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發展歷史你知道多少?
山西省汾陽縣杏花村汾酒廠生產牌、長城牌、汾酒牌、老白粉牌。1952年在第一屆全國品酒會上獲八大名酒之一,在第二、三、四、五屆全國品酒會上獲全國名酒稱號,并獲金獎。1992年在法國巴黎國際名酒展覽鑒定會上獲得特別金獎。
不同時期下汾酒外觀變化圖
1927年永利威汾酒(出口到美國的)
不久前,在首屆JD.COM超級拍賣節上,一瓶1927年出口美國的韋永麗汾酒拍出了864萬的天價。永利汾酒是作為出口商品出口到美國的,因為瓶中的汾酒在1915年的美國舊金山獲得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最高獎——一等獎。所以取得了不錯的銷量,展現了中國品質。
50年代初古井亭牌獸頭瓷瓶汾酒
50年代初紅星牌獎章杏花村汾酒
60年代四新牌汾酒
70年代初古井亭牌獎章汾酒(壓蓋玻汾)
70年代中古井亭牌瓷瓶汾酒
70年代末長城牌瓷瓶汾酒(出口)
80年代初古井亭牌瓷瓶汾酒
80年代玻璃瓶短鐵蓋汾酒
80年代末90年代長鐵蓋汾酒
汾酒歷史
汾陽古稱汾州,南北朝產汾酒。據《北齊書》 :北齊高湛在晉陽給其侄兒河南康舒王小語寫道“臣飲兩杯汾清,勸君飲兩杯于耶。”
唐代詩人李白曾帶客人在汾陽品酒,醉在古碑。宋代以來的文獻和詩詞中,多有“汾州甘露堂”、“干壓酒”、“干混酒”的記載。
清代以汾酒聞名,李汝珍在《鏡花緣》中列舉了50多種國內名酒,山西汾酒位列第一。《汾陽縣志》含3360“汾酒釀造極品出自完美杏花村。”所以后人借用唐代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喪魂。問當地人哪里買酒省心?“木瑤指杏花村”這首詩作為對汾酒的致敬,名揚天下。村里古老的釀酒井至今猶存,井旁的墻上刻著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傅山題寫的“你要做花”和“沈明亭記酒泉”的碑文
石碑一座,刻有贊美井水“其味如醴,河東桑落不足比其甘馨,祿俗梨春不足方其清洌。”清代光緒元年(1875年)開設寶泉益酒坊。1912年后又設崇盛永和德厚成酒坊,三家常年生產汾酒。
1915年寶泉益易名為義泉涌,將崇盛永和德厚成相繼并入。
1919年太原成立晉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
1932年將義泉涌并入。
其產品于1915年國貨展覽會上獲二等獎,同年在美國舊金山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甲等大獎章。
1928年工商部中華國貨展覽會上獲一等、二等獎。自此揚名國外,成為國際上著名酒品之一。
947年晉裕公司破產。翌年又投入小型生產。
1951年在原杏花村酒坊基礎上建成“杏花村汾酒廠”,以后逐年擴建,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白酒廠之一。
1980年又榮獲國務院頒發的金質獎章,并遠銷世界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汾酒工藝
汾酒以晉中平原所產的“一把抓”高梁為原料,用大麥、豌豆制成的“青茬曲”為糖化發酵劑,取古井和深井的優質水為釀造用水。這口有優美傳說的古井之水,與汾酒的品質有很大關系。汾酒發酵仍沿用傳統的古老“地缸”發酵法。釀造工藝為獨特的“清蒸二次清”。操作特點則采用二次發酵法,即先將蒸透的原料加曲埋入土中的缸內發酵,然后取出蒸餾,蒸餾后的酒醅再加曲發酵,將兩次蒸餾的酒配合后方為成品。汾酒,酒液無色透明,清香雅郁,入口醇厚綿柔而甘洌,余味清爽,回味悠長,酒度高(65度、53度)而無強烈刺激之感。其汾特佳酒(低度汾酒)酒度為38度。汾酒純凈、雅郁之清香為我國清香型白酒之典型代表,故人們又將這一香型俗稱“汾香型”。專家稱譽“其色、香、味”被實為酒中“三絕”,歷來為消費者所稱道。除銷往全國各地及香港、澳門地區外,遠銷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英國、法國、波蘭、美國等五大洲四十余個國家。
汾酒是我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也是收藏必備白酒。
老酒集市知識百科:
《鑒別真假茅臺酒的實用干貨》《五糧液外觀演變圖賞》
《茅臺外觀演變圖賞》
《劍南春外觀演變圖賞》
《河南地方名酒――寶豐酒》
《貴州老八大名酒――鴨溪窖酒》
《安徽地方名酒錄》
《記憶中的老酒――河北老白干》
《中國酒文化之收藏篇》
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擊關注老酒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