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酒水資訊 > 酒水功效

    泡泡飛舞蹈串詞,泡泡飛舞蹈動作分解文字

    黔酒匯 酒水功效 2022-10-11 13:57:32

    品牌名稱:醬香白酒加盟 所屬行業:酒水 > 白酒

    基本投資:05~50萬元 投資熱度:

    加盟意向:163400 門店數量:5340家

    索要資料 查看詳情

      

      最早是紀錄片制作專業,后來在衛視和視頻網站做制片人,就是很多人眼中的文藝青年。   

      

      2015年開始創業,應該算是第一波做短視頻的人。當時我們主要是在PC端做內容。還記得當時見投資人,大家對這個行業都不太了解。后來由于短視頻變現不可持續,我轉向了直播領域。   

      

      本來計劃今年2月10號上班,最后提前到了2月6號。其實早在春節前,就有很多人來找我。這與2019年直播商品突然火爆有關,更與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有關。   

      

      疫情全面爆發,線下業務停滯,商家無所適從。只有“電商直播”可以嘗試。我覺得我不是粉絲,但是直播來的太突然了,大家都沖進來了。這次是誤打誤撞碰到了粉絲。   

      

      但是今年以來,我發現整個電商直播行業存在很多泡沫。   

      

      各種拍電影、拍短視頻的“貓狗”紛紛進入直播電商領域,行業正在被這些人犯規,也帶來了“惡性競爭”。   

      

      比如以前我們給品牌做直播,平均每播5000元左右,但有的機構可以報500元每播。哦,天哪,500塊!如何做到這一點?因為價格低,我們的一些顧客被流失了。   

      

      這種壓力持續了兩個月左右。但是現在大部分客戶都回來了,因為500元和5000元的專業能力差別還是挺明顯的。   

      

      疫情是一把雙刃劍。泡沫越多,越接近“市場成熟”的過程。我認為,618之后,大量的直播電商MCN機構可能會“死”在市場上,原因很簡單,賺不到錢。   

      

      支個背景板就能干的行業?   

      

      電商行業似乎沒有很高的門檻。隨便找個會議室或者辦公室,搭個背景板,就可以做直播了,但是我們選擇了最“笨”的方式。   

      

      2016年淘寶開始做電商直播后,我判斷這可能是下一個趨勢,因為電商直播最接近錢,也能給客戶帶來真正的價值,所以那年我們也進入了市場。   

      

      去年我們把北京的直播基地從市區搬到了亦莊,占地500多平米。每年的租賃費用在400萬元左右,每套直播間的專業設備投入至少在5萬元以上。我們北京基地有30多個直播間,南京基地有30個。   

      

      另外,公司的業務、策劃、運營都是我們自己人,所以我們的模式很“重”,就像京東物流的‘開倉’。   

      

      我們做的是消費電子領域的電商直播。華為、小米、蘋果、OPPO、vivo、戴爾、微軟、美的、海爾等等這些知名品牌,基本上都是我們的客戶。   

      

      其實這些品牌對機構是有要求的,很多中小型的MCN機構并不具備服務大品牌的能力。我給你舉個例子。董明珠最早在Tik Tok直播時,直播信號出現“翻車”事故,畫面卡頓。董明珠介紹格力,最后沒能和粉絲互動。   

      

      所以品牌一定要找一個靠譜的公司來執行。之前有個明星在我們網站直播。開播前不到一個小時,她說沒有美女就不直播了。我們的技術團隊通過兩個流軟件的改造,臨時添加了美顏,最后順利播出。   

      

      其實北京的直播電商環境并不好,這是城市的基因決定的。北京沒有杭州的電商土壤,很難培養網絡名人主播。   

      

      杭州的主播,100塊一小時的工資,能堅持。甚至很多MCN機構一開始都不給主播底薪,這在北京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北京的人力成本會更高。   

      

      當然北京也有北京的優勢,品牌多。很多企業總部都在這里,我們可以更高效地接觸到品牌,所以北京的營銷型公司更多。你仔細想想,估計現在北京有幾百個活的MCN組織,但上規模的幾乎沒有。   

