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愛酒的朋友都在關注↑“壺中歲月”
如何收藏白酒?建議用性能—需求—價格模型來替代性價比,因為我發現某款酒的各項性能在不同情況下的權重是不一樣的。此處的性能就是某款酒能滿足我們的某些需求,需求就是人通過某款酒得到的。
陳年八大名酒
藏而精
白酒到滿足的需要,價格就是使用某款酒需要付出的代價。
性能因滿足需求而有價值
性能滿足需求的部分有價值,當我們的真實需求,即個人需求圓被性能圓覆蓋的時候,我們就說性能滿足需求。而其他部分,比如說如果個人需求圓在性能圓內被完全覆蓋,沒有覆蓋需求的部分性能就是過剩的,這部分就是無價值的,是純粹的浪費。價值這個概念不在模型里面,而是一種評價,性能、需求和價格則是確實存在而可以相對量化的。
另一種情況下,是性能不能覆蓋需求,如果性能不能滿足需求,這個產品根本就不用考慮了。綜上,凡是不能覆蓋到需求的部分性能統統是浪費,在他們身上花錢是無益的。
但是,需求可不只是“需求”這么簡單哦。
當然,性能也不只是“性能”這么簡單。不過性能的組成部分更復雜,我們放一放再說。
如何收藏白酒?一款酒所包含的功能有很多,有些功能讓你產生買它的欲望,或者說你想買一款酒的時候主要是這些功能驅動著你,那么對這些功能的需求我們稱之為核心需求。比如,我現在時不時會和朋友邊吃飯邊侃大山,那么易飲用,口感不讓人反感,喝完會微醺,睡醒了不頭痛。那么要滿足我的這個需求,這款酒必須是純糧的,勾調合適,基酒不能太新。我以我最近在貼吧通過吧友介紹得到的兩款散酒為例(本人不打廣告~~~因為沒得到足夠的好處)。這兩款酒一濃一醬,都很好的滿足了我的這些基本需求。
可是我偶爾希望自己買的酒能有幾款擺在家里可供觀賞的,雖然這并不重要。家里不缺有藝術感的擺設。這時候散酒千篇一律的白瓷瓶就有點遜了,漢醬和舍得不錯,瓶子古樸又透著點文化范兒。這兩種酒既能滿足我的核心需求,也能滿足我不重要的,可有可無的需求。
當多個產品都能滿足核心需求的時候,如果產品能更多滿足可有可無的需求,那么它將吸引人。為什么茅五劍的爭議遠低于其他酒?因為人性懶惰、怕麻煩,人都喜歡一個簡單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尤其當人對價格不敏感,且茅五劍對核心需求的滿足毫無問題。
額外需求同樣有權重,比如對不同的人來說,品牌的權重不同,甚至同樣是大品牌,因地區不同導致的品牌權重也是不同的。或許我應該為額外需求多花幾個圈來表現這個,不過因為大家的看法不一。那么額外需求都有哪些呢?我拋磚引玉,試舉幾例。
現在回憶那時候為什么我一個不喝白酒的人會買國密?原因只有一個——國密賣99元與它在市場上高昂的零售價有懸殊的價差。雖然我心里知道白酒是暴利商品,進貨價與零售價之間必然有巨大的價差。但我根據常識揣摩,這個價差應該沒有500%,所以這個99元應該是低于最低進貨價的。這個價差的獲得使我有了滿足感。在那個時候,國密給我帶來別的歡樂很少,因為不常飲酒,所以我真的不知道它和別的酒有什么具體區別。按這個路子,我擼了超市價500+網價100-的六合液,擼了鳳香50,擼了神酒酒雨,擼了金劍南······
這些酒我買了以后基本都沒喝。因為本人飲酒量實在可憐。
隨著酒越買越多,我現在因撿便宜而得到的快感變得很少很少i。肚子很餓的時候,有人給你拿來一籠包子,你一定感覺吃第一個包子的感覺最好,吃的越多,單個包子給你帶來的滿足感就越小,這個就是心理學上的邊際效應。我們向往某事物時,情緒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觸到時情感體驗也越為強烈,接觸該事物的次數越多,情感體驗也越為淡漠,一步步趨向乏味。我現在覺得花時間看大神們推薦的漏耗費時間有點過多了,因為從我個體來說,這個快感來源已經不能讓我很興奮了。但不能否認的是這個畢竟是對酒的需求之一。
過年的時候去了媳婦家,陪岳父喝了瓶市價三四十的沱牌六年。我簡直咽不下去,喝那個酒讓我感覺到的是痛苦。他們當地還有燒酒作坊50元一斤的散酒好不好,純糧釀造的糧食酒只賣10元左右一斤。那時候只知道純糧釀的酒好,毫不猶豫買了四十斤。千里迢迢運回家,喝了一點嗆的我喝了一大瓶水順喉嚨。后來又擼了今世緣天緣,擼了藍瓶紅星二鍋頭,擼了衡水老白干,擼了皇臺。這些酒現在基本上都是喝了五錢就扔某個角落了。40斤的大米燒酒因為占地方直接廁所了~~~整了這么多沒用的我才意識到,酒畢竟是買來喝的,這些酒雖然廉價。但是連我對它們最基礎的需要——能喝,都滿足不了。我們對酒的核心需求就是能喝,喝完有微醺的感覺,睡醒了不頭痛。我們不需要一個半廢品,不能滿足核心需求的東西不能要。核心需求——既然是核心——必須被滿足,這是購買產品的底線。
需求越多,訂價越高,但需求很多種50元一斤的散酒好不好,他們的單位價格有高有低。
