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期間,雨下得很大,
路上行人奄奄一息。
對不起,餐館在哪里,
牧童笑而不答杏山村。
杜牧的詩《清明》影響力之大,以至于“杏花村”成了中國影響力最大的酒的代名詞。至于杏花村到底是山西汾陽、安徽池州還是湖北麻城,多年來一直有激烈的爭論。因為這件事,安徽也和汾陽對簿公堂。經過漫長的訴訟,法院最終判決酒去汾陽,游池州。雖然各方仍有爭議,但終于塵埃落定。
為了汾陽這個品牌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在“酒歸汾陽”之后,“杏花村”這個品牌就漸漸沉寂了。如今,汾酒從各種渠道發布了大量信息,需要重建“杏花村”,復興這個品牌。
當年的官司吸引了太多眼球。如果我們抓住了當時的機遇,就可以把“杏花村”做大做強。但時間不能逆流,“杏花村”品牌終于等到了機會。好在這幾年汾酒的發展很快,“杏花村”的復興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雖然我遲到了一會兒,但我終于到了。
01
“杏花村”是個老品牌
汾酒集團有汾酒、竹葉青、杏花村三個主要品牌。
“杏花村”是一個很老的品牌。1953年,汾酒為出口產品設計了“杏花村”牌酒標。1956年,汾酒申請注冊“杏花村”牌竹葉青酒商標;1957年,汾酒在國內市場申請注冊了“杏花村”牌汾酒商標和“杏花村”牌竹葉青酒注冊商標。汾酒的這種品牌認知度在國內非常少見。據說安徽池州據說出產“杏花村”酒,但當李鬼遇上李悝jy,很快就被打回了原形。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杏花村的產品在市場上幾乎是硬通貨,非常暢銷。廣平杏花村曾經暢銷全國。1997年,“杏花村”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國家馳名商標。作為汾酒最重要的拳頭產品之一,在消費者中享有很高的聲譽。
但后來,在汾酒集團集中力量,以“汾酒”品牌為核心持續發力的大環境下,杏花村的品牌開始淡化,逐漸衰落。
當然,“杏花村”的蕭條與其他老字號的消失不同。還有很多是經營不善造成的,而“杏花村”則是汾酒的發展戰略造成的。換句話說,汾酒發展戰略整體調整后,品牌酒“杏花村”有無限可能。
02
“杏花村”是個好品牌
判斷一個品牌的好壞,有三個關鍵因素: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
在所有的品牌中,知名度是最難做的,但對于《杏花村》來說,根本沒有這個麻煩。杜牧的無敵口號,讓杏花村在“人氣”上有了天然的優勢。只要上過學的人都知道“杏花村”有美酒,這是中國唯一的天然優勢。
對于品牌來說,擁有知名度之后,美譽度是另一個重要的標桿。“杏花村”是汾酒的一個品牌,讓“汾酒”這個品牌的口碑完全無縫嫁接到“杏花村”上。另外,“杏花村”作為一個老品牌,之前在市場上也有一批忠實的粉絲。各種因素的保護,
這個品牌沒必要擔心自己的“名聲”。
而口碑往往是品牌打造過程中最難的,但“杏花村”幾乎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擁有。所以,在未來,杏花村品牌的發展方向應該是非常明確的,就是下大力氣在客戶忠誠度上下功夫。
說到忠誠,我們經常搭配的動詞一般是“培養”。用這個動詞表示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讓消費者真正感受到物超所值的比例,讓消費者感受到與品牌溝通的渠道,讓消費者感受到企業強烈的責任感。在這些方面,汾酒有非常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
所以就品牌而言,“杏花村”絕對是一個好品牌,未來很有潛力成為汾酒的又一個“金字招牌”。
03
“杏花村”品牌復興大有可為
清香型白酒近年來發展迅速,汾酒是火車頭。在汾酒的帶動下,眾多清香型白酒企業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這種現象說明整個香餅在做大,市場在拓寬。隨著其他白酒的快速發展,自然要讓自己家的老品牌“杏花村”復興,那么接下來的路會越來越有可能。在厚重的釀造歷史支撐下,借助精湛的釀造工藝和成熟的營銷體系,“杏花村”品牌的復興注定大有可為。
所以《杏花村》復興提出后,很多人都很看好。但是“杏花村”的條件太好了,從辯證的角度來看,它本身就會成為一道屏障。比如如何區分“杏花村”和“汾酒”,就是一大難點。從酒類產品來看,從輕瓶到高端都有經銷,每個價位段都有一批穩定的消費群體,杏花村的發展空間不大。
這時,幾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擺在了“杏花村”面前。同樣的酒體,價格差不多,為什么消費者買的是“杏花村”而不是“汾酒”?“杏花村”如果下大力氣,會不會和“汾酒”競爭形成內部品牌,陷入同門?
相殺的窘境。如果“杏花村”為了保汾酒,畏手畏腳不敢作為,又如何實現復興呢?從目前能看到的相關信息來說,“杏花村”確實在尋找新的方向,而且已經做出了一些成績。可以看得出,“杏花村”正在努力回答這幾個問題。汾酒要復興“杏花村”品牌的信息越來越多,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影響力還相對有限,但崛起的勢頭已經表現出來了。“杏花村”這個清香老兵,在新一波的滿血復活之后,一定會再創輝煌,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