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
《江蘇句容戴氏承恩堂十譜》是由主編戴、戴朝君、戴相根、戴、戴朝明、戴相湘等宗親推動,經過三年多的努力才得以順利出版的。
會場
2021.7.10在句容郭莊鎮文化站會議廳,江蘇省戴氏宗親會會長戴國華、南京師范大學教授戴連榮、鹽城戴成、鎮江戴立成、河南固始、安徽合淝、宿遷洋河、金壇、常州、南京溧水的宗親們齊聚一堂,為紀念向洋代氏的豐功偉績,隆重舉行了《向洋代氏承恩堂十修譜》發布儀式。
句容待酒城文化園
句容及其周邊地區自東晉易觀和將戴氏家族從廣靈縣遷至金陵以來,一直是戴氏家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后來又傳到戴奎、戴云、明寶、碩子、法興、至德、貴公、疏倫到安公。
戴立新院士參觀戴樹倫紀念館
我家家譜以東晉末的《說子》為祖;三志,梁尚書成;五周,唐邵青大理寺;七叔倫,唐御史中丞,遷居金壇。洪武十朝最后一周,從金壇遷至句容故城,為故城之始。肱派金壇蘆莊;聚金壇南窯;回到景堯金壇。九宏波及15強省份,前遷溧陽;十、坤、邦、巴三,不住;第二十代戴秀(行一萬二),宋末由古城派遷至臨泉洋巷。到了二十五世紀,第四個被唐玲遷到唐唐,第三十五個被南堯分到丹陽唐璜。陽承恩堂有十三個古村落,都是戴的,已經有八百多年了。自明朝萬歷年間,歷經十次更新,而這十年修訂,從九年修訂,已經走過了98個春秋。
戴《九修譜》原譜
這次修訂共八封,36卷,6000多頁,150萬字,按照“五常”(仁、義、禮、智、信)排序。頻譜負責人根據代碼記錄頻譜。
一代:邦達文遠尚,一日輝煌;儒家立邦,以合作著稱。
相關分支:常州、溧陽、金壇、鎮江、丹陽、宜興李添勝、宜興朱波、普渡、太湖邊、宿遷洋河、南京湖熟桃田尾、胭脂巷、蘇州同里、王萍、義亭、昆山、紹興縣、上海朱家角、嘉定、云貴川等不勝枚舉。
部分參與者
編委會成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