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開了就枯萎了。細看歷史,酒借風起,登上寶座。會有酒凋零,會跌落神壇!
江蘇的“三溝一河”就是典型的例子。過去并肩存在,現在沒落了,改名了。
相比之下,今天的洋河依然是蘇州白酒的“門面”,是中國著名的白酒品牌。然而,曾經輝煌的“三狗”卻有點“尷尬”,淪為“冷板凳”。真的很尷尬!
我們來看看洋河過去的三種“尷尬酒”。你喝了多少?
湯溝酒――南國湯溝酒,開壇十里香!
它不僅是當地的名酒,而且在鼎盛時期,這種酒在全國各地都很受歡迎。更有甚者,有外地酒客到江蘇指名道姓喝湯溝酒,曾答出“湯溝酒自南國來,壇上滿百里香”的精辟之言。
80年代在全國銷量遙遙領先,高于大部分白酒。當時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名牌白酒。
可惜發展受阻,自身規劃不當,所以一直在走下坡路。現在連省里都很少再見到了。
雙溝酒――濕地珍寶,名酒雙溝!
此酒產于淮河岸邊的雙溝鎮,是十七大名酒之一。與發展越來越好的洋河相比,可以算是“沒落貴族”了。
因為酒的質量還不錯,知名度也不低,輝煌時期年銷量一度超過10億。
可惜“花無絕期”,酒也是如此。自從2010年雙溝被洋河收購后,我就曾期待它能走得更遠,但并沒有引起太大轟動。
而且因為基酒以洋河為主,所以現在在市場上“不景氣”。不僅是外地人,就連江蘇省本地人也越來越少喝這種酒了。
高溝酒――高溝名酒,名不虛傳!
在“三溝”中,它的發展是較好的一條。第四屆品酒會榮獲濃香型白酒第二名,八九十年代是最美的時候。
后來,這款酒進入了發展的“疲軟期”。好在及時進行了品牌創新,更名為金世元,讓它再次跟上了時代的步伐。
所以有的酒友會說,沒有“三溝一河”,只有“兩溝一河一緣”,指的是現在的世界。
不過這款酒也有缺點,因為銷量大部分來自本地,很少有外地人喝。所以多年來一直在尋找“走出去”的方法,目前收效不大。
除了江蘇,我國其他地區還有類似的“尷尬”酒嗎?
其實類似的葡萄酒品牌還有很多。有的是因為品質,有的是因為定位,有的是因為宣傳。以下兩款酒在其中。喝的人看看也不可惜!
君中元私藏酒――貴州
和江蘇一樣,貴州也是著名的葡萄酒大省。地方酒很多,但茅臺太亮,其他酒就暗很多。
這款酒的釀造者是曾,師從醬香酒之父,在醬香酒行業深耕已久。
老一輩釀酒師對原料要求嚴格,選用優質高粱和小麥,100%純糧釀造,工藝上采用醬香酒獨有的12987釀造工藝。為了保證口感,成品酒出廠前要陳釀6年以上。
所以這款酒風味十足,尤其是品嘗的時候。酒入口沒有一絲洋味,有的像老酒一樣醇厚,甘甜。
照理說,這么好的酒質應該是全國知名的。但自誕生以來,并沒有在宣傳上投入太多,導致它只在當地的飲酒者圈子里出名,這對于葡萄酒愛好者來說是一大遺憾。
迎春酒――河北
以前春酒很有名,不僅河北能看到,周邊省份幾乎都能看到。當時很多酒友親切地稱之為“北方小茅臺”。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種酒名利雙收,南方有茅臺,北方有春節,可見其實力非同小可。
后來在90年代末的重組浪潮中,一步步走下坡路。雖然仍有一些老酒友癡迷,但由于其自身的產銷問題,很少出現在省外市場。
在結語:,一杯好酒足以慰藉世界。如果你知道其他什么名酒,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