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酒水資訊 > 酒水價格

    汾酒一盒四小瓶,汾酒一盒兩小瓶

    黔酒匯 酒水價格 2022-10-08 11:42:12

    品牌名稱:醬香白酒加盟 所屬行業:酒水 > 白酒

    基本投資:05~50萬元 投資熱度:

    加盟意向:163400 門店數量:5340家

    索要資料 查看詳情

      

      葡萄酒   

      

      汾酒(20年)青花瓷瓶   

      

      3 598元/瓶   

      

      汾酒(20年)墨磨砂玻璃瓶   

      

      50支468元/瓶   

      

         

      

      1   

      

      汾酒是我很喜歡的一種酒,尤其是汾酒(20年)。更早的汾酒(20年)是玻璃瓶包裝,一瓶225ml,一套兩小瓶,俗稱“雙胞胎”。花了200多塊買了一套,不算太貴,很好吃。汾酒(20年)也有大瓶的,485ml,是墨磨砂玻璃瓶。兩種酒都不到一斤,所以我們以前開玩笑說山西人小心謹慎,一瓶酒故意不到一斤,總是少一點。   

      

      經常喝酒精飲料(20年),也寫過一些品鑒經驗,比如《十年陳釀、二十年陳釀、三十年陳釀,哪種汾酒更好喝?》等。   

      

      2   

      

      最近有一天,一個酒友給我發了一張圖片,問我這種20年的青花瓷瓶是怎么用的?我很驚訝市場上還有這種汾酒(20年)。我喝汾酒已經很多年了。我的印象是只有汾酒(30年)是用青花的瓷瓶包裝的,分“大青花”和“小青花”。一斤的叫大藍花,225ml的叫小藍花,大藍花大概三四百塊錢。我不記得具體多少了。總之比汾酒(20年)貴一兩百塊錢。因為總覺得30年的汾酒有點太烈,10年的汾酒有點太淡,汾酒(20年)剛好,所以很早就養成了對汾酒(20年)的忠誠,買了很多汾酒(20年)放在家里。至今家里還有幾箱“雙胞胎”汾酒(20年),三年前我買了一箱墨色磨砂玻璃瓶裝的汾酒(20年)。   

      

         

      

      于是我去市場找了一下,真的發現藍花瓷瓶(20年)的汾酒和磨砂玻璃瓶(20年)的汾酒同時在賣,也就是我現在呈現給大家的這兩種酒。藍瓷瓶汾酒(20年)2019年1月交貨,磨砂玻璃瓶汾酒(20年)2019年6月交貨。好像毛玻璃瓶(20年)的汾酒還沒停產,藍瓷瓶(20年)的汾酒是新品種。不知道什么時候推出的,也是第一次喝這種酒,而且要不是和汾酒(20年)一樣,但是兩種酒的價格差別還是挺大的。青花瓷瓶(20年)的汾酒要598元一瓶,磨砂玻璃瓶(20年)的汾酒要468元一瓶,這幾乎是兩者的價格差。我買了兩瓶,打算嘗一嘗。   

      

      3   

      

      喝之前我就在想:汾酒(20年)怎么突然出了這種包裝?你換了里面的酒了嗎?這兩種聚會有區別嗎?抱著這個疑問,我開了兩瓶酒。   

      

      這兩種酒的區別很明顯。青花瓷瓶(20年)汾酒的乙酸乙酯香味不是特別濃,但還是有果香。它的“醬香”從初嘗開始就很濃,嘗過之后會更濃。毛玻璃瓶的汾酒(20年)果香與青花瓷瓶的香氣相似,但其余味是“焦”味,也就是說兩種酒的香氣大體相同,都是清香,但余味有區別,一個是“醬香”,一個是“焦”。至于空杯留香,青花瓷瓶(20年)的汾酒聞起來淡雅舒適迷人,有一點冰糖的香氣,磨砂玻璃瓶(20年)的汾酒聞起來比酒糟略重。   

      

      從第一口味道來看,兩種酒的區別非常明顯。毛玻璃瓶裝(20年)的汾酒,酒味濃烈,苦澀,回味悠長,前中后味起伏比較大。而青花瓷瓶(20年)的汾酒入口綿軟,后味似乎沒有那么悠長。不過最后節奏比前者細膩很多,回味優雅細膩,很有韻味。   

      

      青花瓷瓶(20年)的汾酒口感比較均衡,基本不變,只是最后才挑。但毛玻璃瓶裝(20年)汾酒的辣味刺激時間比藍瓷瓶(20年)汾酒長,中后期口感偏苦,中期偏硬。   

      

      在沒有下意識區分兩種酒的味道的情況下,我們三個同事對比了他們的正常飲酒量,也就是我常說的“喝酒的感覺”。結果大家喝的青花瓷瓶的汾酒(20年)大概是毛玻璃瓶的兩倍。   

      

