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香型白酒目前產能和銷量最大,產品遍布高、中、低價位。但是目前濃香型酒有一個價格讓我感覺很尷尬,就是200-300元的酒。
說到這個價位的濃香型白酒,以前是濃香型白酒的腰部產品,現在變成了一個尷尬的價位。與商務場合相比,不夠格;和普通人的公宴相比,貴了一點。有些濃香型酒廠甚至沒有這個價位的主打產品。比如洋河酒,大眾的海藍價格不到這個水平,好一點的天藍價格都破300了。有洋河的雙溝也是如此。方勝的數量還不到200,而狄芳的數量已經超過了300。
除了洋河,其他品牌的濃香型白酒雖然也有這個價位的酒,但很少是核心單品。古井貢酒年份原漿7就是這個價位的酒,是近幾年推出的產品,正好彌補了Gu8和Gu5的差價。說到古井貢酒年份原漿7(我手里有20190130批次50酒),體現了古井貢酒現在的香氣特征,江淮窖香和烤麥香突出。酒甜軟,很好喝。質量介于古5和古8之間,沒有驚喜。從品鑒的角度來說,對于顧靖貢酒來說,好一點的是20以上的上古井貢酒,差一點的是1989的上古井貢酒。總的來說,這款酒不適合酒友圈子,只適合當地的公宴。
對于古7來說,配合古井貢的整個產品體系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酒莊主要服務于大眾市場。和古7一樣,安徽亳州渦陽縣鼓風爐酒廠做這個等級的酒已經有15年了(我手里有20190115批次52酒)。與古7相比,這款酒更注重老安徽濃香型酒的呈現。畢竟是用青稞豌豆做的,但是和90年代的安徽濃香型酒相比,這種風味已經弱化了很多。和恒古7比,我個人覺得這款酒的品質更好,但是沒有達到驚喜的感覺。
只能說你很難在這個價位的名牌濃香型白酒中找到讓人驚喜的產品。以古井貢酒為例。古7上有五個產品,分別是古8、古16、古20、古26、年30。如果古7質量太好,如何設計以上產品的酒體?
像古井貢酒、鼓風爐,很多品牌的濃香型白酒企業在這個價位都是規規矩矩的,沒有亮點,沒有品鑒,自飲價格高。當然,有些酒廠不愿意這樣做。例如,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將廣受歡迎的核心產品瀘州老窖特曲的價格提高到這一水平。相比七八年前140元的價格,現在的瀘州老窖特曲華麗轉身,正在向300元價位的濃香型白酒攻關。
然而,在這一過程中,瀘州老窖特曲的質量并沒有得到很大的提高。相比七八年前的瀘州老窖特曲,新的(我手里的批號是20190807)酒體略純,有一絲老窖的復合香氣。除此之外,酒體在其他方面也沒有提升,比如酒體的豐滿度,口感的持續感。這也讓這款酒成為了酒圈的爭議酒。
不過更有意思的是,比瀘州老窖特曲定位更高的瀘州老窖特曲蔡京也是這個價位的酒。雖然它的網上價格很高,有500多元的,但成交價往往不到300元。由于其成交價接近瀘州老窖特曲,也成為圈內爭議較大的濃香型白酒。有人說其品質不如瀘州老窖特曲,也有人說其品質明顯優于瀘州老窖特曲,屬于性價比更好的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系列白酒。就我的品鑒來看,特曲(我手里的批號是20180129)的晶彩確實明顯好于普通特曲。與普通特曲相比,該酒的復雜香氣明顯更加突出,酒體更加飽滿。個人認為這款酒可以作為瀘州風格的入門級產品品鑒,基本展現了瀘州老窖的復雜清香。
此外,瀘州老窖股份提價也給了瀘州中小酒企價格空間,很多酒企都推出了自己的產品,品質也是標準的瀘州老窖特曲。對于瀘州的一些酒企來說,做出這個水平并不難,更何況還有這么大的價格空間。
西大渠在瀘州是有歷史的。畢竟也是53優濃香型白酒。1988是其200-300元價位的濃香型白酒,我手里這款是20191008批次52度白酒。與特曲晶色相比,白酒的延續性明顯更好。畢竟對于品牌力較弱的濃香型白酒來說,扎實應用基酒是必須的。對于這款酒來說,有老窖的復合香氣,但沒有特曲的晶色那么正,主要是窖香太重,高溫老曲香氣不足,復合香氣很粗糙。與特曲晶彩相比,整體酒質略好,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三溪大曲雖然好一點,有點彎的水晶色,但是空間不大。大一點的原酒公司,這個水平能做出100元的酒。一方面,三溪大學
