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汾酒作為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在米卡有著悠久的歷史。新出的汾酒原酒口味偏辣,度數較高,不能直接投放市場。必須經過陳化(又稱老熟)、勾兌、包裝等工藝處理,進一步提高品質,才能投放市場銷售。但以汾酒為主的白酒,如竹葉、玫瑰、白玉等。必須經過陳化和混合才能制備。因此,貯存、勾兌、包裝是汾酒生產中三個重要的后處理工藝,保證成品汾酒清香純正、醇香甘甜,在整個汾酒生產過程中起到收尾作用。
貯陳 勾兌――貯陳
清香型汾酒需要儲存技術更加完善。汾酒的貯存流程為:收酒-調酒-貯酒-陳釀處理-陶壇貯存。其中陶壇的貯存稱為陳釀的貯存,是汾酒陳釀最重要、最關鍵的環節。
一、收酒
采酒過程主要是對酒類生產的原酒進行計量和分級。正常情況下,一個汾酒團隊每天生產500公斤左右的汾酒。汾酒原酒大致可分為兩種,即大茬汾酒和二茬汾酒,品質各不相同。但不同團隊生產的原酒在酒精度、理化指標、感官指標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收酒的過程是測量每班生產的原酒的重量和酒精度,然后按車間、班次、殘茬分類或分段分別存放在指定的陶瓷壇內,等待質量監督檢驗部門立即對這些原酒進行評價、分類并做好記錄,如產酒日期、生產車間、班次、殘茬分類、酒精度和質量評價意見等。然后按照酒的等級分開存放。
二、并酒
調酒人員收到質監檢驗部門發來的原酒各班、各段評分匯總表后,根據評分情況對原酒進行評分,將原酒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等四個等級。然后按照同級勾兌在一起的原則,將分級后的原酒通過專用管道輸送到萬噸儲酒中心的大罐中進行進一步加工。一般不會有不合格的酒。如有不合格酒,應單獨存放,存放1個月進行復核,并根據復核結果進行處理。
三、貯酒
儲存1萬噸葡萄酒的基礎設施主要是不銹鋼罐。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儲罐分為四個區域,每個區域有24個100噸儲罐和兩個50噸調和罐,總儲存量為10000噸。整個罐區的主要功能就是圍著原酒轉。隨著時代的發展,罐區將被改造成一個新的調合中心,用于調合大批量產品。
四、老熟處理
萬噸儲酒中心的原酒儲存一段時間后,會送去除濁工序做進一步處理。該工藝是汾酒工藝的關鍵工序,也是白酒企業的核心技術之一。主要是通過人工技術加速原酒的陳釀,以縮短貯存時間,提高貯存效果。在陳釀處理的同時,還進行原酒勾兌操作,主要是降低酒精度,經過這道工序的酒成為半成品,進入傳統酒庫。
五、陶缸貯存
半成品酒通過專用管道進入傳統酒庫的陶罐儲存。葡萄酒倉庫是一棟兩到四層的建筑。這棟樓的外墻比一般的樓要厚。葡萄酒庫應滿足冬暖夏涼的要求。汾酒廠有10個倉庫,其中最大的倉庫容量超過6000噸。傳統酒庫用陶罐儲酒,一般用江蘇宜興、廣東佛山的陶罐,容積從350升、500升、1000升不等。一個裝酒的陶壇,壇口用無毒塑料包裹,用皮圈捆綁,上面覆蓋5-7層麻紙,再在麻紙上壓上2厘米厚的紅色頁巖石板,既能減少酒的自然蒸發損失,又能使部分空氣進入壇內,促進酒的自然陳釀。葡萄酒儲存的過程在葡萄酒行業被稱為“陳釀”,是清香型名酒不可逾越的階段。葡萄酒在陶瓷罐中的自然儲存,是任何陳釀技術都無法比擬的法寶。在此之前,陳釀過程只起到催陳和推動的作用,陳釀的自然醇香必須在傳統酒倉的陶瓷缸中培育,真正符合“越陳越香”的原則,“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的酒質才會更高更醇,這才是“陶壇養智,提神醒腦”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