      基于以上內容,我發現三杯之后,我就能分辨出這兩種汾酒(20年)的區別。兩種白酒其實都是好酒,口感、味道、氣味都很好。應該是傳統工藝純糧固態發酵生產的大曲酒。如果不對照著喝,是察覺不出磨砂玻璃瓶裝汾酒(20年)的缺陷的,但是放在一起比較,很明顯藍花瓷瓶裝的汾酒(20年)要比磨砂玻璃瓶裝的好。我這是從青花瓷瓶里的汾酒(20年)的醬香味道推測出來的,進一步推測里面可能還多了一點老酒。   

      

      4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兩種酒的區別?一開始我以為我把同樣的酒倒在了兩個不同的瓶子里,但是從實際飲用的情況來看,似乎根本不是這么回事。那么,我是不是把毛玻璃瓶子里的酒倒進了藍花瓷瓶里,把十年的酒倒進了毛玻璃瓶子里?我再次推測。   

      

      五年前(20年)剛買的毛玻璃瓶裝的汾酒,   

    比較之后,我發現兩種磨砂玻璃瓶的酒風格基本相同,盡管前一種酒儲存了五年以上,差別多少會有一點,而五年前的磨砂玻璃瓶汾酒(20年)和藍花瓷瓶的汾酒(20年)風味相差較遠。

      

    由此我得出結論,藍花瓷瓶汾酒(20年)和現在的磨砂玻璃瓶汾酒(20年)風味之所以不同,是原因藍花瓷瓶汾酒(20年)里老酒比較多,而目前喝的這款磨砂玻璃瓶的汾酒(20年)里沒有那么多老酒,新酒占比可能更多,正因為如此,藍花瓷瓶汾酒(20年)的口感才會那么均衡、綿柔、回甘,格外優雅細膩。

      

    中國白酒是非常復雜的,廠家只要稍微調整一下各種基酒的比例,酒的口感就能變得不一樣,再者廠家或許也想到消費者可能去比較不同包裝的酒,所以他們犯不上把同一種酒灌到兩種瓶子里賣錢,特別是大的酒廠,因此我推測藍花瓷瓶里的酒跟磨砂玻璃瓶里的酒不一樣,是不是真如此,還要請酒廠了解生產的知情人來判斷。

      

    5

      

    這次品鑒實際上是“被迫”響應酒友提出的問題的產物,但同時也讓我感慨:中國白酒的更新換代太快了,特別是包裝。

      

    這讓白酒愛好者想根據包裝去追索5年、10年、20年前的酒幾乎是不可能的,況且在現在的條件下,不僅是酒的包裝,酒的風味口感也有所變化,這就讓酒友想去忠誠一個品牌都變得幾乎不可能。在當代社會的快節奏下,只有跟著酒廠走,及時去品鑒酒廠推出的新品,才能把握當下的潮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如果還建立在過去的產品認知上,那就是錯誤的,跟新產品、新市場無法對應的。這對我們這些有意識的白酒品鑒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與時俱進,隨時關注市場最新出產的瓶裝酒。

      

    6

      

    通過這次品鑒,我有了對白酒價值的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許很多酒友覺得酒的陳儲老熟是自然的過程,酒只要存在那里就可以了,大自然自會去工作,又不要人做什么,為什么酒還要越老越貴,而且貴那么多呢?

      

    通過這次品鑒,我覺得儲存確實也是一項很重要的成本。像這次,我覺得磨砂玻璃瓶汾酒20年的包裝好像跟以前的不大一樣了,于是就去找以前喝的酒瓶,遺憾的是因為家里放不下,酒瓶連酒盒全都扔掉了,幸虧最近喝了一瓶,還剩一點點,所以酒瓶還留著。一對比就發現新老包裝差別挺大的,新款的酒金色更多一點,連瓶蓋都是金色,甚至瓶身都撒了一些金點,仿佛一瓶土豪金酒,從心里講,我還是更喜歡原來那種墨色的古樸磨砂玻璃瓶。

      

    由此我在想,酒友在家里不要說存酒了,就是存酒瓶都沒有地方,一個常喝白酒的人一年想收集上百個酒瓶完全沒問題,可時間長了家里根本放不下,更別說酒了,酒儲存起來更麻煩,要關心的事更多。所以怪不得很多酒友收集著收集著酒瓶,最后就開始建酒博物館了,因為收藏的酒瓶實在太多,如果加上朋友聚會,一年收集幾千個瓶子都是可能的,可是存儲幾千個瓶子(擺開的話)需要大面積的土地,需要交房租、電費、人員管理費,所有的費用加在一起就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對酒廠講,更是如此,儲存酒就意味著占用整個生產資金,意味著占用土地,意味著大筆的人工費,因為酒在儲存期內沒有辦法銷售,而還要人員去陳化老熟車間維護管理,生產成本、土地費用、人工成本,所有這些加起來就是一筆龐大的費用。所以酒廠儲存酒的成本可能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多得多。

      

    由于白酒簡單的儲存都是有成本的,所以老酒的價格自然就高,這不足為奇。至于高多少,我想這是市場調節的問題。當然也有假冒老酒的高價酒,甚至老酒本身也會價格虛高,但只要信息足夠的公開和對稱,長此以往,老酒的價格會恢復到買賣雙方都能接受的一個合理價格空間的。

      

    加v18202991745加入李尋品酒學院酒友交流群

    免費咨詢
    免費獲取加盟資料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