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是當地歷史、文化和習俗的結晶,承載著一代人的記憶。
收藏老酒是很多人的一大愛好。它不僅是一筆財富,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
在很多人的童年記憶里,都有父親喝酒的畫面。刻在靈魂深處的記憶,已經成為我們一生的情懷。
牛欄山的濃香故事
紅糧大曲
北京人對老酒的記憶大多來自二鍋頭。
牛欄山除了香,其實還出了濃香型白酒。
玻璃瓶和米酒標簽是20世紀70年代的記憶。
高溫糖化發酵生產紅糧大曲
酒體飽滿,醇厚甘甜,口感柔和,回味怡人。
北京大曲
翻看北京史上最“高”的白酒
必須有北京大曲,牛欄山濃香的又一例證。
以城市命名,葡萄酒被賦予了太多的時代意義。
不幸的是,該產品僅在十多年后就退出了市場。
如果這張牌還在,二鍋頭就保不住第一了。
北京特曲
鄧華牌北京特曲是老北京人心中的名牌。
始于20世紀70年代,止于90年代。
北京特曲填補了北京濃香型白酒的空白。
也結束了北京只能出二鍋頭的遺憾。
各種酒瓶還是會出現在很多人的夢里。
活在茅臺陰影下的“貴陽酒廠”
貴陽大曲
與茅臺同處貴州,貴陽酒廠吃了不少苦頭。
作為花旦貴陽大曲的主人,也已經很驚艷了。
可惜我們難逃宿命,結局尷尬。
貴陽大曲屬于名門望族,遠遠落后于茅臺。
演繹了一段貴州酒的悲壯歷史。
貴陽曲酒
貴陽酒廠由140多個酒廠組成。
生產的酒五花八門,品牌足以打破世界紀錄。
70年代的貴陽曲酒現在很難找了。
雖然當年地位不高,但今天也算是咸魚翻身了。
成為老酒收藏的熱點。
黔春酒
53種優貴酒之首是千春酒。
貴陽酒廠成功利用“麩曲醬香”釀造醬香酒。
醬香不遜于茅臺,是老貴州人的驕傲。
這個正方形深深印在一代人的記憶中。
改頭換面的安酒與習酒
安酒
p>“九月九日是日造酒味佳,終年不淡”貴州不僅是醬酒的天下,濃香也別有韻味
安酒“濃中帶醬”的特色就是代表之一
只可惜90年代酒廠陷入困境,泯然眾人矣
今日的安酒再好,也終究物是人非事事休
▼習牌習酒
曾幾何時,習酒還并不屬于茅臺
曾幾何時,習酒還是醬酒界一顆新星
1983年習酒誕生于習水大曲的光環下
憑借其溫和柔雅風格成為醬酒中的黑馬
那年紅衣加身,習酒終只能為它人收購
暮氣沉沉的老白干
▼老版衡水老白干
老白干之老,在生產歷史
盡管衡水老白干沒拿到什么國優獎項
但也并不妨礙它成為家喻戶曉的老牌白酒
六十七度啤酒瓶的老白干,烈性十足
絕版多年備受老酒市場青睞
▼哈爾濱老白干
敢稱自己是“中國老白干”的哈爾濱老白干
是全國唯一上榜、且四次獲獎的老白干酒
在老白干歷史上的地位一騎絕塵
只可惜如今已退隱江湖,再難尋蹤跡
掉隊的低度白酒
▼張弓大曲
勒馬回頭望張弓,喜謝酒仙餞吾行
曾經的張弓大曲,是河南名酒的頂梁柱之一
35度的張弓酒,彌補了我國無低度白酒的空白
也成為了中原地區酒桌上的常客
可“東西南北中,好酒在張弓”卻再難被人提起
美酒杜康之爭
▼伊川杜康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杜康酒的三足鼎立之勢也是酒界一大奇聞
但收藏價值最高的當屬河南伊川杜康
那些年的商標之爭讓三家杜康酒元氣大傷
合并后的杜康再難還原當年之盛世
▼汝陽杜康
一樹三花,汝陽杜康當仁不讓
曾與伊川杜康同被評為國優酒
但可惜打官司耗時耗力,杜康日漸式微
三方敗北,江湖再無杜康神話
分分合合口子酒
▼“濉溪”牌口子酒
淮北口子酒,曾經是皖酒的代表之一
素有“隔壁千家醉,開壇十里香”的美譽
1964年濉溪酒廠一分為二
“濉溪”牌、“口子”牌分家
也就誕生了兩種不同的口子酒
▼“口子”牌口子酒
九十年代,口子酒兩大酒廠合并
之前分開生產的口子酒就此成為稀罕貨
即使這些年口子酒無人問津日漸消失
那些承載著回憶的老口子酒
卻成為了收藏精品,一瓶難求
消失的迎春酒
▼迎春酒
河北老名酒,一定有北方小茅臺迎春酒
作為北方麩曲醬酒的代表之一
曾多次獲得“國家優質酒”的稱號
90年代,迎春酒橫掃河北低端白酒市場
可惜后來迎春酒破產重組,不復當年榮光
老酒中的逆襲之酒
▼80年代白云邊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兼香型的代表白云邊具有悠久的歷史
早在上世紀時就已經是家喻戶曉的名酒
雖說如今的白云邊依舊火熱
可再不復當年的容顏與滋味
▼80年代景芝白干
山東老牌名酒景芝牌景芝白干
是芝麻香型的白酒代表之一
它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宋朝年間
景芝古釀越千年,醉世神功代代傳
如今80年代的景芝酒,世間難尋
文革時期的酒中珍寶
▼太白酒
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
曾經的太白酒與西鳳酒兩翼齊飛
被大家成為陜西兩大酒中之寶
文革時期的太白酒,更是稀世罕見
▼四新牌竹葉青
文革時期”破四舊,立四新“
四新牌竹葉青酒應運而生
竹葉青是清香型白酒中難得的珍藏老酒
能得一瓶是諸多藏酒人的共同心愿
一瓶老酒,一個故事;一瓶老酒,幾多回憶。
老酒是歷史的記憶,它有歷史的味道、歷史的底蘊、歷史的價值。
老酒,已然成為中國白酒市場上的一顆新星,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