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講了如何分辨酒精酒和純糧食酒的幾招小竅門,反響還是不錯的。 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上一期的最后一招:加水法。怎么個加水法呢,我們再來回顧一下。 很簡單,就是酒精酒加水之后不失光,而糧食酒加水之后會變得渾濁!這是最簡單有效鑒別純糧食酒的方法!
好了,上期回顧到此為止。開始今天的文章!
不知道有沒有小伙伴們有像我這樣的習慣,喜歡看一件商品的標簽,包括生產廠家,制造商,配料表,生產日期,保質期之類的巴拉巴拉。(特別是撇條子的時候,簡直一字不落)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很多朋友去商場超市買酒,大部分都是看品牌價格,幾乎很少有朋友會看瓶身上細細的文字,而瓶身上的標簽呢,總會打上一個“執行標準”或者“產品標準號”的東西,這是什么呢?
其實國家已經為大家過濾掉了很多無良商家了,前幾年總有XXX酒精中毒死亡的消息,這兩年你還聽說過這種消息,看到過這種新聞么?沒有吧,其實這正是國家監管的結果。
而國家標準到底是什么標準,執行標準上面的一串代碼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在這之前我們要明白中國白酒按國家標準分為3類:
一:固態法白酒
用純糧食在窖池里發酵,呈固態,故名。這也是傳統釀造法。糧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微生物(酒曲)把淀粉轉化為糖,把糖轉化為酒精。糧食還含有脂肪,蛋白以及很多種微量的其他有機成分,它們被微生物轉化,或與酒精反應,或者相互反應,生成幾百種有機分子。
一瓶固態法白酒,酒精和水占98%,幾百種有機分子占2%,酒的優劣,不決定于那98%,只決定于這2%中國白酒常見執行標準代碼解析,這2%中,最重要的是酯類。酯類分子有大有小國家白酒,酯類大分子是這樣產生的:微生物把脂肪轉化為脂肪酸,再轉化為脂肪酸酯。脂肪酸酯大分子溶在酒精里,所以酒是無色的,如果兌水,酒精度降低,則脂肪酸酯大分子析出,于是呈現白色渾濁。這也就是說為什么兌水是最簡單有效鑒定純糧固態白酒的方法原理。
二:液態法白酒
以富含淀粉,糖類的原料加曲,加水發酵,呈液態,故名。其發酵產物基本是酒精,其他有機分子微乎其微。食用酒精企業也是這樣發酵的,所以國家標準允許白酒企業直接利用食用酒精。因為食用酒精不含其他有機分子,所以國家標準又允許勾兌香精以改善口感。勾兌的香精都是小分子,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很高,有的甚至也溶于水,所以,液態法白酒兌水后不會有析出,不會呈現白色渾濁。
三:固液法白酒
30%固態法白酒+70%液態法白酒。但是絕大多數酒企加的固態法白酒都不夠30%,即便加夠,兌水也僅呈現微微淺藍。
好了,明白了這些,我們再來看代碼
首先看這個圖
請注意這個GB/這個就是液態法白酒的國家執行標準中國白酒常見執行標準代碼解析,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食用酒精勾兌酒。
GB/ 液態法白酒 GB/ 固液法白酒
GB/.1 濃香型白酒 (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等)
GB/.2 清香型白酒 (寶豐酒,汾酒等)
GB/.3 米香型白酒
GB/ 鳳香型白酒 (西鳳酒等)
GB/ 豉香型白酒
GB/ 特香型白酒 (四特酒等)
GB/ 芝麻香型白酒
GB/ 老白干香型白酒 (衡水老白干等)
GB/ 地理標志產品 舍得白酒
GB/ 地理標志產品 沱牌白酒
GB/ 地理標志產品 國窖1573白酒
GB/ 濃醬兼香型白酒 (白云邊等)
GB/ 醬香型白酒 (茅臺酒,郎酒等)
GB/ 小曲固態法白酒
像上文 “二曲酒” 這樣將身份徹底暴露的還是比較少見。大部分 “酒精酒” 會通過各種方式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
【方式一】:通過選擇 “衛生執行標準” 回避這一問題。如是所有酒類生產企業必須遵守的衛生標準,一般無需標注。如有某款產品標注這個代碼,那么很有可能是心虛!
【方式二】:采用地方標準,企業標準魚龍混珠。那么,什么是國標,地標與企標呢?
有不少 “酒精酒” 通過選擇地方標準,企業標準來繞開工藝及酒質問題。所以,當您看到標準號為DB,QB開頭,就需要多一份留意了。
提醒大家:這種鑒定方法只能作為參考。我們可以判別哪種酒千萬別喝,但不能確定哪種酒是絕對沒問題的。有不少酒明明是食用酒精勾兌,卻偽造自己的身份標注了純糧固態的執行標準。如今很多GB/.1-2006 濃香國標,GB/.2-2006 清香國標都被玩壞了,明明產品使用了食用酒精國家白酒,卻不顧法律規定胡亂標注。
又有小伙伴問了,執行標準里的 “優級” “一級” 又是什么意思?
這一般出現在GB開頭的國標。通過這兩個標注可以看出酒質的好壞,優級 > 一級 產品。以濃香型白酒為例:
真正的白酒愛好者會選擇優級產品。一級產品相對來講要差些。比如醬香型白酒,必須是使用大曲釀制的才可以標注優級,如果是使用麩曲工藝只能標注一級。
大家在市場上可以發現,即便是標記了優級的產品,價格差別也很大,有幾十元的也有上千元的。這是因為,優級產品中也有高低之分,有非常精品的有機產品,也有剛踩數據標準線的優級產品。所以,這種識別方法只能作為一種參考,并不能完全確定標注優級的一定是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