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親身評測:海之藍、汾酒、牛欄山等白酒,口感如何,立見分曉
朋友:“怎么又喝牛欄山?我不是給你買了海之藍嗎?”
朋友他爸:“海之藍不好喝,不如十幾塊錢的牛欄山”。
記得去江蘇一個朋友家做客時,他和他父親的一段對話引起了我的注意。
眾所周知,海之藍是洋河系列酒,屬于中國名酒,檔次適中,幾乎人人都能喝得起。
牛欄山也是知名白酒,但價格只有十幾元一瓶,屬于低檔白酒。
考慮到父親的年齡,朋友自己給他買了一瓶大牌酒,以為質量有保證,但父親沒有買,他又“偷偷”喝了牛欄山。
所以兩人差點吵起來,顯然對酒的看法不同。
其實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根本原因是人們對酒的認識不夠,喝的太片面,甚至對一些持酒者有偏見。
今天,邊肖分享了自己對幾款酒的個人評價,包括海之藍、汾酒、牛欄山等白酒,了解一下它們的口感如何。
牛欄山,有許多系列的牛欄山葡萄酒,最受歡迎的是牛二,售價15元。幾乎每條街都能看到,尤其是三四五線城市。
我觀察了一下,發現牛欄山的消費群體覆蓋面很廣,尤其是低收入的農民工,還有一些老酒鬼。
他們愛喝酒,卻舍不得花錢買貴的飲料。
我覺得牛欄山的火爆和它的廉價定位是分不開的。喜歡喝酒的人甚至囤了好幾箱,但是又愛又恨。他們認為這是添加了香精和香料,會讓他們口渴。
另外有人說比茅臺五糧液好。
總之,情人眼里出西施,各有各的看法。
我自己買了一瓶試試。打開瓶蓋的時候香氣很濃,但是過一會兒就會和水混在一起。入口清澈甜美。可惜余味短暫,來不及回味。非常清爽干凈。
個人感覺來去匆匆,體驗感不足。
然而,你會得到你所付出的。在同價位中,性價比比較高。看你怎么選擇了。
不過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盡量喝無添加劑的純糧酒。勾兌酒偶爾可以喝,長期喝容易出問題。
即使海之藍有些人說它味道不好,但這仍然不影響它的銷售,它經常出現在各大酒桌上。
在我看來,它的價格在100出頭,定位明確。之前和幾個朋友吃飯,點了四五瓶海藍,一共幾百塊錢,拿出來很得意。
只是這幾年被假酒損害了名聲,瓶身有些審美疲勞,所以有人不喜歡。
但是江蘇、江西的銷量不錯,主要是因為品牌深入人心。那些說喝過頂級的,可能是喝了假酒。
喝的時候打開瓶蓋,香味淡雅宜人,入口綿軟綿軟,度數不高,容易上口。酒喝完了,瓶子當花瓶用。
我的建議是:
平時喝的時候可以從底部切開包裝取出,最大程度保證了酒盒的完整性。不僅可以二次使用,還能有效防止假酒出現。
黃蓋汾酒汾酒給我的感覺是,雖然有點貴,但值得一喝。
清香型白酒中,雖然二鍋頭名氣大,價格便宜,但我更喜歡汾酒,畢竟它是“白酒鼻祖”,質量更可靠。
之前我去朋友家,他用一瓶53度黃蓋博芬招待我。
兩人有說有笑,不知不覺喝了三瓶。雖然不醉,但注意飲酒適量,喝多了沒有意義,也沒有必要。
以前我一次喝不了那么多,酗酒讓我酒量上升。
在我看來,因為它的酒香純正,口若懸河,不刺激,所以它的酒體沒有醬香醇厚,香氣濃郁,口感清澈。
冽,不容易上頭。唯一的一點不好就是飲后容易口干,回家連喝了好幾杯水才緩過來。
我的建議是:
當入門酒喝,平時可以跟其他酒換著來,不要拘泥于一種酒。
雙溝珍寶坊其實這酒跟上面的海之藍一樣,都屬于江蘇的“三溝一河”。
不過它最大的特點就在于瓶子,一個瓶子分為一大一小兩個瓶子,細看會發現瓶蓋是一個小瓶子,倒扣在上面。
小瓶子的容量大概是20ML,但度數有68度,所以不建議直接喝,可以跟下面大瓶中41.8度的酒也混合在一起喝,口感更佳。
度數設計在41.8度,好像說是白酒“最安全的度數”。
口感的話,不是特別有亮點,估計廠家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酒瓶上,讓消費者自己配酒,也是神了,想必在全國找不出第二家。
古道江湖四川的濃香酒,屬于五谷糧食型的多糧食酒。
說句實話,剛開始不對它抱有期望,畢竟名氣不高,包裝上幾個大大的數字,不懂啥意思,但一位朋友硬要我嘗嘗。
在家配著花生米嘗了一下,確實有很大的驚喜。
香氣很濃郁,開瓶不出半分鐘,周圍都是酒香味,以高粱的紅豆味和糯米的飯香為主,香氣協調,聞著很舒適。
入口有酸味,回味有甜味,杯中留有槽香。
在我看來,喝酒不要只盯著大牌,或者某一款酒,不要求做到雨露均沾,但可以嘗試一下各種品牌,各種香型的酒,以后在職場上也能增加點經驗。
小郎酒有一次同事下班后一起約定去吃夜宵,結果在酒上出現了分歧。
有人說江小白好喝,有人說小郎酒更好喝。
江小白此前喝過幾次,香氣雖然不足,但口感好歹很純正;小郎酒第一次喝,是濃、醬兼香型酒,香氣很濃,但口感不夠純,與江小白算是互補吧。
反正喝酒都是看個人口味,十全十美的酒很少,看自己看重哪些方面吧,你覺得呢?
編輯人:橘子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