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喜歡喝酒,尤其是有些人推崇酒桌文化,認為喝多了才是真朋友。酒精性肝炎是中國最常見的肝病之一。長期大量飲酒會導致我們的肝臟持續受損,初期可能表現為脂肪肝,久而久之就會發展為酒精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
長期飲酒造成的肝臟損害,早期可以無癥狀,也可以是非特異性的,表現為右上腹疼痛、食欲不振,還可能出現體重減輕。隨著病情的加重,可能出現精神癥狀、蜘蛛痣、肝掌。那么當這些癥狀出現的時候,你戒酒能恢復嗎?詹建華博士說:可以,但是要分幾種情況。不同階段的治療和預后是不同的。
第一,輕度酒精性肝損傷。早期輕度酒精性肝損傷,肝臟生化指標、影像學檢查乃至病理檢查基本正常或輕微。
第二,酒精性脂肪肝。如果肝臟b超等檢查提示脂肪肝,肝功能異常,轉氨酶就會升高。
第三,酒精性肝炎。可見,持續性肝炎活動表現為轉氨酶升高,可伴有血清膽紅素升高,甚至發熱,外周中性粒細胞升高。如果這些指標異常,說明肝臟受損嚴重,大量肝細胞壞死。其中,重度酒精性肝炎可表現為黃疸、凝血功能差,甚至出現肝性腦病等肝功能衰竭。
第四,酒精性肝纖維化和肝硬化。酒精性肝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容易形成并進展為肝纖維化,導致酒精性肝硬化。結合患者的飲酒史、肝功能、血清纖維化標志物、瞬時彈性成像和影像學檢查,可以做出初步判斷。
但如果真的要評估酒精對肝臟的損害程度,還是建議做肝活檢。我們可以看到肝細胞脂肪變性和炎癥的程度,以及纖維化的范圍和形態,這些都可以準確地反映當前的肝臟基礎。
為什么要評估酒精性肝損傷的肝基礎?這是因為肝損傷不同階段的治療和預后存在差異。在某些階段,單獨戒酒可能不會顯著改善肝臟組織學進展,需要更積極的對癥治療。
飲酒后導致肝損傷,轉氨酶和谷氨酰轉肽酶升高,一般戒酒一個月后恢復正常。但是,會發生酒精性肝損傷。除了禁欲,還要根據疾病階段和營養狀況綜合分析,需要營養支持促進肝臟修復。如果已經到了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階段,就要積極預防和治療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
戒酒是酒精性肝病最重要的治療方法。目前已有多項研究證實,戒酒可以快速恢復肝功能的異常指標,改善肝損傷的組織學進展,延緩纖維化的進展。然而,僅僅禁欲有時是不夠的。對于長期飲酒導致慢性肝損傷的人,營養支持和必要的藥物治療也是必要的。
詹建華醫生建議,長期飲酒的人應該去醫院定期體檢。如果他們有肝病史,他們就不應該喝酒,尤其是那些肥胖和有脂肪肝傾向的人。如果他們長期飲酒,很容易引起酒精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