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窖藏總不佳,好酒需窖池老”。作為濃香型白酒不可復制的核心優勢資源,五糧液擁有起源于明初的地穴式曲酒發酵窖池群,讓古窖池成為一個“神秘”而偉大的存在。
今天五掌柜繼續#揭秘五糧液時間#看看五糧液的明初古窖池。
業內著名的“長發盛”古酒樓就在鼓樓街。古酒樓分左右兩區,東南西北兩個方向布置。
“菜刀柄”是左區右欄第一個長毛上升的地窖,因地窖形狀類似菜刀而得名。口是石頭做的,窖壁和底是土做的。地窖長3米,寬2米,深1.8米。
“板子窖”為右區左欄第一窖,因窖面木板而得名。洞口用石頭砌成,石墻用板壁鑿成,窖壁和窖底用土砌成。坑長2.3米,寬2米,深1.6米。它們建于明朝洪武年間,已有650多年的歷史。
房間墻上有長發纏枝的木刻花,室內建筑的麻雀上有鳳凰牡丹的木雕畫,典型的明代風格。
常發雖然是五糧液的“明星”古酒鋪,但并不是五糧液的唯一。五糧液還有另外七家古酒鋪,分別是李傳勇、全恒昌、天喜福、中三和、張萬和、聽月樓、劉鼎興。他們共同組成五糧液501車間,經歷著時代的變遷,不斷釀造五糧液酒,成為五糧液的香之源,文化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