曲能賣這樣的價位,還是要感謝瀘州老窖,如果瀘州老窖不漲價,哪有他們的空間。不過瀘州老窖的這樣漲價,也讓其特曲和特曲晶彩兩款產品的關系顯得尷尬,同時也讓其產品在酒圈里出現爭議。如果說瀘州地區小品牌的價格不好是受到了瀘州老窖打開的價格空間,那么非名酒產區的品牌濃香酒該價位產品性價比又如何呢?畢節大曲是有一定歷史的酒廠,然而酒廠在90年代也沉淪了一段時間。現在的畢節大曲重整旗鼓,經典6是其這一價位的濃香酒,也是一款剛上市的濃香酒。我手上的這款是20210824批次52°的酒,此酒風格有點靠近老畢節大曲風格,展現陳香和糧香的復合香,不過此酒的陳香展現不足,因此典雅細膩感展現一般。在酒質檔次上,此酒的飽滿感、連綿度表現一般,水平略強于高爐家15年,并沒有多少驚喜。
其實從某一方面,新上品牌嫡系酒的售價不一定有性價比,主要在于酒廠產品銷售主要依賴渠道,渠道選擇一款產品考慮的是能不能賣,賺不賺錢。對于品牌力較小的酒,渠道一般賣信息不透明,那么這也要求酒的掛價貴。畢竟品牌力小的酒不好動銷,所以渠道則要求該產品有足夠的不透明空間。而這也正是現在新上品牌嫡系酒鮮有好價的原因。
個人覺得,這一價位的性價比產品可以在大品牌酒中找,對于小品牌酒,這一價位是不好動銷的,其性價比產品,往往做在幾十元到百元左右。而大品牌酒,因為有品牌拉力,所以在這個價位有時能找到不錯的酒。
五糧液是濃香第一品牌,其主要利潤產品是水晶裝五糧液。雖然水晶裝五糧液影響力很大,但其大眾系列產品卻多而雜,不少價格也不貴。尖莊、五糧醇、六和液、五糧特曲系列,是其專攻300元以內的系列酒,大單品五糧春也是200元起步,定位不算太高。
五糧特曲是當時對標瀘州特曲的一款酒,讓人沒想到的是這酒越賣越便宜,以至于現在很少有人說其與瀘州特曲的關系。精品特曲明顯好五糧特曲一檔,結果也沒賣到這個價位。特曲皇冠屬于這個系列中這一價位的酒,其綜合水平個人覺得比精品特曲要弱一些,可能這個產品賣得不是很亂,所以價格要挺一些。此酒(我手上的這款是20200318批次52°的酒)香氣五糧特點較正,其窖香偏重,而這也讓其帶有一絲粗糙感。
在五糧液的這一價位系列酒中,個人覺得五糧春的水平是很不錯的,一代春(一代五糧春)就是這個價位,相比之下,二代春相比一代春多了一絲糧曲香,酒體的復合香展現更好,但除此之外,沒有多少其他方面的提升。我手上的一代五糧春是20210115批次50°的酒,此酒香氣是典型的五糧液濃香酒特點,但較五糧液來說顯得柔,糧曲香較弱,側重花果香呈現;在酒體口感上,此酒醇柔均衡,舒適易飲。只是格局展現一般,缺乏尾味的連綿。但不管怎么說,在這一價位的濃香酒中,能做出這些特點已是不易。
五糧醇金裝定位這一價位,不過相比一代春來說,此酒(我手上的這款是20200901批次50°的酒)的水平還是弱一些,主要在于酒體中后段收口更快一些,中段酒體不飽滿感更明顯一些,而這讓其酒體中段曲澀感略微出頭。
不過整體來說,五糧醇金裝的均衡度還是不錯的,相比之下,五糧1995專賣店酒的均衡度則做得不好,其也是200-300元之間的酒(我手上的這款是20190428批次52°的酒)。此酒風味中窖香、曲香出頭,壓制了醇甜及花果香呈現,酒體顯得粗糙,帶有曲的澀苦感。不過此酒的連綿度做得不錯,格局打得較開,而這彌補了其風格不夠均衡的短板。相比一代五糧春,此酒水平與其半斤八兩。
整體上,在五糧液的這一價位系列酒中,我比較推崇一代五糧春。當然除了一代五糧春,其他幾款產品的性價比也不差。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五糧液的大眾產品梳理很亂,酒廠沒有花功夫去搞。在二代五糧春和小五糧上市之前,五糧液在300-700元價位甚至沒有主力產品。對于這一價位區間,可以做2-3款產品,是品牌濃香酒企很好盈利的價位,然而五糧液曾在這一檔次沒有布局,不得不說酒廠很任性。
相比之下,300元以下的五糧液系列酒有很多,但很多產品的定位是有重疊的,這反而增加了酒廠產品的內耗式競爭,使得一些酒價格漲不動甚至跌價。除此之外,五糧液酒廠的產能很大,而這也滿足了其中低端酒的原酒需求,保證了中低檔酒的品質。綜合這些因素,使得五糧液中低端酒成為性價比較好的品牌濃香酒,對于這一性價比,也讓酒廠尷尬,畢竟酒廠也不是為了做性價比而出這些產品。
