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酒香型眾多,最出名的醬香、濃香、清香,其中濃香型白酒更是占據了白酒市場的半壁江山。
就其風格而言,就存在三大流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川派”、“江淮派”、“北方派”。各流派在色譜骨架成分及口感上存在差異,形成了各自的風格特點。
濃香型白酒,聞起來有一種泥窖香,以窖香濃郁,香味協調,入口甜,落口綿,尾凈余長為主要特點,不得不說,“綿甜”是人最喜愛的味道。雖然濃香型白酒釀造技藝大多是從四川被帶至全國各地,然后落地、生根、發芽進而枝繁葉茂。
但如今南至廣東、海南,北到內蒙古、黑龍江,西達西藏、新疆,東抵江蘇、山東幾乎都有濃香型白酒的生產和消費,因為所用的原料不同、地理環境不同,生產工藝不同沱牌濃香型白酒,導致了口感上也有一定的區別。地理環境的生態差異讓濃香型白酒演變成不同的流派,業界普遍認同將濃香型劃分為“川派”、“江淮派”和“北方派”。
這三個流派的產品都以己酸乙酯為主體香,不過在微量成分量比和風格上卻又有各自的風格特點。
1
四川派系
在濃香中帶有陳味的四川派系,以窖香濃郁、綿甜甘冽、豐滿醇厚、香味協調、余味悠長。
不能否認四川派濃香型白酒在市場中擔任了扛把子大哥的位置。四川是中國釀酒大省,眾多品牌誕生在這里,其中最出名的當屬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全興大曲,沱牌大曲等等。
四川派系通常采用的是【原窖分層堆糟法】工藝。就是指本窖的發酵糟醅經過加原、輔料后,在經過蒸煮糊化,潑打量水、攤晾下曲后再放回原來的窖池內密封發酵;而分層堆糟法指窖池內發酵完的糟醅在出窖時必須按面糟,母糟兩層分開出窖。而面糟出窖時單獨堆放,蒸酒后扔糟處理;而母糟在出窖時是按從上而下的次序逐層從窖內取出,一層一層的堆放在糟壩上,上層母糟鋪在下面濃香型白酒的三大派系,你最喜歡哪一派?濃香型白酒的三大派系,你最喜歡哪一派?,下層母糟覆蓋在上面,配料蒸餾時沱牌濃香型白酒,一方方的挖出母糟。
在糟醅發酵完畢后,出窖時分層堆放、分層使用;從而分層次取糟“好中選好,優中取優”。
2
江淮派系
江淮派系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口味純,甜,凈,爽。江淮派濃香型白酒又稱為“淡雅濃香派”,酒體風格并不像川派濃香白酒有“醬味”或“陳味”,而是多了鮮甜陳潤的感覺。
代表選手以洋河大曲,古井貢酒,宋河,湯溝為主這類濃香型白酒沒有川派的那種窖味,而是注重豌豆發酵產生的油陳味,且入口綿甜柔和、回味悠長,因而頗受口味以甜淡為主的江浙一帶人喜愛。
江淮派主要采用“混燒老五甑法”工藝,其方法精髓是將窖中發酵完畢的酒醅分成五次蒸酒和配醅的傳統操作法。
發酵池分五層填裝酒醅,從上到下分別稱為“面糟”、“回糟”、“小馇”、“二馇”和“大馇”。
3
北方派
北方派濃香酒可以說是介于川派和江淮派之間,既有川派的陳香,又有江淮派的爽凈,口感介于川派白酒與江淮派濃香型白酒之間,它的窖香味要比江淮派強一些,但是又弱于川派,北方派的濃香型白酒口感相比川派濃香顯得更為淡雅。
總的來說可以總結為:窖香幽雅、綿甜爽凈、酒體豐滿、后味余長。
北方派濃香酒品牌相對較少,但也有不少被國人熟知的,比如河套王、伊力特等。
看到這里,您是否也會感嘆濃香型白酒品類眾多。雖同為濃香型白酒,但不同派系、品牌之間的濃香型白酒依然有著不小的差異。
那么在白酒香型中,您是否也喜歡濃香型白酒?最喜歡喝的是哪派呢?