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幾十塊錢的白酒,就是老百姓常見的口糧白酒。在網上,這個價位的白酒也是交易最多的白酒。我經常收到酒友的消息,讓我評論一下這個價位的葡萄酒。這個價位的酒我嘗過很多,但都嘗不出來,因為這個價位的白酒產品太多了,各個酒廠都有。所以,今天我就把我品嘗過的,覺得可以拿來用的酒的酒評分享出來,談談這些酒的檔次,以及它們給我帶來的品鑒感受。
這個價位的白酒中,各種香型白酒都有,但我覺得能喝的主要是濃香型、清香型、鳳香型、小曲型白酒。相比之下,高大上的醬香型白酒在這個價位沒有好產品,所以今天的評測文章沒有醬香型白酒。
前文中提到,三大香型白酒中,清香型白酒是幾十塊錢的定量白酒中的佼佼者,主要是生產效率高,釀造成本低。有很好的清香型白酒,價格在40到50美元之間。汾酒出口曾經是老百姓的口糧,但是汾酒發展太快,這種酒已經退化了。如果時間回到2019年,出口的汾酒系列和收藏的汾酒都是很好的清香型配酒。這些酒在40-60元的價位(2019年),基本呈現出汾青特色。白瓷出口白酒(批號20190703)恰到好處地表現出了清香的特征。酒體的面粉香、豌豆香、青蘋果香協調得很好,入口干凈爽口,沒有拖泥帶水;紅瓶出口汾酒(批號20190521)的面粉風味偏淡,但酒體連續,格局相對開闊;汾酒(批號20200421)酒體濃厚,入口香氣馥郁,但風味較瓷瓶出口的汾酒不夠堅定。基于這個價格,這些酒非常適合普通人的一般口糧。相比之下,黃蓋博粉(批號20190311)的水平明顯比這些酒差,主要是酒體閉合快,有明顯的頭重腳輕感。
但目前出口的汾酒系列已經不適合釀造配給酒了。出口汾酒的瓷瓶和出口汾酒的紅瓶質量問題非常嚴重,兩種酒的質量都弱于19年的黃蓋汾酒。出口汾酒的21年紅瓶(批號20210604)面粉味不足,有不好聞的豌豆油味,酒味短,入口有點刺。總的來說,這款酒不適合品嘗。相比之下,21年的白瓷出口白酒(批號20210604)閉瓶時間更快,尾味更短,個人不推薦品鑒。對于最新收藏的汾酒,目前還沒有嘗試過。等會兒再試試,看是不是還是以前的質量。
除了汾酒,同樣是清香型名酒的寶豐酒也有很多大眾價位的產品,其中以其網銷系列和九九最受歡迎。九九是寶豐酒廠和胖東來合作的產物。這款酒分三個產品:54、50、46。在這三款產品中,我個人認為54的酒級最好,另外兩款酒稍柔和一些,酒體展現較弱,風味較淡。
說到54酒(我手里的批號是20210410),其水平還是比19年瓷瓶出口汾酒低一個檔次。一方面,它的香氣比較清淡,雖然是純香,但是風味不夠飽滿,酒體中間部分有點刺感,尾部收口較快。結合不到40一瓶的價格,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寶豐網上銷售的系列酒中,李賢版、寶豐大曲、優質潭30都是這個價位的酒。將這三款酒與54 白酒橫向對比,個人認為貢品版最弱,其次是寶豐大曲,再次是54 白酒,最好的是高品質的譚30。
貢品版54(我手里的批次是20190817)酒體厚重上重,入口曲味重,所以入口略苦,但也彌補了酒體輕味的弱點。寶豐大曲50(我手里的這款是20191128)入口味更重,但相比貢品版多了一點甜味,很好的中和了歌曲帶來的苦澀。另外,這種贏的尾味
譚30是寶豐比較受歡迎的口糧酒,我推薦。我在之前的酒評里也寫過,這款酒的水平堪比19年的紅瓶出口汾酒。隨著出口汾酒的變質,我也擔心這次酒會不會變質,就進了一批新的品質Tan30。這款酒的生產批次是20210410,和我之前品嘗的2020113批次寶豐品質Tan30相比,兩款酒的水平是一樣的。
說到寶豐優質潭30的酒質,表現出寶豐酒的清香特征:酒體干凈,微香,尾潔可口。與之前的幾款寶豐酒相比,這款酒的風味豐滿度明顯更好,酒體連續性更好,收口更和諧,沒有了之前的頭重腳輕的感覺。不過這款酒缺乏綻放力,酒體有點軟,面粉味不足。
類似香型風格的鳳翔酒也有很多幾十元的定量酒,綠瓶西鳳酒就是這類酒的典型代表。說起綠瓶西鳳酒,有兩個版本:陜西版和電商版。較新的陜西版(批號20200928)和電商版(批號20201012)我都對比品嘗過。個人覺得陜西版略勝一籌。但與我品嘗的20190304批次電商綠鳳凰相比,這兩款酒的品質明顯減弱。
