑點重重,從壹基金出具的“抗擊新冠疫情項目階段性捐贈收入和支出的專項審計報告”和2020年捐贈前十名名單中,并沒有鴻星爾克,可查詢的信息也僅有價值不到200萬的消毒水、口罩等物資。
好在,鴻星爾克對此有了回應,他們的說法是:“這是一個為期三年的長期公益合作,在2020年完成第一期緊急物資捐贈后,雙方將在協議期內實施完成該項目,我們企業是按需捐贈,捐贈的計劃由壹基金安排。”壹基金也答復:“項目正在進展中,會繼續動態跟進。”
太過籠統的說法,說服力顯然不夠,1000萬的物資到今天為止確實沒有完全說到做到,網友的質疑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種種跡象都在指向一個方向,鴻星爾克是存在瑕疵的,爆紅后的鴻星爾克正在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希望能有更多空間和時間為自己的未來做好準備。
這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03-11年的鴻星爾克,高歌猛進的同時,總會時不時踩錯拍子,犯點小錯。
不過,回溯這些年鴻星爾克的捐贈歷史:
2008年,為汶川地震捐贈300萬現金和300萬物資;
2013年,向福建省殘疾人基金會捐贈2500萬物資;
2018年,捐贈6000萬服裝改善貧困和殘疾家庭生活條件;
2019年,向中國殘聯捐款1億;
2020年,疫情向武漢捐贈1000萬物資;
2021年,向鄭州受災地區捐款5000萬。
顯然,鴻星爾克一直在堅持著自己的初衷,擔起了企業人超過自己的社會責任。但一個偉大的企業和品牌在成長過程中難免存在不完美,也還需要更多的歷練和磨難。
所以,到今天,我們依然要清楚的看到,即便是在行業深耕二十多年,鴻星爾克仍屬種子選手,并沒有做好成為冠軍的準備,這也就需要我們更多的呵護、監督和鼓勵。
現在,鴻星爾克需要的,不是捧殺,不是神化,而是自由生長的空間,正如鴻星爾克的老板所說吳榮照,不要神化他們。
要知道,造神和毀神往往就在一瞬間。
如果我們真正愛他,希望鴻星爾克走得更遠,我們不妨換一個姿勢去關注他,保護他。
我們期待的是,下一次鴻星爾克出現在世人的矚目下時,已經是全能的冠軍,偉大的民族品牌,時刻準備好接受大家監督,也經得起大家各類愛護的國貨之光。
參考資料
1、《鴻星爾克的5000萬中,4700萬為自有商品,1000萬疫情捐贈還在進行中》―YOUNG財經 漾財經
2、《鴻星爾克意外爆紅的背后》―鳳凰網科技
3、《從李寧到鴻星爾克:不浪費每一場危機》―資本偵探
4、《捐款5000萬的鴻星爾克這些年還好嗎?》―五環外
5、《揭秘鴻星爾克總裁吳榮照:44歲已23年黨齡,捐款千萬最貴的鞋僅300元》―河東小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