相比五糧液,劍南春的這一價位酒也是尷尬,24K金劍是標價300多的酒,但有時賣不到300,更有意思的是,其100ml品鑒裝酒只賣30多,折合來算不到200元一斤。對于劍南春的中低端濃香酒,其酒體設計還是很用心的。以24K金劍(我手上的這款是20190522批次52°的酒)為例,其香氣有突出的樟木木陳香,香氣艷麗有綻放感,酒體入口較凌厲,但并不顯得糙麻。整體此酒格正,尾凈。水平略遜五糧醇金裝,不過再看酒版酒的價格,性價比確實不錯。
對于酒廠來說,品鑒裝、酒版酒(按相同質量算)價格明顯低于正裝酒,是一件很尷尬的事,因為其反應了該款酒動銷有限。對于品牌力較弱的酒企,這種情況較為普遍,劍南春的金劍南系列是針對大眾市場做的濃香酒,因此價格拉不高。相比之下,中端的普劍、中高端的珍劍及高端的東方紅價格維持還是不錯的。
不過相比劍南春,水井坊的這類產品更尷尬,水井坊臻釀八號、井臺的定位都是高于這一價位區間的酒,臻釀八號定位于300元價位的酒,井臺定位于500元價位的酒。然而很尷尬的是,兩款酒的100ml酒版酒的價位都不到60元一瓶,折合來算都不到300元一斤。對于臻釀八號,酒版酒的這一賣價不算尷尬,但對于井臺來說就很尷尬了。
就我的品鑒來說,井臺(我手上的批次是20200318)的品質明顯好于臻釀八號(我手上的批次是20191025),臻釀八號的酒體有點平庸,酒體純凈、柔甜、無雜味,連綿度一般,整體此酒給人感覺是一款冰冷的、沒有多少特點的濃香酒,從品鑒角度,我并不建議解惑這款酒。
井臺對水井坊的風格呈現不錯,其香氣中有明顯的烤麥香和蜜甜花果香,窖香復合香與之很好協調,酒體入口先陳后甜,口感連綿。整體此酒展現了水井坊濃香酒特點,屬于中高端濃香酒水平,相比之前感覺較好的一代五糧春,此酒的水平還是要好一些。
與水井坊一樣,沱牌舍得也是定位高端但品牌實力有限的濃香酒企。不同于水井坊的是,舍得的產品很亂,水井坊的產品梳理得很清晰。不過對于這種品牌力的酒企,產品亂也不一定是件壞事,畢竟自己的實力也沒法把這些品牌酒的價格給托上去。亂一點至少難得被人發現這種尷尬事,畢竟產品亂了,空間讓給了渠道,信息不透明了,能夠讓我們看到的尷尬也就少了。
復古沱牌曲酒是一款定位這個價格的酒,我手上的這款是20190619批次52°的酒。此酒香氣有突出的烤麥香,窖香也很突出,香氣相比高端的舍得酒顯得粗糙,缺乏花果香帶來的愉悅感。酒體口感復雜度不夠,略顯單調,不夠連綿。整體此酒偏陳香風格,表現中規中矩,沒太多的亮點。
總的來說,這一價位的濃香酒可能因為許多酒廠沒有重視,消費市場沒有人引導及培育,于是成為了一種很尷尬的狀態。從市場角度,200元以內的濃香酒是大眾的一般宴請和口糧需求,300元以上的更多偏商務。這一價位顯得有點高不成低不就,因此許多濃香酒企并沒有重視做這一價位的產品。
對于當前的這一價位產品,表現得很有意思。品牌嫡系系列酒更多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比方說古井貢年份原漿7、高爐家15年、瀘州老窖特曲晶彩、水井坊井臺、三溪大曲1988、復刻沱牌,這類產品沒多少意思,不會有什么性價比;對于酒廠及渠道硬抬上來的酒,則會表現出性價比不好,比方說瀘州老窖特曲;對于酒廠很亂的產品,比方說五糧液大眾系列,這類產品更多內耗式競爭,如果酒廠產能比較大,原酒能夠保證,整體性價比還可以;對于商務場合走不動量,酒版及品鑒裝跌到這一價位的酒,有時有不錯的性價比,比方說水井坊井臺和金劍南24K。
整體上,這一價位區間的酒品質檔次區別較大,主要是有低檔酒硬拉到這一價位,也有中高檔酒熬不住價格跌到這一價位。最后,對于我品鑒的這幾款濃香酒,其品質排序是19年瀘州老窖特曲<19年古井貢年份原漿7<18年瀘州老窖特曲晶彩<20年五糧特曲皇冠=19年三溪大曲1988<19年高爐家15年<21年畢節大曲經典6<19年金劍南24K<19年水井坊臻釀八號=20年五糧醇金裝<19年復古沱牌曲酒<21年五糧春(一代50°)=19年五糧液1995專賣店<20年水井坊井臺。對于我這幾款酒品質排序的感受,作為酒友的您怎么看?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留言,我們一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