對于綠瓶西鳳來說,無論哪個版本,都表現出了現在柔和清香的酒風,其香型有突出的蜜甜香、杏脯香和淡淡的宣紙香。說到19年的電商綠鳳凰,如果價格還是40一瓶的話,對于普通人來說確實是不錯的口糧,基本體現了酒的柔和清香的特點。相比之下,20年的陜西青鳳尾口感要短很多,中間酒體略顯刺感;20年來,綠鳳凰這種電商嚴重頭重腳輕,關門時間短,關門時間寬松。
/p>除了綠瓶西鳳,出口白鳳也是一款百元以內的西鳳酒,不過相比綠鳳,此酒的定位明顯要高一些,價格也貴一些。18年的出口白鳳(批次是20180726)給了我不錯的鳳香體驗,其展現的是現在綿柔鳳香的酒體特點。相比19年電商綠鳳,此酒格局拉得更長,尾味收口也更顯協調。
也許是擔心最新的出口白鳳會降質,我也入了一瓶最新的出口白鳳。我手上的這瓶出口白鳳是20201116批次的酒,相比18的出口白鳳,此酒綜合水平沒有下降,酒體的連綿度、風味的飽滿感都表現不錯。但其風格的純粹感要比18年白鳳明顯弱之,主要在于酒體的濃香感冒頭,干擾了鳳香呈現。說到這款白鳳的濃香感,除了窖香以外,還有一股類似多糧濃香的曲香。
在清香、鳳香以外,濃香也有不少幾十元的白酒產品。沱牌T88和T68是最近討論較熱的兩款酒。最近我也測評了這兩款酒,個人覺得T68很一般,T88在這個價位還行。
我手上的T68是20210903批次50°的酒,此酒香氣烤麥香很淡,窖香的協調感不好,有突兀的己酸乙酯感,酒體入口即收口,收口急促,頭重腳輕感明顯,收口之后,尾段有淡淡的余甜感。整體此酒濃香水平很差,不建議品鑒。
我手上的T88是20201227批次50°的酒,此酒聞香是一種很淡的舍得酒特點,相比T68,此酒沒有那種不協調的窖香感。入口此酒均衡感不錯,但中段收口,收口急促,不過收口之后的回甜做得不錯。整體此酒有舍得酒的特點,但是是沖淡舍得酒的感覺。
鴨溪窖曾被我說成百元內有較好口糧的濃香酒,19年磨砂玻璃瓶小雷泉(批次20191123)較好的展現了現在鴨溪窖濃香酒特點。不過20年的磨砂玻璃瓶小雷泉(批次20200904)相比這款酒還是有所降質,主要在于其收口更快,窖香更顯單調,復雜香變弱。不過究其價位,20年鴨溪窖雷泉的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另一款鴨溪窖幾十元口糧單品珍品黑金也是如此,19年珍品黑金(批次20190506)良好地展現了鴨溪窖濃香酒特點。其酒體飽滿、緊實,尾味連綿,相比更高端的濃香酒,此酒的復雜度和陳斂感展現不好,但飽滿感和連綿度展現還是不錯的。20年珍品黑金(批次20200727)的酒體飽滿感和緊實度有所下降,其水平倒是跟19年的小雷泉差不多。
在鴨溪窖系列酒中,有一款包裝與珍品黑金及其相似的精品黑金酒,此酒是500ml的酒(珍品黑金是460ml的酒),此酒水平相比珍品黑金明顯差之,窖香不協調,有突兀的己酸乙酯感,鴨溪窖特有的酸甜生瓜味沒有出來,風味短淡,整體此酒水平很差,不建議品鑒。
除了沱牌、鴨溪窖,五糧液在大眾價位也有不少產品,不過其主要的產品都是100-300元的價位,但尖莊高光是這一價位區間的濃香酒。我手上的這款是20200628批次50°的酒,此酒香氣有淡淡的五糧香,入口酒體沒有雜刺感,但展現很淡,收口很快且急促,酒體有突出的頭重腳輕之感。整體此酒能喝到五糧濃香的味道,僅此而已。
全興大曲1963也是定位這一價位的濃香酒,我手上的這款是20200606批次52°的酒。相比尖莊高光,此酒基本沒有展現本品牌酒的風格,酒體窖香不協調,有突兀的己酸乙酯感,風味不飽滿,入口有一絲雜味,隨后收口并帶有一絲刺感。整體此酒水平很差,不建議品鑒。
對于濃香酒,是全國產能最大的一類香型白酒,除了品牌酒外,也有不少品牌力弱但產能較大的原酒企。如果說品牌酒企因為產品體系的問題在這一價位難以把品質做好,那么原酒企的這一價位酒品質又如何呢?下面我來繼續品鑒。
古川酒是四川的一大濃香原酒企,酒廠位于四川邛崍。原味酒是其幾十塊錢價位的濃香酒,我手上的這款是20150924批次50°的酒。此酒香氣比較幽雅,細聞是窖香、糟香、淡淡陳曲香、淡淡糧香的復合香,整體香氣窖香有點偏重。入口酒味均衡,酒體較柔,但到中段酒體收口,收口急促有頭重腳輕之感。整體此酒是固態酒的味道,但表現不夠連綿、飽滿。