      

      我現在最擔心的是,我們做直播已經4年了,我從別人進入之前就開始做了。但是現在風突然來了,很多人反而給我上課,對我說“你要盡快借助資本飛起來”。   

      

      但說實話,我還沒想明白資本能解決什么。   

      

      關于電商的三件事,技術端是平臺端的進步方向;內容和錢無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供應鏈不是簡單融一個億就能解決的,甚至一個億都打不過。   

      

      難以批量制造“李佳琦”   

      

      目前市面上的直播大多來自網絡名人,我們直播的模式可能不一樣。自始至終,我們都沒有做過網絡名人。   

      

      淘寶的直播方式是建立一批在線直播名人。然而,我們發現,自從維婭和李佳琪以來,從來沒有出現過第三個網絡名人。而且在阿里、JD.COM等B2C為主的電商平臺上,企業和品牌其實付出的更多。   

      

      現在電商直播分為兩類:一類是網絡名人直播,是短時間內的爆發式推廣。比如某品牌找羅永浩,花幾十萬的坑費,一個晚上就能賣出2000-3000萬。但是品牌和網絡名人主播的合作基本都是虧損的,品牌需要把價格壓得很低。坑費高到幾乎沒有利潤可言。   

      

      還有一種模式是我們在做的導購直播,比較適合標準產品。說白了就是和傳統線下商場的導購一樣的性質,解決的是消費者購物“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電商模式玩的是私域流量,品牌過去積累了大量粉絲,但轉化效率不高。   

      

      我們花了兩三年時間教育合作品牌,告訴他們直播不是為了拉UV(唯一訪客),而是為了提高銷售轉化率。比如一個品牌,過去進店UV是1萬,但是購買轉化率只有2。   

    %,但通過導購型直播,品牌看到,轉化率可能提升了5個點。慢慢地,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市場已經開始認可這個邏輯了。

      

    我們的發展一直還算順風順水,大概用了三四個月的時間,就走上了正軌,第一年就已經實現盈利了。毫不夸張地說,我們現在已經有一套標準的直播營銷作業流程了。

      

    最開始的商務階段完成之后,就進入項目管理,項目經理和策劃中心、內容中心一起,根據客戶需求,確定一個月或者是一整年的營銷規劃,規劃在得到客戶認可后,就進入直播運營的環節。

      

    我們現在一個月大概能做1000多場直播,像618的直播項目,基本上提前兩個月就定好了。

      

    項目經理先收集產品信息表,編導負責寫直播腳本,腳本內容包括產品鏈接、產品信息以及產品的主要賣點。將這些匯總之后,提前一周給到主播,主播則需要去熟悉產品、準備串詞。同一品牌產品播個三四場,主播也就熟了,甚至有時候腳本有錯誤,我們的主播都能主動發現。

      

    具體到一場直播,主播和運營都會在現場。運營是負責直播幕后控場的,例如調試直播設備,直播間的推送抽獎等后臺操作等等,如果優惠券失效了,或者下單贈送的小禮品贈空了,主播反饋給運營后,運營去跟項目經理溝通解決方案。

      

    現在,我們公司崗位人數最多的就是運營,基本上每個直播間都要配一個運營,而一個項目經理可以帶三四個項目,他們也不用跟在直播現場。

      

    正因為是直播,所以更容易出事故,技術上的失誤倒還好,如果是主播口誤,涉及到消費者權益的事故,我們就可能接到投訴并賠償,這種狀況幾乎每個月都會碰到。

      

    現在,我們在全國大概共有100個主播,北京地區的主播有40來個,主播大多是兼職,下午或者晚上有直播的時候來就行。每個主播大概負責兩三個品牌。

      

    疫情期間,我們很多主播都還沒有回北京,沒辦法,只能加班。我記得很清楚,有的主播一天播滿了整整8個小時,口干舌燥,精疲力盡。

      

    我們的主播還要有很強的心理素質。

      

