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光瓶酒”,大多數酒友都認為,這三個字就是“低端、廉價”白酒的代名詞。
但是,“低端、廉價”卻不代表品質低下,換句話說,外表簡單的高品質純糧酒,反而更受大眾歡迎,所以你會發現,近幾年來,光瓶酒逐漸成為了一眾酒友消費的主流。
不過,在這些光瓶酒之中,也混入了個別品質低劣的酒精勾兌酒,如何分辨其優劣,也成了一個大問題。
這里教大家兩個小技巧:
第一,看白酒配料表時,不要只看執行標準號,還要看等級
執行標準號里有“20821”和“20822”這兩串數字的酒,是酒精酒。
除了這兩串數字之外,別的標準號才是純糧酒的標記,但也要看其后面的等級,在常見的白酒之中,等級為優級的大曲白酒,品質最好,其次是一級、二級,若是等級低于二級的,盡量不要飲用。
白酒的配料表里,釀酒原料只有糧食和水的,才是純糧酒,當然,若是一種白酒的生產商和產地不匹配,盡量也要小心,最好是查明出處之后,再決定是否選購。
其實,國內一直就有很多優質的光瓶酒,下面4種便是各地的經典代表,它們可都是100%純糧釀造,地道又實惠,看你都喝過嗎?
鹿邑大曲
這款濃香型白酒曾被人稱作河南的“光瓶酒大哥”,全是因為它物美價廉,就算是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很多人也能喝得起。
想當年,河南竟然出現了這般現象,一幫子人去飯店吃飯,一進門便問有沒有鹿邑大曲,若是老板回答沒有,這些人扭頭就走。
這還不算什么,若是有外地人到河南游玩,想體驗一下純正的“中原味道”,他的朋友們一定會給他推薦燴面或者鹿邑大曲。
此酒由純糧釀造,釀酒工藝歷史久遠,成酒香醇濃厚、優雅芬芳,喝起來有著地道的中原風格,純凈豪爽!
后來,甚至還有酒友把它喚作“自家的酒”,可想而知,它在河南有多受歡迎。
漢臺祝公酒
這款平價醬酒的釀酒廠,是貴州漢臺酒業,其前身是在貴州本土頗有聲譽的“王家燒坊”,如今已有近400年的悠久歷史,在國內的百年酒坊中名列前茅。
酒廠實力雄厚,早在上個世紀就獲得了巴拿馬博覽會的金獎,如今更是當地排名前十的優秀酒企,曾獲得過“貴州老字號”、“優質醬香白酒”等諸多榮譽。
而且,此酒的產地乃是茅臺鎮的7.5公里核心醬酒產區,所用釀酒環境跟國酒茅臺保持一致,成酒醇厚、正宗,擁有很高的性價比,常常被當地酒友當作口糧酒飲用。
釀酒原料為紅纓子高粱,采用12987坤沙工藝匠心釀造,耗時1整年時間釀酒,取酒后存入陶壇陳放6年,期間加入10年老酒調味,成酒老熟又地道。
倒出一小杯后國內有4種“光瓶酒”,都是純糧釀造,地道實惠,看你喝過嗎,細細品嘗,醇厚的醬香味瞬間充滿口腔,還夾帶著一點陳香和花果香,口感醇厚幽雅、細膩絲滑,入喉十分順暢,飲完一杯后,唇齒余香、空杯掛酒。
玉林泉酒
這款光瓶酒,一直都是云南小曲清香白酒的典型代表,而且,只要是品嘗過此酒的酒友,都會說道:玉林泉擔當得起“玉露瓊漿”這四個字!
釀酒技術非常傳統、獨特國內有4種“光瓶酒”,都是純糧釀造,地道實惠,看你喝過嗎,釀酒全程采用小缸發酵釀酒工藝大曲白酒,出酒量卻不是很多,但每一滴都是佳釀。
與四川那邊的小曲清香酒大不相同,它的口感擁有“綿、甜、爽”這三種經典風格,喝起來自然是凈爽、醇正。
讓人感到十分可惜的是,此酒背后的酒企同樣不重視宣傳,加上當地不斷有各地白酒涌入,硬生生把它的名氣“蓋下去”了,逐漸變得只被當地人所知曉。
紅蓋玻汾
曾有人討論黃蓋玻汾和紅蓋玻汾哪個更好喝,其實大可不必,兩者各有千秋。
相對于53度黃蓋玻汾而言,這款42度的紅蓋玻汾,就是一款低度白酒,口感自然沒有黃蓋玻汾那么的“勁爆”,比較適合新手酒友飲用。
作為國內“光瓶酒”的先鋒之一,紅蓋玻汾歷年來都堅持著純糧釀造,以連續發酵工藝進行釀酒,成酒晶瑩剔透,有著不錯的品質。
品嘗時,入口比較綿甜、爽凈,帶著點柔滑的質感,曲香味也比較足,飲后回味雖短,但令人心曠神怡。
寫在最后:大家還知道哪些“光瓶酒”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