比如,當你只在乎口感的時候,散酒是不二選擇。當你選王子迎賓的時候,你可能省去了思考購買來源的時間成本,同時在接受較低口感的情況下花了不少冤枉錢。王子迎賓就是個二三十的散酒味兒~~(別噴我,我是道聽途說的)
當你有請客送禮需求的時候,天蘭夢蘭這些被我們罵慘了的酒有時候還真比茅臺五糧液相對便宜(別噴我,我經常這么送的)
小結一下,在需求和性能的關系中,有以下幾點比較重要:
需求分核心需求和額外需求
產品必須擁有好的基本性能以滿足核心需求
不滿足需求的性能無價值
如何收藏白酒?送禮/請客時有面子。這是一回事,我擼了新郎酒12年,擼了郎牌特曲T9,擼了天之藍,擼了水晶舍得,擼了普五,擼了1618,擼了珍劍,擼了紫砂大曲和陶然典藏~~~基本就是這個目的。滿足被請客人或收禮者的內心需求,給了對方面子。這些面子是由相應酒款的市場價和品牌號召力支撐起來的,我們為藍色經典鋪天蓋地的廣告付了錢~這個錢花的冤不冤?當這個品牌號召力能為我所用的時候就不冤,性能滿足需求的部分有價值。那么相對的,如果我是自飲,那我可能不會選擇上述酒,原因是不滿足需求的性能無價值。自己愉快的時候,我沒必要為了五糧液或者郎酒這個牌子的市場價值出錢。
商品的購物體驗。這一點我說兩個方面,一個是去年圣誕節,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某紅酒網站上買紅酒。當時是為了聚會用的。所以買了不少。但是提前半個月買的竟然沒按時到。后來商家給我退貨了。但這實在是不好的購物體驗。另一個就是網上最近傳的假王子假迎賓。不管是真是假,這個我都只能回避了。因為對我這種無辨識能力的酒友來說,假酒幾乎就是賣給我的~~~現在回頭想想,幸虧沒在網上買茅臺或者是包裝容易破損的酒,否則有了瑕疵不管真假都送不出手的,退貨還麻煩。
品酒的時候可以講故事。這個除了那些大品牌高大上產品外,小品牌的老酒也可以起到一定效果。
追求更高更大更上的感官刺激,都說人的欣賞水平是可以練出來的。喝酒亦然,喝了紫砂郎覺得挺好,但試了漢醬以后覺得紫砂郎不好喝了。喝了某散酒覺得漢醬也不過如此,對比飛天?酒識 | 如何收藏白酒,值得一看!,那款散酒確實差很多。不敢上飛天了,喝不太起。隨時間或環境的變化,性能和需求的變化也是會變化的。
我想收集一些評價一款酒好壞的,可在一定環境下衡量的要素
目前想到以下幾個,希望各位就有能把自己想到的跟我說一下
1飲用者對口感的主觀評價(這個可以百分制,自己打一下分)
2該酒款知名度(廣告砸的好,買的時候多花點錢也劃算)
3能講多少歷史故事(這個只在第一次拿這款酒出場的時候有用哦)
4同飲者或收禮人對此酒的價格預期與實際酒價的差值(一個衡量宴會或送禮用酒的主要指標)
5包裝的豪華程度(擺在家里也好看,擱在飯桌上也唬人)
6獲取渠道的便利性和穩定性(散酒一批和另一批之間可能差距較大,也就是不夠穩定。當然,現在大品牌也好不到哪去。還有保真無假的問題)
記得以前玩足球游戲,實況足球。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游戲環節就是購買球員。
當完過幾個賽季,球隊排名最高金錢無限的時候當然什么好球員都系數買來,上不了場也得板凳上坐著。
但是現實中,幾乎所有的球隊都不可能達到這個境界。
那么達不到這個境界時,或者說玩游戲初期,我們是怎么挑選球員的呢?我覺得可以給今天我們屌絲如何買酒帶來一些思考。
如上圖所示,實況足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具象化的六邊形數值表.
以上圖為例,球員達米奧 防守垃圾 創造力一般 技術一般身體和精神湊合制空速度和進攻較好。這是一名缺陷明顯的球員。但是相信在足球世界中,很多球隊想買他。因為把他的幾個優勢用好,他就可以做一名在那個球隊稱職的前鋒。他可能去不了大球會,在中游球會也是替補。但是他有他的優勢(不怎么挑球隊,不怎么高的薪水和轉會費,前鋒應有的某些素質他都還不錯),揚長避短的話,可以用一用。
同樣,酒也是這樣的。茅臺飛天在量產酒里算C羅 梅西了不是誰都能消費的起。就我們能接受的價錢而言,我們在不同位置更需要哪些球員?是速度型還是力量型?是要穩定發揮的還是要創造力強的。相信不同主教練心里有自己的計劃,手里也有一些各類型替補作為輪換。比如說我,剛接手球隊的時候一定會先買速度最快的前鋒用著?酒識 | 如何收藏白酒,值得一看!,但一個賽季以后必然換掉。吧友剛進醬香酒的時候是不是也是王子入門?
回到說酒上。
1飲用者對口感的主觀評價
2該酒款知名度
3能講多少歷史故事
4同飲者或收禮人對此酒的價格預期與實際酒價的差值
5包裝的豪華程度
6獲取渠道的便利性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