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十年的真假藍水晶,底部防偽標簽看不出什么區別,但從噴碼、顏色、圖案、材質、假酒口感等方面還是很明顯的。
53度黃蓋汾酒入口綿軟,即使不會喝酒的人也能喝一點,讓人不知不覺喝多了,所以俗稱“死亡53”,因為價格親民。
每一瓶紅蓋粉和黃蓋粉都有一個激光雕刻的“粉”字。上半部分在瓶蓋上,下半部分在玻璃瓶上,這是最重要的。
自己收藏的兩瓶汾酒,老鐵幫忙辨別真假?
一到促銷,我就立馬去某貓(我是某貓某寶的終極粉,只在這里買東西)網上找網友推薦的汾酒,聽他們說汾酒,楚。
今天品嘗了53度的出口紅瓷汾酒和45度的老白汾酒。味道明顯不一樣。令人驚訝的是,45度的老白汾酒比53度的紅瓷汾酒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