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酒水資訊 > 酒水功效

    新玻璃瓶汾酒怎樣分出真假,汾酒青花20怎么拆開盒子

    黔酒匯 酒水功效 2022-10-15 14:07:33

    品牌名稱:醬香白酒加盟 所屬行業:酒水 > 白酒

    基本投資:05~50萬元 投資熱度:

    加盟意向:163400 門店數量:5340家

    索要資料 查看詳情

      

      “請問,餐廳在哪里?牧童指杏花村。”這句名句中的“杏花村”,就是今天的汾酒。   

      

      作為八大名酒中汾酒的代表,汾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汾酒在山西的名氣雖然略遜于貴州醬香中的茅臺和四川濃香中的五糧液,但從酒的產地來說,它是后兩者的始祖。   

      

      然而,歷史悠久、口碑極高的汾酒日前被曝出“史上最虐品牌”,在市場上掀起軒然大波,給集團聲譽帶來前所未有的危機。   

      

       1.   

      

      杏花村里雜酒多   

      

      據新京報報道,據汾酒集團經銷商和內部人士透露,股份制白酒是指山西杏花村汾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汾酒廠)生產的汾酒,是汾酒老廠,而集團白酒是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其他子公司生產的白酒,以各開發商設計的包裝為名銷售,所以也叫“開發酒”。   

      

         

      

      據介紹,汾酒廠生產的股份制白酒批零差價不大且穩定,而30元一瓶的“發展酒”批發價可達600元左右的零售價。   

      

      葡萄酒的發展,俗稱“品牌酒”。   

      

      貼牌葡萄酒對李鬼有強烈的懷疑。多年來,貼牌酒擾亂了白酒市場,導致消費者產生了難以辨別的疑慮。   

      

      據報道,在杏花村,連李鬼都有“李二鬼”來模仿。由于品牌酒鬼酒數量眾多,當地出現了許多名稱不同的疑似“開發酒”。雖然包裝上印有“山西杏花村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出品”、“杏花村”等字樣,但無法查詢到開發商、白酒生產企業的名稱、地址等具體信息。據新京報報道,一些無良開發商和經銷商利用這一漏洞,用三五三白酒灌裝,冒充酒鬼酒。   

      

       2.   

      

      30元的出廠價,零售600元   

      

      據介紹,杏花村鎮酒精大道和307國道兩側有數百家出售酒精飲料的店鋪,每家都陳列著幾十種樣品酒,但店主介紹“這么多種酒精飲料,我們自己卻只喝庫存酒。”   

      

         

      

      印有“山西杏花村酒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包裝為股份制白酒,印有“山西杏花村酒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包裝為集團發展白酒。   

      

      公開資料顯示,汾酒廠是汾酒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汾酒廠主要生產銷售汾酒系列、杏花村系列、竹葉青系列、白宇汾酒系列等自營汾酒品牌。   

      

      各種汾酒“團酒”包裝各異,外包裝上都貼有二維碼。媒體通過二維碼查詢發現,各種團酒價格在300-600元左右波動。根據介紹,“你可以拍其他地方二維碼上的價格,但實際上批發價很低。”   

      

      當地店主王攀拿他店里一箱標著“杏花村原漿”的開發酒舉例。一盒六瓶的批發價為180元,相當于每瓶30元,但其二維碼顯示零售價高達每瓶688元,是批發價的20多倍。   

      

      有業內人士向F-Finance指出,汾酒集團的代工和條碼開發在業內是眾所周知的。“茅臺五糧液也有代工,但在汾酒面前都相形見絀。”   

      

      上述人士表示,“貼牌生產相當于李鬼在官方許可下合法銷售。但是,如果嚴格管理,也不一定完全是壞事。一些消費能力不高的消費者抱著愛面子的心理購買品牌酒是很正常的。中國名酒屈指可數,產能有限是眾所周知的。這本來就是品牌酒存在的理由。”   

      

      河南省鶴壁市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西鳳酒、汾酒代理商告訴華華財經:“我認為,品牌酒的名稱和包裝應該有一個徹底的、明顯的區分。其次,品牌酒的數量要嚴格控制。品牌酒畢竟不是原酒,品控的嚴格程度肯定不如原廠,所以不會像原酒一樣受到產能的太大限制。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一款名酒的品牌酒太多了,這是   

      

      “和汾酒一樣亂,可以說中國白酒品牌是最好的。有三四百個,最多的時候有近千個。這種亂七八糟、亂七八糟的貼牌極為罕見。”   

      

       3.   

