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還的總還。一大早,在薅羊毛拼多多參加狂歡的部分用戶發現,部分訂單被拼多多平臺強行取消,部分充值話費的網友發現,自己的話費被運營商強行退回。
但出乎意料的是,薅羊毛現在可以自信地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有用戶在接受采訪時義憤填膺,認為自己只是拿到了一張優惠券,平臺不應該強行注銷。更搞笑的是,還有很多媒體人和意見領袖跟在后面,認為平臺的過錯不應該讓用戶承擔損失。
劫富濟貧是底層人性的一部分,但劫富濟貧在邏輯和規則上永遠是錯誤的。尊重他人的財產權是基本社會規則的一部分,而薅羊毛和互聯網黑產,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數據時代的詐騙和盜竊。
在品多多今天提供的詳細聲明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羊毛黨作為灰色產業是如何侵占企業利益的。
聲明稱,羊毛黨使用的優惠券是拼多多與某電視節目合作產生的臨時優惠券,從未在任何公開推廣活動中出現過,也未開設任何公開入口。黑產團隊通過非正常渠道發現漏洞并生成二維碼,并在公共領域傳播。
這是明顯的技術犯罪,與傳統意義上的“薅羊毛”完全不同。
一般來說,這就相當于一個專業團隊發現了別人門鎖上的洞,撬開門鎖去偷,而且,為了逃避責任,干脆把門打開,讓大家進來拿東西回家,以此制造“公開發券”的假象,來逃避偷竊的責任。
所以用戶完全沒有理由抱怨平臺不應該收回優惠券。用戶沒有理由拿走原本屬于平臺的東西,無論是遇到別人開門,還是高速公路上貨車側翻。這是對他人財產權的基本尊重,失主應該能夠采取各種措施追回損失的資產。
對于拼多多這樣的新晉巨頭來說,這次攻擊暴露了他們風控體系的基本漏洞。然而,更值得反思的是,一個本質上嚴重竊取公司財務的案件,為何在輿論上卻陷入了一場無辜的狂歡?
因為盜竊團伙除了盜竊,不可能給所有人開一扇門,所以認為盜竊本身在道德上是合法的。也不能因為技術竊取的便利性和無障礙性,讓旁觀者輕易理解他人,容忍自己。
當“羊毛黨”這個詞第一次見諸報端的時候,它確實享有過一段時間的道德豁免特權。當時的互聯網公司因為風控體系和制度的設計問題,往往會有一些折扣漏洞可以被用戶利用。然后,羊毛黨也在很多人心中產生了“個人通過精明的算計與商業巨頭討價還價”的錯覺。
拼多多出現技術缺陷,100元無門檻領取代金券,引發羊毛黨狂歡。
然而,隨著技術和風險控制手段的升級,普通人意義上的“薅羊毛”空間幾乎不存在了。羊毛黨已經成為一個職業犯罪團伙。他們擁有大量的黑手機卡,并利用互聯網公司的技術漏洞瘋狂獲利。
其實現在有不少羊毛黨,就是利用技術漏洞進行高科技犯罪,游走在詐騙盜竊邊緣的職業團伙。
此前有專業機構做過統計,國內網絡黑產上下游從業人員超過160萬人,年產值超過1000億元。從傳統銀行、保險公司到電商平臺,都成為了他們攻擊的目標。
這是對我們商業環境和共識的公然違背。大眾要認識到,黑產隊不是叛逆英雄,也不是草根代表。它們不僅侵害了企業的利益,也剝奪了用戶的紅利,最終破壞了企業與用戶之間的信任鏈接。
打擊黑產和羊毛黨,應該也是大數據時代最重要的共識。
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