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起源于中國,只存在于中國。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葡萄酒之一。黃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夏初,當時非常流行。戶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都城。當時大禹之子齊邀請釀酒師易地在戶縣創辦了黃酒作坊,正式開啟了中國黃酒的歷史。到了秦朝后期,黃酒已經成為宮廷御用酒。
黃酒在唐宋時期達到頂峰,李世民和李淵都用縣黃酒招待大臣,使黃酒更負盛名。大詩人白居易曾盛贊黃酒:“柿樹青蔭,王家亭院闊,湖仙酒在瓶,鐘南山山在墻上。”
據史料記載,蒸餾法在我國唐代就已存在,宋代基本普及,黃酒逐漸走下坡路。蒸餾酒叫清酒,清代叫燒酒,解放后改為白酒。
許多飲酒者有一種慣性。當他們喝多了酒,他們的味道必然會變得更重。身邊很多朋友都是這樣。他們喝了很多年的汾酒,突然因為覺得汾酒太淡而去喝濃香型白酒。
黃酒度數低,不夠烈,很多人都是為了尋找喝酒時酒精的刺激,為了喝幾杯后忘記眼前的煩惱。黃酒雖然后勁很大,但是喝醉的人怎么等一大壺酒才醉呢?那還不如睡覺。
也有人說,送禮和黃酒不足以安排面條,啤酒可以帶動聚會的氣氛。這些其實都是次要原因。個人認為,黃酒現在因為地域性強,無法形成品牌,受眾范圍窄,正在成為小眾。很多人不了解黃酒。如果不是魯迅在《孔乙己》的描述,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黃酒,可見其影響力和知名度真的不高。
此外,黃酒在中國白酒發展的黃金十年時期未能抓住機遇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黃酒廣泛分布于河南、湖北、安徽、湖南等地,其中最著名的應該是花雕酒、紹興女兒紅等。不過很遺憾,只有老一輩的酒友在喝。
前幾天,我家來了一位長輩。他說他以前喝的黃酒不是現在的味道。以前黃酒的香味雖然很淡,但至少能嘗到食物的甜味。現在超市買的東西,記憶中已經沒有味道了。在紹興,很多當地人還有自己釀造黃酒的習慣,尤其是那些喜歡喝黃酒的老人。大部分都是用老辦法自己釀黃酒,很少去超市買黃酒喝。
中國的歷史已經幾千年了,里面的故事雖然古老,但是黃酒應該會很好地講述自己的故事。不要只看白酒有多貴,至少你要走進普通人里面才有前途。
你喝過黃酒嗎?你覺得黃酒怎么樣?歡迎留言分享。
歡迎關注日酒,每天分享酒圈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