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產量912噸,出廠價1.79元/瓶,市場價2.97元/瓶,利潤率40%。
1970年產量232噸,出廠價2.5元/瓶,市場價4.07元/瓶,利潤62%。
1990年產量1880噸,出廠價80元/瓶,市場價106元/瓶,利潤32%。
2000年產量5397噸,出廠價185元/瓶,市場價200元/瓶,利潤3%。
2010年產量26284噸,出廠價499元/瓶,市場價1000元/瓶,利潤100%。
2020年產量5.02萬噸,出廠價969元/瓶,市場價2850元/瓶,利潤190%。
由此可以看出,第一,茅臺剛開始很貴,1950年到1960年賣了一個多塊。對于當時的人來說,估計都是奢侈品。
第二,茅臺的年產量在逐年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明顯大于價格。這是什么意思?根據供求關系,說明茅臺的品牌成長和社會需求也是一個漫長的斗爭過程。
第三,我不得不承認,茅臺酒是抗通脹的,但是你存茅臺酒不一定能賺到錢。因為首先你要知道如何儲存酒,其次你要知道在哪里賣的價錢高。
4.數據顯示,茅臺仍有強勁的增長勢頭。估計資本做空茅臺一時半會是不可能了。
5.從利潤來看,在市場化之前,茅臺的利潤率是比較穩定的。市場化的茅臺利潤波動很大,最低3%,最高是利潤的兩倍。說明市場不穩定,收藏茅臺抗通脹是一件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