      

      汾酒集團的“開發商模式”   

      

      清香型白酒直到現在都不是市場上最主流的香型,汾酒的早期發展只能算是不溫不火。但進入21世紀后,汾酒集團開始授權一些有資金和資源的個人或公司自行設計酒瓶和外包裝。汾酒集團灌裝飲品后,授權方在外包裝上印制“杏花村”商標和汾酒集團公司名稱進行銷售。在這種模式下,個人或公司被視為授權方,統稱為“開發者”。   

      

      這種模式類似于“收加盟費”。借助該模式,汾酒集團實現了快速擴張。與之相對應的是,巔峰時期有一千多個“開發者”。公開報道顯示,2008年后,汾酒自主品牌超過120個,聯合開發的品牌超過160個。   

      

      “在這些開發商那里,酒質好嗎?有沒有接近汾酒的?也許吧,但只要不是庫存酒,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應就會顯現出來,最終集團所有的酒發展都會走上價格斗爭的道路。”業內人士劉雙太告訴花財經。   

      

      當然,許多“開發商”之間存在競爭   

    爭,汾酒的股份酒不愁銷路,但是開發商的酒好不好賣,那就要各憑其能。有媒體曝光過,部分“開發商”謊稱汾酒集團招代理商,從全國各地尋找經銷商,通過邀請其來到杏花村鎮參觀等手段騙取信任,繼而用高于實際批發價一大截的價格坑經銷商。據藍鯨財經報道,有受害者在杏花村股份有限公司和黨委辦公室與不明身份的人簽訂了合同,損失慘重。

      

    4.

      

    汾酒品牌含金量遭質疑

      

    據多家媒體報道,明面上汾酒集團規定所有酒水必須來自集團公司,不能私自灌裝,但是,這一規定管不住眾多開發商。

      

    “根本就沒法管,集團開發酒牌子太多,防偽都是大難題,別說消費者,杏花村鎮上的人都不好分辨,最關鍵的問題是,股份酒,入口就知道真假;集團開發酒只要是同等酒質,誰能分辨的清楚酒水到底是來自集團,還是干脆就是散裝酒?”劉雙泰告訴花朵財經,在失去汾酒獨特口感的屏障后,集團開發酒“防偽”根本就無從談起。

      

    “要說假,我只能建議你記住,除了股份酒,都是假汾酒!沒有必要試圖在集團開發酒里面分出哪個口感更好,這次好,下次又不好了,酒質穩定程度沒法和股份酒比,那么多的散裝酒廠,我賣了12年汾酒都分不清,一般消費者咋分清楚(集團開發酒)?”劉雙泰說,散裝酒灌裝集團開發酒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汾酒集團自己也無力分辨和監管。

      

      

    真假的界限,在此本就逐漸模糊。而模糊的界限,給了真正的造假者可乘之機。

      

    “酒瓶子、酒瓶蓋,山東、河南都有賣,要什么樣就能生產出什么樣的,然后,買散裝酒不難,灌裝更不難,造假當然也就不難。”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花朵財經,汾酒集團的貼牌酒泛濫,也給了不法分子巨大的仿冒空間,且比起集團開發酒,假酒連最基本的安全問題都難以保障。

      

      

    “早期開發商模式為汾酒跑馬圈地立了功,另外,現在汾酒是上市公司,領導層要顧慮到業績增長,所以實際上一直沒有下狠手去從根源治理貼牌泛濫。過于泛濫的貼牌,對于汾酒是一杯真正的毒酒,一口悶了短時間很舒服,毒素卻在肌體內長久地發作,毀掉的是汾酒的品牌含金量,是未來。”行業觀察人士趙晉松說。

      

    對此,22日午間,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團發表聲明稱,將針對汾酒開發酒亂象報道中的內容進行核查,請求執法部門對假冒侵權產品問題進行查處。

      

    免費咨詢
    免費獲取加盟資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