    我曾經見過一個粉絲,進來直播間就噴主播“怎么長得這么丑”,說話挺難聽的,主播也就當作沒看見,該干嗎干嗎。還有粉絲會質疑主播帶的產品、質疑主播不了解產品,這時候都需要主播有臨場應變能力。

      

    關于主播薪資,我們是按照時薪來付的,也會有獎懲機制,一般主播月入2萬塊沒什么問題,好一點的主播能月入4萬到5萬,但是年入千萬的主播,其實還是少數,李佳琦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介入上游產業端

      

    我們直播間的標配是,兩個攝像頭、兩個顯示屏、兩個補光燈、收音話筒,還有一臺用于控場的電腦。

      

    一個主攝像頭用來拍主播,另一個輔攝像頭用來拍產品細節的;還有兩個大屏幕正對主播,一個是同步手機顯示的直播畫面,另一個是專門放粉絲評論的,便于主播及時互動。

      

    主播背后的背景板也有講究,我們有實體背景板、實物場景(例如廚房家電就設置成廚房的實物場景)。一個月以前,我們也開始嘗試使用綠幕背景,因為綠幕可以合成出各種復雜的特效背景,還能節省物料,所以我們做了大量的技術測試,最后發現效果不錯,也符合數碼品牌方的調性,就開始推廣使用綠幕了。

      

    這里的工作節奏非常快,直播主要集中在下午到晚上,因為白天看直播的人比較少,因此加班到夜里12點是常態。

      

    遇到像618這樣的大促,每個人都忙到飛起,這期間來直播基地,可能都沒人搭理你。夜里去過南京直播基地的人,都會覺得很震撼。那里燈火通明,主播的聲音此起彼伏,每個人都像打了雞血。

      

    現在“直播帶貨”已經成為了我們公司的底層業務,獲取品牌只是第一步,今年我們提出了兩條新路徑。

      

    一是基于直播做營銷策劃,就是圍繞直播,整合多方資源提供營銷傳播方案;第二條路徑就是通過直播進入產業帶,介入上游供應鏈端。

      

    我們現在是面向B端收服務費。對于大品牌來說,一場有個幾百萬的銷售額不難,但按照CPS(Cost Per Sales,按銷售付費)的收費方式并不劃算,他們寧愿提高我的服務費。但說白了,我也不滿足于自己只是一個服務商的角色,我想進入交易,因為從資本的角度來說,服務商的天花板很低,今年1個億,明年2個億,最后做到5個億也就頂天了。

      

    直播走到最后,還是要碰“貨”這一端。

      

    我們正在試水產業帶,其實就是F2M(Factory to Market,工廠到市場)模式,現在所有的電商平臺以及快手,都在爭奪產業帶。

      

    6月份我們會在佛山開一個新基地,叫大灣區產業直播基地,未來我們可能還會在深圳開一個智造產業直播基地。

      

    但我們在供應鏈端不會做得太重。佛山這個基地,我們前后策劃了有半年左右的時間,當地的產業帶非常密集,家裝衛浴、小家電都是佛山傳統優勢制造業。

      

    就拿小家電來講,我們發現,小家電的毛利高,消費頻次也比大家電要高,而中國大部分小家電都出自佛山,但當地很多工廠并不具備電商運營能力,我覺得未來產業帶的想象空間會很大。

      

    未來電商直播會怎么發展?

      

    我覺得,首先直播市場會分層,根據品牌的大小分層,機構則根據業務能力做分層,雙方做相應的匹配。比如,我們現在對品牌其實已經有選擇權了,過去只要有單子,巴不得都接;另外在三四線城市的小直播機構,他們成本低、服務費低,也能存活,只不過在品牌的匹配上,就會出現分層。

      

    未來,我覺得“垂類主播”會成為常態化的主播,美妝、服裝、數碼、珠寶等各垂類里,還會出現紅人,這是一個迭代的過程,但未來要打造像李佳琦、薇婭這樣的紅人,難度可能會越來越大。

      

    本文源自中國企業家雜志

    免費咨詢
    免費獲取加盟資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