今良造是位于四川省宜賓市的濃香原酒企,思凈李津簽字版是其幾十塊錢的濃香酒,我手上的這款是20201202批次52°的酒。倒酒聞香,此酒是典型的宜賓地區多糧曲濃香酒特點,酒體展現糧曲窖糟復合香,不過其窖香偏重,糧曲香偏弱,花果香展現不足;入口酒味窖香略重,細膩復雜度表現一般,中后段收口,收口有一絲散的感覺。整體此酒展現的是固態酒風味,基本展現了宜賓多糧曲濃香酒特點。
濃香、清香、鳳香之外,我也品過一些其他香型酒中的幾十塊錢產品。白云邊是兼香型白酒的代表,3斤壇裝八眼泉(兼香型,我手上的批次是20180718批次53°的酒,此酒斤價超過100元,因此不做深入酒評)是能較好展現白云邊兼香風格的酒。最近經常有酒友咨詢我一斤裝的白云邊八眼泉品質如何?畢竟這款酒價格更便宜,而且還是一斤裝的酒。最近我也有幸試了這款酒,我手上的這款是20210714批次53°的酒。此酒香氣有白云邊兼香的香氣,但展現很弱,細聞有一絲出頭且不夠協調的窖香;品鑒此酒風味淡、收口快,收口一點散的感覺,并有明顯的頭重腳輕之感,徹底咽下之后,口腔中有淡淡的余甜感。整體此酒品質較差,不適合品鑒。
白云邊珍藏品是一款復古酒,此酒也是一款幾十元價位的兼香酒,不過相比八眼泉,此酒的價位略高一些。我手上的這款是20201228批次53°的酒,相比一斤裝八眼泉,此酒的白云邊兼香特點突出一些。此酒香氣是窖面醬香中雜糅一點窖香的特點;入口是白云邊兼香特點,但中段收口,收口偏快且急促并有散的感覺。整體此酒比一斤裝八眼泉有更突出的白云邊兼香特點,但整體水平還是很一般。
蓮塘高粱是產自江西省的特香型白酒,紅蓋大肚瓶是其幾十元價位的酒,我手上的這款是20210924批次52°的酒。倒酒聞香,此酒香氣是典型的現在綿柔特香酒特點,而且特香純正。其不像老的特香酒,有突出的焦糊芝麻味,現在的特香酒,有淡淡的谷殼味,同時還有淡淡的米飯香及蜜甜香,由于這種香氣不夠豐富、細膩,所以許多特香酒廠會加濃香酒調整酒體,而這卻影響了其特香的純正展現。紅蓋大肚瓶基本展現了現在綿柔特香酒風格,并沒有濃香酒加入,酒體入口有一絲類似麩曲酒的感覺,這跟其大曲中加有大量麥麩有關,畢竟特香酒的大曲就是面粉、麥麩加酒糟制作而來。中段收口,收口偏快,并帶有一絲粗糙的澀感。整體此酒可作為解惑特香的基礎產品,不過其檔次水平也很一般。
總的來說,在幾十塊錢價位的白酒中,有規模化生產的小品牌酒品質往往好于大品牌酒,這主要在于當前大品牌酒好賣,一些酒企原酒供給不足,而這也影響了其大眾酒尤其是非嫡系主打大眾酒的品質。相比之下,中小品牌和原酒企大眾價位產品性價比不錯,但也不是每家酒企這個價位的酒性價比都好,這還要看酒廠的思路和定位。
在各大香型之間,當前的醬香型酒主力商務市場,資本化也很嚴重,而這也導致了醬香酒在這一價位沒有什么有話題且拿得出手的酒。相比之下,濃香、清香和鳳香還有不少可以討論的酒,且有一些就是十七大名酒企中出來的產品。
對于我品鑒的這些幾十塊錢白酒,雖然有多種香型,但我覺得他們之間也是能品質排序的。個人品鑒排序是:20年鴨溪窖精品黑金<21年白瓷出口汾酒<21年沱牌T68=21年紅瓶出口汾<20年全興大曲1963<21年一斤裝白云邊八眼泉=20年電商綠瓶西鳳<20年五糧液尖莊高光=19年寶豐獻禮版<20年綠瓶西鳳陜西版=19年寶豐大曲=19年黃蓋汾酒<20年白云邊珍藏<21年沱牌T88=21年蓮塘高粱紅蓋大肚瓶<15年古川原味酒<20年懟酒46°=21年懟酒50°<19年電商綠瓶西鳳<21年懟酒54°<20年館藏汾酒<19年白瓷出口汾酒=20年今良造思凈李津簽字版<20年鴨溪窖小雷泉=19年紅瓶出口汾酒=20年寶豐優質壇30=21年寶豐優質壇30<18年白標出口西鳳=20年白標出口西鳳<19年鴨溪窖小雷泉=20年鴨溪窖珍品黑金<19年鴨溪窖珍品黑金。最后,對于我的品鑒感受和這些酒的品質排序,作為酒友的您怎么看?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我們一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